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
【思想】解放神学
我们并未真正地走出过中世纪。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见、所学、所有的,可以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劳什子,绝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神学”的范畴。
122 | 杀子献祭,疯了吗?
在公元前两千多年,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先知易卜拉欣(基督教中为亚伯拉罕),他一生诚实守信,在八十多岁,真主赐予了他一个儿子,取名伊斯玛仪(基督教中为以实玛利),他非常喜爱这个晚年所得独子,尽力培养。但之后,他经历一个艰难的考验,那就是要将独子献祭,以证明对神的服从和爱。
【笔记】《圣经》的两个作者
Minnis, A. J. Medieval Theory of Authorship. 如果要构建一种中世纪文学理论,那么它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怎么调和《圣经》的两个作者,圣灵和人,或者说怎么调和《圣经》的寓言义(神学的/属灵的)和文字义(历史的/肉身的)。
【笔记】Author & authority
晚期中世纪的auctore一词兼有「作者」和「权威」两个意思,中世纪学者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作者是作品的动力因(如同为孩子提供精子和生命力的父亲,而作者使用的原材料如同母亲,是作品/孩子的质料因)。作者如同上帝造物一般使作品从无到有,培育作品使它成长、成熟,最终使它的形式和内容定型,达到终结(死亡)。
【笔记】理解中世纪文学理论与诠释
A J Minnis, Medieval theory of authorship (2nd ed). 理解中世纪文学理论,包括中世纪作者怎样理解和使用他们的源材料,对理解中世纪的文学作品十分必要。比如说,如果你不理解中世纪的人们一般怎么理解奥维德,那么中世纪很多讲情爱的诗就会变得十分费解。
是时候了,为什么我们亟需一场人性大讨论?
如何在绝望的人间重建希望的理由?如何在陷入了功利主义-唯我论的全球重建公共性与共同体?如何在相对主义-主观主义-虚无主义横行的碎片化世界里,重建思维的整体性、判断的有效性与道德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