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articles1590246 words
223 articles1590246 words

222 | 蜗牛方舟:作为关怀的哀悼

“多物种关怀”系列注重与英文学界关怀(care)研究理路对话。延续之前的翻译思路,我们不刻意统一“care”中译,而是依据语境来选择更符合中文理解的词汇:这些文章中,care依其具体含义可能被译为照护、照料、关心、保护、保健、服务等。在转译这些“关怀”故事的同时,我们希望能保存差异、保留“麻烦”,激发多语言、多物种、跨学科、跨地域的思考。

1

221 | 在乌克兰的战争——一份基于近期田野的访谈

本文作者于2014年开始研究乌克兰的媒体政治生态,2021年10月开始研究顿巴斯战争下的乌克兰精英和民众,随着局势的转变,开始关注战争和战时状态的道德经济。关于在乌克兰的战争,他能告诉我们什么?

1

220 | 在国际医师节里纪念 | 一个努力治愈世界的人

法默一直在用各种方式将自身投入到一项名为“疗愈”的事业中。横跨在人类学与生物医学之间的他无意于构造认识论上的对立,而是试图找回“医者”身份和使命。

219 | 书讯 | 英文人类学新著 | 2022年1-2月

书单涉及印度女性小额信贷、刚果伐木业、英国城市郊区社群制造、南非人种学史、策展人类学、化学制品、宦官、黑人酷儿理论。

218 | 自雇打工:坦桑尼亚城市无产者的生计

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将不稳定劳工视作一个全球化之后涌现的新现象,认为数字技术协助下的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工引入发达国家造成了劳动岗位的不稳定化。然而在像坦桑尼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自雇劳动却有一个不同的背景。

217 | 阿布-卢戈德 | 女性主义民族志是否可能?(下)

但我们需要说服我们的同事,将性别纳入考虑的人类学不仅会是好的人类学,而且会是更好的人类学。

216 | 唐氏综合征关注日 | 不止产前筛查

3月21日是第11个世界唐氏综合征关注日,联合国的宣传主题是“融合的方法/意义(Inclusion Means)”,而国家卫健委将宣传主题定为“重视唐氏筛查,孕育健康宝宝”。这一主题上的反差也呼应了人类学对唐氏综合征议题的探讨脉络。

215 | 代理人背后的普通人战争|从俄乌what about叙利亚

值得关注的是所谓whataboutism的失焦性讨论,无论是将中俄进行简单捆绑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大卫·哈维等国际知名左翼学者将一切原因归结于美国和北约90年代以来政策的逻辑,还是机械的返美主要矛盾论,都在“what about 中东、前南、非洲”的狂欢里找到了自己的韵脚。

1

214 | 疫情至此,选择生命还是经济?抑或反思这一提问本身(下)

在大洋彼岸,零和却单薄的生命 vs 经济选择题同样是主导疫情讨论的单选题。如何深化长线的疫情讨论?一个精彩的范例就是基恩深描美国语境中这一单选逻辑的社会演绎,抽丝剥茧出其背后所隐含的诸多文化假设(如美国社会的强“理性选择”与“道德主义”)。

1

213 | 战胜“残疾”?反思适应性攀岩中的毒鸡汤

2022年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仪式上,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盲人选手李端在直播镜头前摸索了近一分钟后终将火炬嵌入“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塔中央;数次尝试之中,观众大喊加油,场面热烈。然而,如残障公众号“少数派说”所质疑的,这种紧张揪心为何不能通过更加无障碍的点火设计进行消解?

212 | 疫情至此,选择生命还是经济?抑或反思这一提问本身(上)

本文原标题为《To Kill or Let Die: How Americans Argue about Life, Economy and Social Agency》(杀人或任由死亡:美国人如何争论生命、经济与社会能动性)

211 | 孝道、国耻与性劳动:中日女性与劳力贩卖的法律史一瞥

本篇文章的作者从法律史的视角,梳理了从江户时期和清代开始,近现代中日女性在性贩卖中的坎坷命运。法律史的视角下,作者对近年来涉及中日女性贩卖的一系列学术著作进行动态比较,追问被贩的“妇女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是如何分别被当作男性的财产、国家的臣民和靠出卖性行为获利的利己主义者来对待”。

2

210 | 聚焦乌俄 | 最不幸的一代

迈尔斯自然不是普京的辩护派——他把普京比作“沙皇”丝毫没有褒扬之意。但让人遗憾的是书的后半部分多处印证了克里姆林宣传的有效性。

209 | 海鲜女的码头江湖

从码头到市场,船工、代销、收购商、鱼贩、打冰工、拉货工…… 人们通过各类劳动与协作,灵活地游走在传统人情与商业机遇之间,合力塑造了琳琅满目的海鲜集市。其中,从夜半忙到天明的 “海鲜女” 们尤其不可或缺,而在如今渔业资源衰退的大环境下,她们正面临新的挑战。

1

208 | 我们留给未来的过去正如何过去

我对您说,要带有大量调查去写作,这和记忆很相似,然后基于此把想象力拉伸到这样一种书写中来:它处在现实和该文本提出的可能的现实之间的半道上,那也仿佛在说一种可能的、更人性、更诗意的社会。

1

207 | 天空的坠落 | 原住民视角系列 & 世界人类学

在许多言论中,科佩纳瓦展示了萨满信仰与科学之间的亲属关联。然而,将二者区分开来的,也许在于对物质和非物质的关联度归因上的差异。

206 | 人口贩卖:历史延续与全球难题 | 一份书单

这是一份关于人口贩卖的书单,兼顾对这一话题的人类学、历史、社会学与性别研究等视角,遍及中国与全球的人口贩卖案例。其中的问题意识不一定能直接运用于此次事件,却足以牵扯出人口贩卖现象在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全球场景中的复杂性。

1

205 | “可及的未来,未来的同盟” (下) | 卡福尔

在《女性主义、酷儿、瘸子》(2013 年)一书的结尾,艾莉森・卡福尔强调,关于障碍的体验和讨论,能够让人们跨越差异感受到彼此,并形成新的力量。

204 | “可及的未来,未来的同盟” (上) | 卡福尔

空间为谁设计、包容了谁、排除了谁?《美国残疾人法案》提供的量化规范为何重要,又有何限制?一个符合了所有既定法律要求的卫生间,是否就能被称为 “无障碍”?卡福尔的思考正是在这一系列追问中展开。

203 | 与蚊子共存

世界蚊子计划是一桩特殊的全球卫生项目。与传统的杀蚊防病思路不同,这一方案要求人们与 “新” 蚊子共存,并通过各种方式照料染菌种群、助其繁殖,以达成公卫目标。本文针对哥伦比亚麦德林市的相关实践,思考这一与蚊共存项目所激发的诸多新问题。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