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
2 人追踪
12 篇文章
小乙

人间食粮|马来印尼的三张脸

前段时间做了一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民间故事绘本,在和营销老师讨论营销方向时,他认为直接推故事本身,最好不要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经典民间故事”大写出来,因为“很少读者(家长)对‘弱势国家’的文化感兴趣,尤其是传统文化”“毕竟连我们编辑恐怕也说不清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什么样”。

小乙

人间食粮|14岁懂社会了吗

我很讨厌那些以成人之姿训斥小孩的人,“我活的比你久”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不过也许他们只是记性不够好,忘记了自己当小孩时的心情。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心往里缩,缩到还是很小很小的一颗时,他们的心上一定会涌起来到世界的头十年才有的喜悦、紧张、尴尬、嫉妒、难过交织着的阵阵波涛,如果他们再把这颗小小的心脏投入每天被碾过的成年人的生活,他们便不会轻易说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这样的话。

小乙

做书,一次和市场的对决

受豆腐老师约稿,我写了一篇关于童书出版的小文。因为周围厉害的编辑太多,写的时候战战兢兢(笑)。如果能给对童书或是出版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就最好不过了~也欢迎童书作者、绘者、译者、读者来勾搭我!

小乙

人间食粮|米切尔·恩德:五十年前他预见了今天人们的困境,并在幻想王国中给出良方

2023年,是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1995)的代表作《毛毛》(Momo)出版50周年。在翻开这部上世纪的幻想儿童文学时,读者先会陶醉于故事中人物被毛毛激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毛毛仅仅是凝神倾听),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恩德式寓言的核心——对人心羸弱之处的剖析与诊断。

小乙

书影推荐|三月四月,春天忙碌

每个月的推荐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自我梳理,回头看看这个月做了什么,试图证明一切没有白白流过。三月四月,赏了樱花,读了小说,喝了威士忌,饮了诗歌,爬上了九层高塔,翻了翻摄影作品,和朋友在ktv大唱了一场,为每一次思想的冲撞握紧了拳头。也许春天不适合太忙,会让人觉得辜负了窗外好春光,有点忙有点充实?那刚刚好。

小乙

普鲁士勒:那个为孩子们讲故事的人

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是当代德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翻开他的作品,你就会在环衬上看到这位一眼便让人觉得亲切可爱的老头儿。普鲁士勒深受世界各地孩子们的欢迎,也获得了许多厉害的奖项: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欧洲青少年文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可他最喜欢的,却是德国一个儿童团体Lese-Raben颁发的“金果酱盖子奖”(the Golden Jam Lid)!普鲁士勒就是这样一个为孩子们讲故事的人。

小乙

人间食粮丨E.B.怀特:要往深里给孩子写,他们最有观察力

这篇文章是新京报小童书专栏“写童书的人”约稿,目前我写了米切尔·恩德、舒比格和E.B.怀特,很高兴这次能上书评周刊头条,嘿嘿。怀特为孩子们写的三本小书,特别是《夏洛的网》,深深打动了小时候的我——直到现在。祝你阅读愉快!

小乙

人间食粮|读童书是和过去的自己不断相逢的过程

和众多爱书人一样,我的童年里关于阅读的记忆占了大半。可是又有那么点不一样,那就是长大后的我依旧爱读童书,甚至成了一名做童书的图书编辑。当我在成年后,在工作中,在日常阅读里,翻开那一本本熟悉的书,10岁的我和30岁的我竟借此相逢了。

小乙

翻翻包 | 童书编辑小乙:我的包里不仅有书,还有很多长颈鹿

这是一个翻翻包分享,我分享了一些图书和文创。谢谢小肥虾老师和豆腐老师,让我有了新体验!

结绳志TyingKnots

255|拉什迪与故事海

本书摘选自拉什迪最早有中译的书籍,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田工翻译的《哈龙和故事海》。考虑到原作发表于1990年,这本书迅速作为儿童文学翻译进中文世界的过程略显魔幻却可照见当年热烈而包容的文化出版氛围(两本极具伊斯兰心灵和叙述特点的书:《心灵史》和《热什哈尔》分别出版于本书的前后一年)。

蛙抵加

書蟲寶寶們看過來 | 我珍藏的電子書網站

一起長知識🧠 培養閱讀習慣,遇見更好的自己。

范蓝天

My Heart by Corinna Luyken

去年在华盛顿逛书局时,在童书部发现了这本书,读后让我爱不释手。对女儿来说是有点阴暗,可能其实根本不适合孩童。Luyken以精简字句配搭着贴切的插图,字字戳入心扉,确确实实的让我正在用心朗读。当时有位店员在整理书本,看了看我手上的书说:“I love this book too, ...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