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雪糕記
一天5歲的細佬說想吃雪糕,但家裏的已吃完了。我快速來了個人生交叉點:去買還是不去買?1. 我擔心他吃冰品會生病 → 這是我自己的焦慮,我自己去處理, 不轉駕到孩子身上2. 如即時滿足他,家人會說我寵壞他 → 這是家人不了解兒童發展需要的誤會, 近代研究已發現,兒時越被滿足,長大後心理越健康3.

將孩子倒進理想模型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孩子還在母體時,父母已對孩子的未來有著諸般美好的想像,而這些美好想像一般只能保留在想像階段,隨著孩子出生、成長,孩子能完全符合父母理想模型的可能性極低。你想像的孩子是擁有精靈大眼、笑容甜美的萌娃,長大後就算不能傾...

一句話收服小孩子:聰明家長的37堂兒童心理學說話課!說好一句話,解決99%親子問題!
作者在書中表示:「比起送孩子昂貴的玩具,學習不帶給孩子傷害才更有價值。」

與 天神 的對話
教養

品味人生|臭迪 (55) 在懊悔中成長
少時的倔強,換來一輩子的懊悔,但不讓小孩有著同樣的感受。一代總有一代的使命和歷練,就是盡可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品味人生|臭迪 (54) 人生舞台,展現風采
兒子比我這老爸強多了,已經能獨立自主、自律,懂得保護自己。他的劇本從小時候就發想,到踏出第一步開始寫劇本,現在已經站上舞台,持續的編寫劇本,相信他懂得如何在舞台上扮演好自己,展現風采。而身為父母的我們,會在台下義無反顧的鼓勵與支持他。

情緒垃圾桶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青春期有如洪水猛獸,每個大人必然經歷過青春期,但不是每個人都記得青春期的來襲有多嚇人,於是面對踏入青春期的子女,除了崩潰之外,還是崩潰。以前明明是乖寶寶,怎麼會在一夜之間變臉,將父母推得遠遠,為一點小事爆發情緒風暴?

品味人生|臭迪 (53) 人身難得,生命誠可貴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別忘了我們還有那美好的一、二!

【面對高敏孩子,請接住他們的情緒】
高敏孩子常常會因為看似很小的事情而情緒起伏很大,我兒子便是一名高敏兒。上星期學校舉辦一個速算比賽,回家後他便興致勃勃的拿起平板開始登入網站比賽,他還很自信的認為自己會拿奬,誰知⋯⋯最後時間到了,他還有五題沒有算。當場像殺豬一樣嚎哭起來,我絕對沒有誇張,真的哭得很慘烈。
歌詞感悟: 陳奕迅《大個女》
陳奕迅的《大個女》是林夕的詞,是唱給還未懂說話的女兒的歌。然而內容並非期望女兒將來要如何,反而是告訴女兒,她將來如何也可以。這份無條件接納的愛,令我很動容。尤其是以下幾句「時光會逼你這副萬金之軀 競逐世上各樣乜乜之最 你若決定要做最尾一名絕對允許」 聽著這幾句,就回想起小學時被大人逼著讀書。

品味人生|臭迪 (50) 採購精神食糧
每年農曆年前後,便是採購精神食糧,飽讀詩書的國際書展展期。過去曾連續幾年都會安排去逛逛書展,但有一年因為太忙了,沒主動說要去,臭迪媽反而問起...

每一次孩子對父母的坦誠,都是珍貴的禮物
當父母說孩子都不把心事及煩惱告訴自己的時候,關鍵可能出在於過往的經驗使孩子不想再對父母開口。

【不是一百分才最重要嗎?】
這幾天進入考試週,然而女兒的腳整天喊痛,我趁考試早放,就帶她去看醫生,之後又去醫院照X光,舟車勞頓了一個下午,她又病著已經很累,回程時在車上睡了一會,走回家的那幾分鐘的路程也蹲下休息了好幾次,以前看到她這麼累,我還可以抱她,現在真的抱不起了。
不要講粗口
我們要的並不是默守成規的避免粗口,而是要基於同感心的不希望其他人難受,這才是品德真正的意義。

品味人生|臭迪 (48) 少年十五二十時
臭迪就讀國小、國中時,都與我當年讀同一所學校,也算是我學弟了吧~準備升上國中時,特地陪著他回到母校,除了參加界學說明會之外,也讓他孰悉環境,更令我回憶起當年自己在校園裡的身影。

【是真正還是虛假的快樂?】
前兩天妹妹要上興趣班,我就先接了兒子去學校旁的公園玩,這裏有很多剛放學的小學生在玩。我來時就看到一個很困惑的境象,一個男生被三個男生,不停的拉扯、壓倒,男生不停的反抗,逃跑後,其他男生又會一起來追他,拉他,繼續將他壓在地上,不停的作弄他,反覆如此。

「成績真的不重要!」當你認為這句話好傻好天真時,可能掉進了一個思考陷阱……
你是那種曾灌輸子女「你只要讀好書,其他什麼都不用管」、「做學生的,課業最重要」的家長嗎?外國Youtuber雷堤娜的意見值得你深思,但請搞清楚順序概念,不然你可能會氣到腦中風……

我各方面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自從女兒升上小一後,我終於感到考試的壓力,兒子小三課業越來越深,要加把勁,女兒學習能力較弱,要用更多的時間去溫習。昨晚做完功課後和女兒溫習英文口試,溫習了好幾天,她還是很多答案記不住。她很氣餒的說:「我英文一定考零分了。」 「我英文真的好差。

高敏兒要得規律性是內心的安定感。
在理解孩子的過程中,我體悟到孩子的敏感並不僅是作息的規律,最重要的是內心的次序感。大多時候,孩子情緒的失控都是因為內心的次序被打亂。在安撫孩子時,有時可以去同理孩子次序被打亂的不安感。
買多部Tablet
家姐小一時因為要網課,我們便給她買了一部tablet。後來細佬也要網課,便給他也買了一部。怎料家姐看見細佬有部新tablet,也嚷著要一部新的。我問:「為甚麼你想要買呢?你已經有了啊。」家姐:「我要一部新的。」我問:「舊的有甚麼做不到嗎?」家姐:「沒有,我就是要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