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岛屿精神,另类人生 · 第六天

七日書#6-6 接住孩子也是接住自己

Jing
·
·
IPFS
寫下一個你理解了他人,或者與他人互相理解的瞬間。比如你跨越了文化差異、語言隔閡、生命經驗的落差,觸碰到了他人內心的那一個瞬間。

把哭泣的男孩弄不哭,是我人生第二驕傲的事。第一驕傲的是,生下那個男孩。

「是因為你怕去XX所以才不去嗎?」「是因為爸爸(或媽媽)剛剛的OO的行為,讓你不開心嗎?」「想睡覺嗎?」「無聊嗎?」「因為你還想OOO,但是我們已經離開了,現在想起來你很生氣嗎?」

哪怕是哪一句話,孩子眼神閃爍出被理解的感動,情緒炸彈都好拆除。


兒子還是嬰兒時,總是哭,哭得心碎一地,像是身體裡的每一滴淚所代表的情緒都非得傾瀉而出才甘心。我遇過幾個素昧平生的媽媽,小孩剛好都同一天生日,「真的,小時候總是哭。好多眼淚」,伴隨的負面的能量一起宣洩,站在情緒風暴的中心,卻束手無策,問題還是會停留在原地,等待情緒風暴過了,捲走粉飾太平的一切,等待下一輪哭聲重新淹沒一切。

後來發現情緒炸彈是有跡可循的,也許是來自我的不安,也許只是過多的精力還沒消散,尋求專業人士還是有效的,自從兩個月開始上班以後,白天送保母是我的解脫,保母翻譯了所有寶寶在身為嬰兒時的行為(原來是寵物溝通師啊),知道源頭了,就能精準地回應需求,努力就有可能不會無效,耐心就不會隨意花用。

等到孩子稍微長大些,會說話了,把哭取代成無理取鬧,委屈巴巴的、生氣的、不安的、想睡覺的,。很多情緒都來自於規則之間的衝突:他自己的規則、我們規則,還有現實情況。但是不一定每次孩子都願意說、或是有能力描述他的困境。

可是只要接住了孩子,瞬間撥雲見日。


對於哭聲,尤其是那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緒,其實都是有訴求的。我從不能理解、對年幼小孩在公共場合哭鬧感到厭煩,到帶著無所謂的無視:反正不是我的孩子在吵,真是謝天謝地。再到現在,我好像有一點點的能力,去幫忙處理不安的噪音。比如我的固定會在錢包裡放幾張貼紙,萬一遇到其他小孩在公共場所情緒失控,我會遞上一張,通常都可以稍微分心,安靜片刻後就可以開始好好溝通了。

有些情緒不是因為難以表達,而是需要被理解和安撫。正向教養的語言可以給孩子一種安心的感受,這種語言不僅是安撫,還是一種回應孩子內心的方式。坊間的書有太多可以學了,若要提到秒懂彼此的瞬間,我就要推我的學弟的翻譯作品《阿德勒談生命風格 : 當個體心理學大師面對問題兒童的挑戰》,每個章節的最後,大師會跟個案小孩子講上一段話,問題兒童好像就過去那個坎了,我猜權威的形象也有幫助),但更多的同理心的力量,這力量不僅在於理解孩子,還包含著細膩的語言技巧。那些簡單的話語,就像是一條柔軟的手臂,安靜地抱住孩子的情緒,使他們的世界在那一刻安靜下來。

理解的本質,不僅是情感上的共鳴,還是一種透過語言建立的技術。每當我用這些技巧去理解並回應孩子的心情,那些哭聲似乎便成了一種沉默的對話,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這種理解的力量是跨越情緒、心靈的橋樑,使彼此在這無言的安撫中,得到真正的相通。


比起揣摩上司的意思、比起猜對女朋友在想甚麼(或是女朋友自己猜對自己在氣甚麼),跟孩子相處真的單純很多。他的無理取鬧雖然在暴風中心放大了他的痛苦和你的難堪,但這並不是甚麼持久戰。早上,孩子又鬧著故意拖延出門時間了,先給自己打氣。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ing極度外向(妥妥大E人一枚),同時也善於獨處。靠一張嘴吃飯,但行動力不差。 可以整天不講話只是抄抄寫寫、也可以在話匣子打開後就完全停不下來,不小心生出了一個在家也機哩瓜啦的小子。 🔗https://linktr.ee/jinghanyang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你的本領是你除了政治手腕外,可以讓你活下來的最佳武器

如常的視角
10 篇作品
人生餐桌 | 七日書續寫
12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