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教學 10 件事】03:最常被教學者忽略的細節──訂定教學目標
分享教學系列 01 號文章中提到,知識萃取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清楚定位聽眾目前的程度,以及聽完教學內容後希望達到的程度。當時礙於文章篇幅無法詳細說明,定位聽眾程度本質上就是「訂定教學目標」,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目標訂得好不好將大大影響後續教學是否有效,所以本週就來聊聊「如何簡單又快速訂定教學目標」吧!

「達成所有事需要的時間,都比你以為的還長。」
我們總是誤以為出發了以後,只要一直前進甚至是只要加快前進的速度就能更快實現所望。看到別人以驚人的速度達成,但那其實只是極為少數的幾個人,現實中,除非真的有天大的運氣,否則想要達成特別是需要時間和努力來累積的目標,並沒有那麼簡單。

未命名
人生沒有目標?四種方式助你找到人生目標|小飛知識分享【療心理話#3】#找到人生目標 #找到目標

「心想事成的終極奧秘:行動、行動、再行動」
想要實現心願、目標或是理想,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方法或絕竅,那就是真正付諸實踐。沒有什麼事情是什麼也不做就能達成的,不是光靠想像或意念就能實現,你要真正動手去做,哪怕只是一點點行動都好,都是一種得到,也是一種進步,更是一個機會。

你後悔買過哪本書?
我後悔買過幾本書,其中之一是「吸引力法則」。我和許多人有同樣的結論,那就是吸引力法則無效。該理論教人要什麽就許願,而且要常常許願,專心地許,然後呢?. . .你就會放棄。坐而想不如起而行,想要什麽就努力去爭取,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它,並常常檢討、修正自己的方法,也許做著做著就會成功。
假期の待做事項**
放假了放假了!不想自己在假期整天躺著什麼都不做,所以定了一些事情來做

B's 電子報(試閱):#3 2023 目標、運氣與長期短期主義
談談 2023 的計畫,以及簡單聊聊最近看到一本好書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 " 中對於運氣的看法

「與其發現自我,不如創造自我。」
有太多太多書籍或是內容都告訴我們要發現自我,無論是發掘自身的優點或熱忱,從這些地方出發,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然而,發現自我並不如想像中容易,但我們是不是能夠直接創造想要的那個自己,而不是從現在的這個自己出發來創造想要的未來?

如何重建積極的計畫,成功達成10X目標的秘密?— Vina Huang
我不會以職場人或是創業者區分你,和我的分享不會只有雞湯, 因為我希望你了解真實世界和 我10多年一直主張兩點商業、生活、職場的經驗與方法都能遷移通用。成年後,你就是自己的Life CEO,進入職場第一天,就要把自己當老闆。你是職場人,也要把自己當CEO,並且持續成長,你在職場自然就會發展好。

我也有屬於自己的綠圈圈了!
興奮至極!終於!我拿到綠圈圈啦~~ (吸氣) ( ´艸`) 用了42天 終於把目標的綠圈圈收入囊中!(° ∀三° 三∀°) 開始用matters之後的目標就是要在3個月內拿到讚賞公民 達成!!(蓋章 (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那是限時動態xD) 明天我也是擁有讚賞公民的人啦 謝謝大家之前的支持拍手活動獎金…欣賞!

第100天
今天是2023年的第100天,時間似乎過得飛快。在這個里程碑的日子裡,我們不僅僅是慶祝時間的流逝,更應該看到這個時刻的象徵意義。這一天提醒我們,一年中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時候回顧一下自己年初的設定,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前進。

「一定要毫無保留,記住全力以赴的感覺。」
有沒有用心去做,儘管沒有特別注意到,其實大家都是感受得出來的,而這份感受會留在人們心中。差不多完成與毫無保留的做好,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會差很多,雖然我們很難實際上看出兩者的差別,久而久之,差距就出來了。

講座心得-克服拖延
去年年底參加一場講座,內容是關於如何克服拖延。於是我拖延到了現在,總算要補上心得了。本文會著重於個人認為對自己有用的項目,以及如何實際運用。

夢到了我紛亂的人生...陷入停滯狀態的人生...
一個很突如其來的夢 最近感冒,咳得很嚴重,常常半夜被咳醒 然後在這樣迷迷糊糊睡不好的狀況下 我做了一個很突然的夢 或者說不是夢,而是我的人生片段......(咳得太嚴重了,醒過來我都以為自己是在掛掉前的人生跑馬燈了 0.0 !) 我夢到了我的國中時期,一個奇怪的視角,我是那個看著過去的我的旁白 夢裡就是...
「讓當下成為形塑未來的助力」
未來的自己正是建立在每個當下的自己,現在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每個選擇、每個想法都在影響未來的自己,那麼當前的努力所獲得的成果,應該也是要在未來才能看到,而不是立刻就能見效。

「遺憾的是,世上無庸置疑有運氣這回事。」
看了很多關於行銷、品牌經營、或是探討一個東西如何廣為流傳的書,無論書中分享了多少技巧、事例或研究,最後都會談到運氣這回事。很多時候,不是誰實力更好、誰做出來的產品更好或是誰的作品更好就能成功抵達山巔,反倒是那些沒那麼好的,憑著運氣佔上了頂端。

觀察系列#3 廣度 vs 深度
有看過尼爾前面的文章大概會知道,尼爾多數文章都會離不開「學習」的主題,不過更多時候,會以「自我成長」來包裝(?)但必須強調,尼爾也只是一個職場的小菜雞,年紀來說也不算什麼很有經歷的人,並不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在傳授知識,只是把在學習跟成長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40 歲前的我只會幻想,沒有目標,生活一成不變,如果那個時候知道這件事就好了 …
40 歲前的我,沒有想過目標是什麼。準確一點地說,我從來沒有「真正」想過目標是什麼,我只會做夢。做夢其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你需要學會「積極地做夢」,而不是做白日夢。什麼是積極地做夢,就是不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還要清楚知道怎麼做。

「不要覺得努力很難,『做』是最簡單的事。」
我們總是認為實踐一個計畫很難,把想法化為行動很難,堅持做一件事很難,但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長期的努力過。當你在追尋目標的路上努力了很久以後,你會發現努力不難,難的是思考如何努力,下一步又該往哪裡走。

遲到兩個多月的2022回顧&2023目標
2022是相當的發揮了身為工程師的長處並從中學習,充實又疲憊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