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吳晟 X 張潔平:向世界去,回鄉土來:以文學耕種年輕的台灣
「一定要說台灣啊,因為你真的不認識台灣,而且你認識的還是錯誤的台灣,所以還是要『曰台灣』的。」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319cdfae-e86a-4cfb-aa3f-8dc78faea22f.jpeg/public)
報導》90年代的文藝青年是如何被鍊成的?:訪作家吳明益
近年深受國際矚目的台灣作家吳明益,作品屢經迻譯外文與改編成漫畫、影集,皆普受讀者喜愛與重視。台文研究者蔡易澄以吳明益為研究對象,認為若將吳明益定位在千禧年後的新鄉土浪潮,恐忽略其出道初期創作的意義。本文藉由對話,追溯作家早年在本土雜誌的經歷,為吳明益創作生涯補上目前研究較闕漏之處。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94a25a99-a379-4760-bb02-1e2ab76fa165.jpeg/public)
戰後文學到底在炒甚麼麵線?戰鬥文藝、現代主義、鄉土文學…
1945-1970年代,歷史脈絡下的文學進展與語言認同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64b4cd7b-02f8-49d1-9948-dcd74e3c00f3.jpeg/public)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文評:看哪孩子那就是海啊
「看哪!孩子那就是海啊…」白梅輕輕地對著她的孩子唱著。這樣一個堅強的女性的故事,被黃春明輕輕地寫下來了。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bc8e6f7a-d540-4e10-bcfb-84a211de1805.jpeg/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