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巴勒斯坦:总罢工成功延后立法,但政府正在重整旗鼓
加强组织水平是有可能的——通过发展抗议网络,以及为那些有兴趣参与地方、工作场所和教育机构的人组建额外的行动委员会。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在各组织选出的代表的基础上,促进民主的、跨社群的斗争协调。加强组织趋势也有助于为示威做准备。最重要的是,就抗议活动的红线和目标展开广泛的政治辩论,并针对科赫莱特(Kohelet)政策论坛(政府智库)和弥赛亚民族主义者的破坏性议程提出必要的替代方案。

【閱讀中東】《敍利亞內幕》讀後隨筆
其實敘利亞的歷史,也可以拿來對照台灣的歷史。所讀所見能映照自身,才是所謂的國際觀。

248|王冠云:卡達世界盃中,西方世界如何以「性別平權」之名行「東方主義」之實?
歐美各國高調撻伐伊斯蘭恐同,反而可能在當地激起更多恐同逆流。

以色列组史上“最右”政府,巴勒斯坦人的未来还剩什么
2022年12月29日,以色列候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率领新一届政府宣誓就职,这是其下台一年半后的再度回归,也是内塔尼亚胡个人的第六个总理任期;其所带领的新政府,则被称作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右”组合,让巴以共处的未来蒙上了血色阴影。回顾内塔尼亚胡此次回归,还要从2021年的6月13日说起。

走走晚報:那些在2022被放棄的事
1229晚報

齐泽克:伦理的败坏
俄罗斯,伊朗,以色列,觉醒左翼及其他
231 | 來自台灣的她,寫下主流媒體看不見的巴勒斯坦
「當我看到以色列士兵的時候,我會緊張,那時候我才理解,原來我已經不是一個中立的人了。」

為善不為人知 - 何鳳山
孟子曰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Photo: Shanghai Ghetto: Wartime refuge for Jewish refugees--為善不為人知是中華傳統的最高尚的慈行!

真正的慈悲心是對他人的好奇
真正的慈悲心是對他人的好奇。就因這句話,讓我想起我曾對於他人的好奇,走出我舒適圈的認知,去張望我平常看不到的事。雖然我知道我的好奇心仍舊不足,就如我的慈悲心不夠寬大一樣。

烏有《Forest Dark》
紐約頂尖律師朱爾斯‧艾普斯坦,晚年渴望蛻變。從前他精力旺盛、野心勃勃,直到經歷雙親辭世,婚姻畫下句點後, 他忽然興起一股難以遏制的衝動拋棄畢生積蓄, 房屋,名車,家中收藏的古董,唯獨留下一幅畫作。一幅上溯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名畫《聖告圖》, 畫的中央是大天使加百利與聖母瑪利亞。

138 | 短波实验|故乡非行囊,我亦非旅人——巴以冲突下的另类抵抗与共存
2021年5月穆斯林斋戒月期间,因以色列军方强制驱逐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地区(الشيخ جراح,Sheikh Jarrah)的巴勒斯坦家庭,引发巴以再次严重冲突,平民死伤惨重。战争暴力下的人民是否别无选择?短波实验邀请两位目前生活在中东的国际组织工作者,介绍这一背景下的另类抵抗文化,以及共存的潜在可能。

大选怪圈与美国战略收缩,拜登也难解以色列的双重困境
7月13日,拜登抵达中东行首站以色列,与该国看守总理拉皮德会面,并将在7月15日由以色列飞沙特阿拉伯,达成两国之间的首度直飞。平心而论,虽说以色列如常迎接拜登,但该国政治精英的内心,恐怕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焦虑。首先,由于以色列议员西尔曼(Idit Silman)于4月6日退出时任...

记者阿布·阿格莱被杀害:为揭露巴勒斯坦占领区真实面貌而牺牲
除了以色列记者需要展现团结声援外,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是,我们要反对攻击新闻自由与绿线两侧的记者——一个允许在光天化日之下攻击和噤声记者的政权,会危及全体记者的工作。此外,为掩盖占领现实而对巴勒斯坦和其他国家记者的迫害,加剧了假新闻的传播、对以色列人和全球民众都隐瞒了他们所需知道的事情。这一点标志着,以色列记者联盟亟需强有力地行动起来,阻止当局对巴勒斯坦记者的一再攻击。

SABON
SABON產品讓你一秒變貴婦~細緻溫和的沐浴體驗,淡雅綿長的香氛,享受肌膚SPA新境界只能說相見恨晚~用過回不去了~

在我的一生中,有许多次被人叫做叛徒
奥兹和他的爱与黑暗

歐美書房》虛構的事件,真實的荒誕,不想只畫政治正確:以色列漫畫家露圖摩丹《隧道》
(底圖來源:Unsplash/Martin Brechtl)作者|陳蘊柔(漫畫研究者) 圖像小說《隧道》是以色列漫畫家露圖.摩丹(Rutu Modan)在歐美出版的最新作品。摩丹為《紐約時報》等大報畫插畫,也出版過童書跟短篇作品,並曾拿下埃斯納最佳圖像小說大獎及安古蘭評委會獎。

【247每时每刻】以色列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
「247每时每刻」关注被大众关注或忽视的国际新闻,解释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提供观看世界的更多元可能。

【247每时每刻】以占领军枪杀一名记者;芬兰正式申请加入北约
「247每时每刻」通过整理每周发生的国际大小事,提供观看世界的更多元可能。

政治:未完的以巴百年恩怨
2021年5月再次發生以巴衝突,我獨自前往這個protest走了幾個小時,回到宿舍後,少了一個朋友。

[大葉小喬的旅行] 01 到以色列一趟的理由
2012年初,美伊對峙問題又緊張了起來,美國出動三航母集結,兵臨波斯灣,戰爭感覺一觸即發。我心底莫名升起一股勇氣,決定「不再搖擺不定,今年目標以色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