Lintin

@lintinfo

曾經以為中國有希望

一名學者、一套電視劇、一本書,交織出我的中國夢醒時份......

年少無知 vs 年長無恥

年少無知,或欠缺資源,都不是罪過。年輕人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靠努力和發揮個人潛能,追求成功,實現夢想。但隨著年歲增長,社會對一個人的「寬容度」就會逐漸減少。是孔子說的:老而(無德)不死是為賊。年長而思想幼稚,道德敗壞,甚至吃子(摧毁下一代),即使名成利就,都是無恥至極。

從人生三大矛盾論香港人去留

黃耀明申請今年8月在會展搞個唱,結果還是被拒。而會展只是説了一句we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proceed,沒有給出任何拒絕原因。這就證明在美麗新香港下,香港人連呻一句「我想架」的自由也喪失了。甚至香港人行使合法權利取消器官捐贈,表達「我唔想」都受到p…

時代教室,成長革命

由14年的雨傘運動到19年的時代革命,我目睹香港的年輕人為自由而奮戰,卻甘於承擔各種不成比例的責任(失學/失業/跟家人決裂/被千夫所指/流亡/入獄/喪命),我既肅然起敬亦潸然淚下。這個黑暗時代正是一個教室,那些「教官」(由中共到港共)全是人渣,但「牠們」的暴行卻無心插柳地製造一場…

和解在後,什麼在前?

有人選擇做阿凡和方圓,明知制度崩壞,明知人心浮燥,但仍然決定為人情或公義在前「盡做」,面對殘酷現實卻不放棄初心,留住條命跟逆境鬥長命。面對逆境,不必美化,只須不斷找尋方法改善處境(那管只是改善一點子)。梳頭又好飲水又好,都只是一種儀式(或心錨),提醒自己好好自理,be a better person。

黃子華𡚒鬥史的啟示

香港人精神不止包含獅子山下的同舟共濟,還有李小龍的如水哲學,還有黃子華的「大方向不變看風駛𢃇主義」:當電影夢(大方向)未能開花結果時,不妨作策略性調整,做住相關工作(看風駛𢃇)養活自己先,而唔係背棄了理想,轉行去做誰人都可以的工作。

香港人跟住去邊度

香港不幸中之小確幸,是當中為數不少的人,已決定今生不做中國人。即使他們不能再留在這個城市安身立命,但香港民族既已成形,就如有了獨立生命,不願再俯仰由人,被獨裁者支配人生。

日本人的小宇宙戰爭

這個時刻,《大雄的小宇宙戰爭2021 》倒像是一種軟性國民教育,喚醒日本人放下歷史包袱,拿出捍衛亞太區和平與反極權勢力的勇氣,發揮小宇宙力量。

倪匡雜思

記得倪匡回港後某次接受訪問,主持人問他希望後世的人怎樣評價他的小說,他想也不想就答:「睇過咪算囉。」

我為什麼不是中國人

我最接受以文化背景去界定民族認同,我也同意我有中國文化底子,但我同時也長期受西方文化薰陶。正因為香港人在東西方文化之間取長補短,所以才能啟迪時代革命,令世人懂得把香港人跟中國內地人(包括上海人)區分。

時代革命與台港矛盾

《時代革命》目前不可能在香港上映,台灣是少數讓影片公映的國家,自然是美事一椿。民進黨政府今次也頗高調地為該片宣傳,在社交媒體多次鼓勵台灣人入場觀看。只是勢想不到,當官方追捧《時代革命》,也籍此重申「撐港」的意願時,台灣民間卻有不一樣的反應。

忠孝與奴性

我只相信人類幾千年來的進步,源自仍有一部份人能克服奴性,敢於向權威説不。作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是協助下一代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把奴性病毒「隔離」。

普京與習近平契兄契弟

我認為今年的戰爭風險不高,膠戰而不交戰。普京與習近平這對契兄契弟,將會成為難兄難弟。

係咁先啦vs係咁架啦

由1997年至今,香港原有的民主自由制度不斷被港共蠶食,而香港人一路抗爭一路退讓,接受現實再自我調節。扣除已被清算的抗爭者,餘下的黃絲只能在「係咁先啦」與「係咁架啦」之間抉擇。

加速主義下的1月展望

司法機關及一眾法官繼續執行平庸邪惡,用一條萬能key的煽動罪名,就足以把梁天琦再定罪再收監。港共已經示範怎樣濫用煽動罪名陷蘋果與立場於不公不義,要追溯梁天琦當年的「罪行」,根本不是難事。

Matrix Resurrections的可有與可無

Neo與Trinity可以清醒地在真實世界與Matrix之間穿梭,在真實世界中生活如常人(不必困在膠囊),在Matrix中則可以運用超能力縱橫馳騁,這正是元宇宙的概念。

抹得掉國殤,抹不掉恥辱

有人提議在台灣重建國殤之柱,有不少台獨派反對,原因就是他們質疑國殤之柱的「國」,那當然是中國:既然是別國(而且是敵國)的事,為何要台灣「硬食」?借此植入大一統思想嗎?紀念六四的Pillar of Shame如要在香港以外重建,必須正名為恥辱之柱!

林鄭連任,香港終局

我跟好幾位仍留在香港金融界等儲夠錢移民的朋友說:此地不宜久留,此地只宜狗留!林鄭前5年已令香港苟延殘喘,再來5年將會是香港的endgame。

十年《天與地》

如果十年前This city is dying,那麼現在Is this city dead?答案也許就如《雙城記》的名言一般吊詭: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在兩極分化的香港,一念地獄的人倒行逆施壞得徹底,一念天堂的人卻犧牲小我展現人性光輝。

《梅艷芳》虛有其表但很有用

《梅艷芳》是虛有其表之作,藝術價值不高。但梅艷芳離世將近18年,留下只有思念,傳記片正好讓fans投射一下思念之情(用香港話來形容就是「很好J」),那已足夠支持開拍這部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