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女生Yuna
理科女生Yuna

在德國與論文奮戰的碩士生,疫情之下,整天只能與論文共處,出門最遠的距離就是超市,看看書、寫寫文是最療癒不過的事情了。 歡迎來我的家:https://yunashare.com/

《正念饮食》|与食物建立健康关系,不需再为了食物而挣扎。

今年的目标之一是希望能够与食物建立健康关系,在看这本书之前其实既害怕又期待的,期待自己看完这本书可以得到改善方法,但又害怕看完这本书始终改善不了,如同宣告自己没救了。暴食情形是在国外留学养成的习惯,压力、焦虑、空虚、悲伤等负面情绪,食物成为我唯一的慰藉,就算意识到自己已经吃到腹胀、不舒服还是停止不了进食,虽然比起以前的「巅峰时期」,现在状况已经改善很多,但还是想恢复到以前的「正常」进食模式。

这本书适合想与食物建立健康关系的人,如果你没有肥胖的问题而只想减重这本书对你来说可能帮助不大,不管是曾经过度节食减重引发暴食,或是负面情绪诱发暴食,学习正念饮食也许可以帮助到你。

📌什么是正念饮食?

「正念」(mindfulness)是指不带批判性地察觉当下。不管你在做任何事情、决定之前都该停下来察觉身心灵的状态,做出符合当下的回应。但我们太习惯于看到美食就吃,没有察觉到自己是否真的肚子饿了,但其实吃下去只会造成身体的负担。正念饮食结合正念、饮食科学、健康科学,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态度认识身体生理讯息、察觉自己的饮食习惯,正念的饮食态度不会告诉你不行吃巧克力、不行吃洋芋片,是要让你愉悦地品尝这些食物并且可以在吃几片洋芋片后停下来。

📌正念饮食可以帮助我们改善那些饮食问题?

1、放下对于好食物与坏食物的批判与执着

当我们心中区分出坏食物时,我们会刻意避开某种食物,但这只会让我们满脑子想着它们,一旦我们吃了它,心中会产生满满的罪恶感,心里想着「完蛋了」、「我爆掉了」的想法,想说既然爆掉了就继续吃下去吧,直到吃到不舒服还是无法停止,之后一直持续这个循环。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没有享受食物带来的美味,同时又造成身体的伤害。食物只有喜欢与不喜欢、营养与不营养没有所谓的好与坏,对于不营养的食物我们还是可以正念地品尝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就该多吃,但吃过量其实也是伤害身体的行为,尤其在不健康减肥下很常发生,不管食物再怎么营养,当你吃到腹胀、肠胃不舒服那就是不好。

2、打破盲目饮食习惯

相对于过度于节制饮食另一种情形则是盲目饮食,在刚吃完一份大份量的便当,看到桌上有一盒饼干,就随手抓几片来吃,然后愈吃愈多。但盲目进食常让我们感到不满足,甚至情绪空虚,身体胀得很不舒服。那是因为当我们盲目进食时,我们会失去与身体讯息的连结,当我们的身体发出「肚子已饱」的讯号尝试跟我们的大脑沟通时,我们却不聆听身体所发出的抗议。

3、把心思空出来,用在生活中其他重要事情上面

对于想要「刻意节制」自己的饮食行为的人,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心力担心食物以及他们的体重:要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这些对体重又有什么影响。像是我曾经规定自己在晚餐后不行进食,但透过正念饮食的观点,晚餐吃饱到睡觉前肚子其实是根本不会饿的,为何要透过外在的规定来自己不行进食呢?何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饿了呢?当我订定一个框架来限制我进食时反而会满脑子想着「我要遵守规定」,而浪费了很多心力在维持这个规定。

4、抚慰性进食是可被允许的

当你利用食物来安抚自己时,应该真正地允许自己得到安抚,而不是感到更难过。

平衡饮食者面对压力时,拥有各种不同应对方法,食物是其中一种方式,他们知道食物无法解决问题,他们偶尔会过量进食,但会知道自己吃够了而去做其他事。

失衡饮食者总是在过度节制与过度放纵之间来回摆荡,面对情绪低落、压力、生气的时候,通常只有一种方法:食物,当选择食物这个方法时,总是吃过量、感到罪恶,然后隔天尝试「过度补偿」,跳过早餐、中午少吃些,到了晚上可能由于过度饥饿、压力而崩溃,又重新开始循环。

📌正念饮食练习

接下来要介绍书中的「培养正念」的练习方法让我们养成正念饮食的习惯。

1、觉察饥饿感、味觉满足感、饱足感

你有想过是什么原因让你继续吃下第二口吗?你是否有过饥饿的时候觉得食物特别好吃呢?这是因为我们饥饿时味蕾会特别敏锐,当你细细品尝第二口第三口或更多时,味蕾会开始疲乏,食物会不如第一口来得好吃,这时候也代表你的味觉已被满足,该停止追逐食物的满足感,接下来都只是在盲目进食。

2、辨识饮食模式与情绪反应

在前面讲过安抚性食物是可被允许的,但如果你是失衡饮食者,可透过记录察觉自己的饮食模式与情绪反应连结,当你在不饿时却走到厨房,尝试辨识是否有某种情绪诱发因素,感到焦虑?愤怒?而你这时候吃了什么?吃多少?在纪录的过程中,不要带有批判性心智把自己的行为标示为「不好」,只要单纯觉察饮食模式与情绪的连结,现阶段不要尝试改变。

3、开拓其他自我安抚的方式

在透过纪录后,也许你会发现只有在某些特定情绪出现时会想吃东西,在当这些情绪出现时,我们会因为一时的情绪而引发对于食物的强烈渴望,可以尝试对于这些负面情绪不要做出立即回应(吃东西),而是观察这股冲动并与这些负面情绪同在,无需做任何反应,也许会发现随着情绪的消逝我们不需要透过食物安抚,当情绪强烈到无法随着时间消逝时,可以尝试其他替代方法:

分心型活动:做家事、阅读、打电动、出去走走

静心型活动:如果经常为安抚焦虑、愤怒而进食,可尝试呼吸静坐练习、睡觉、跟朋友聊天。

📌我与食物的关系

大约在两年前我经历了一段长期暴食,当时的我其实是不自知的,我只觉得我吃了很多不健康的食物但又停不下来,但我不知道自己病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暴食。在巅峰时期的我,会想要把所有拆封过的食物吃光,无法克制自己留下任何食物。我非常印象深刻,因为之后长假要回台湾,所以事先买了很多巧克力想要带回台湾分送给亲友,还特别把那些巧克力「藏在」衣柜里,结果后来还是在回台湾前就「忍不住」被我吃光了。

直到后来透过各种限制(像是断食、不买多余的食物),暴食的情形才有趋缓,我才开始察觉到自己是因为焦虑、无聊、空虚等负面情绪引发我对食物的渴望,想要用食物来逃避或补偿。

虽然断食法对我来说可以克制自己的饮食行为,但是「不吃早餐」让我整个早上非常饥饿且注意力会不集中。而正念饮食法会让我遵循我的身体讯号,在饿的时候就该吃东西。

在看本书前已经对「正念」有所了解,但还未真正的做过正念饮食的练习。这本书的特点之一,除了建构你对「正念饮食」的观念外,还有多达33种的正念饮食练习,目前我正在练习辨识情绪反应和饮食模式的连结,记录自己除了正餐外,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会想吃东西,并察觉自己在吃每一口的当下感受,这几天记录下来,我发觉很多食物在仔细品尝后根本就不好吃,只是因为当时的情绪而一股冲动地把食物往嘴里塞,又或者只是在拖延等下要做的事情,吃东西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记录下来真的有帮助我追踪自己的饮食模式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下次想吃东西时会停下来察觉自己为何而吃?

最后作者也有提到正念饮食是具有弹性的饮食观念,要循序渐进、多方尝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长久之计,当我们愈来愈习惯正念饮食练习后,会对于正念技巧愈来愈有自信,也会在每个当下更加清楚明白自己做出(食物)选择背后的考量,这就是正念饮食带领我们不要被惯性带着走,而是要将专注力放在想要注意的地方。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与阅读心得有帮助到正在与食物对抗的你们,我们一起努力和食物培养健康关系。


谢谢大家看到最后,请帮我拍手五下支持我的创作,喜欢我的阅读分享可以追踪我

拜访我的另一个家: https://yunashare.co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