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SaysShe

@lilasaysshe

第七日|童年情境

最原始的眷戀,如果要追溯其發生地,一定是一個愜意而獨立的角落,不被任何人打擾,想自己的事,做自己的夢。小時候,外婆家有個小小的儲藏室,裡面有一張很窄的小床,床上掛著暖黃色的日光燈泡用以照明——那裡一度是我午睡的地方。初中二年級,外公外婆相繼離世,弟弟出生,這個房子重新被裝修,儲藏…

第六日|我的家在姐姐那裡

我的姐姐,是我以前所任職的美術館館長。我總玩笑説她是我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姐姐,她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去年我離開了美術館,離開前和姐姐走訪了廣州城中村裡的藝術空間,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我打一把大傘,她挽著我的手臂,在村里的小路上行走。今年一月,和家人同遊廣東,與姐姐見了一面,她把她包觀音像的紅布剪了一半給我,讓我帶給媽媽。

第五日|離開家,成為自己

家不是一個固定住所,不然遊牧民族靠什麼確定自己的家?因此「離開家」似乎意味著喪失了某種根基——海德格爾意義上的「大地」。眼前有明晃晃的道路,我們要積極地開拓疆土,建立家園。

第四日|小燕子的新衣

小燕子,穿“新”衣,年年春天來這裡。

第三日|弟弟,你沒說過一句話

弟弟沒有說過一句話,他不必說話,媽媽在佛面前為他無盡地懺悔過了,如有來世,不知他會怎樣。

第二日|手串與護身符

弟弟走後,媽媽開始篤信佛教。已經接近三年了,她沒有吃過一點葷。每到全國各地的禪修日,她都會去閉關一陣子。她每閉關一次回來,我都會多一個帶了些“阿彌陀佛加持”的手串,或一個護身符。我不是家裡的“常住人口”。弟弟在的時候我多半在上學、工作,爸爸媽媽要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他已經耗盡心思,因此我儘量讓他們少些擔憂。

第一日|家鄉,一種原始狀態

家鄉,成了一種原始狀態,每一次離開,都是從泥土裡睜眼的過程——我們由此完成自我生命的啟蒙。

01 人类的广域判断力远超人工智能|自我装置积累

二维码表单附在最后,你可以对我说你想说的。

00 从一些核心关切出发|自我装置积累

这将是一个长期行动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