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棚仔到狂舞派3,地產霸權與文化保育是否永恆地對立?
棚仔@2016翻查硬碟,棚仔的照片僅剩三張,之前收集的檔主訪問、活動海報、工作坊資訊搬遷時全部扔掉,關注舊香港議題的朋友問我拿,也沒辦法提供。看來我是不打算出稿才寫扔掉吧⋯⋯ 俗稱「棚仔」的欽州街小販巿場自1978年營運,2005年政府宣佈收回土地另作發展,要求布販2006年底全部搬走。

在香港露營
我是香港第二個知道西九龍M+可以露營的人

如是我聞|香港|主教山配水庫
今天參加了配水庫的導賞活動,活動由香港水務署所舉辦(導賞活動應該是外判了給旅遊公司)。這個配水庫位於深水埗區的主教山上。由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即是聖方濟各堂)附近巴域街向上行,左方會見到一個大大的紅字「主教山」。沿山路行了大約300級的樓梯,到山頂後就見到一大平原,其中有一個搭起了...

生活日常|介紹|來自「一拳超人」的書館
一拳書館話說前幾天在Facebook看到「一拳書館」有張燦輝教授的相集賣,昨天便特意再次去拜訪這個店名很有趣的書店。網「一拳書館」的創辦人是龐一鳴。香港人會留意到他的可能是早前他曾發起「唔幫襯地產商行動」(一年不光顧大地產商)的社會行動,不光顧連鎖店、以單車代替港鐵和支持本地農產...

走進二級歷史建築:一平鏡廠
如果講起一平鏡廠,可能唔係好多人知道係邊;但如果用返登記在二級歷史建築的名稱:醫局街170號,可能就會有比較多人知道或者曾經聽過。

漫步香港系列 05 | 鴨寮街、北河街、桂林街、大南街等
普天之下,大概沒有什麼城市擁有一個機能如此齊全、生機如此勃發的社區了。

本地去處|不只是書店的一拳書館
「一拳書館」以信念及堅持改變人們對書店的固有想法,擴闊閱讀及書本邊界,令閱讀變得更自由。

工業風文青咖啡室 主打黑毛豬叉燒滑蛋三文治
深水埗SO Coffee & Gin早上飲coffee 晚上飲cocktail

香港地遊蹤 - 頭上刀
頭上刀

濁水漂流:混雜、夢幻、樓閣
!全劇透光光,未睇又準備睇者勿看!

【香港街拍攝影師之四】IG達人Jeremy Cheung 在深水埗發現佐丹奴的哲學家
哲學家與服裝品牌佐丹奴有何關係?有的,因為一款Slogan Tee。

《夜香・鴛鴦・深水埗》:給香港的情書
事隔七十七天,相當於一年裡五分一的時間,戲院終於重開。戲院重開的第一部電影,我選擇了《夜香・鴛鴦・深水埗》。並非沒有其他想看的電影,也不是迫不及待要跑進戲院,驅使我的是在這七十七日間累積起來,趕不及在戲院關閉前看這部電影的遺憾。原來除了行樂及時、言愛及時,睇戲也要及時,算是瘟疫年代的學習吧。

〈夜香·鴛鴦·深水埗〉有性格有味道
圖片來源:https://wmoov.com/movie/photos/49318有點怕香港電影又有點怕深水埗,竟然覺得〈夜香·鴛鴦·深水埗〉小品有性格又怡情。怕香港電影嚴格來說是新近的香港電影。看過好幾部口碑不俗的過後,都留下了過譽的印象。

縉紳化、大南街、巷弄經濟:深水埗要滅亡了嗎?
「合舍踏入第三年,我被人問得最多的問題係:開一間這樣的gallery,交不交得起租?」合舍的負責人說。2018年入秋,天氣和炎夏沒多少差異的下午。我參加了一場以地方刊物為題的社區講座,合舍的負責人、藝術家王先生苦樂參半,用分半鐘自嘲了合舍的緣起。

兩個outsiders眼中的深水埗
前日下午與友人同逛深水埗。在逛走時,我們各自拍了些照片。今天突然想,我倆作為深水埗區的outsider(外來者),分別被這個地區的什麼東西吸引到了?故分享我倆分別拍攝的照片及背後的興趣點。人物A背景:香港人,但成長及一直居住在香港後期規劃的新市鎮中,很少來到深水埗等‘老城’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