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感忽視」—那些沒有得到的愛

正宜
·
·
IPFS
·
「如何終止這種情感缺失的傳承,養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會不會大多數讀這本書的讀者,都是和我一樣不知如何去愛的父母,絕望地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問錯了問題。

情感失能的父母養育出情感失能的孩子,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因為親子關係是我們最早親密關係的起點,從這個經驗中所建立的模式,無可避免地決定了我們此後所有與他人的情感關係。

任何人讀這本書都會讀到那些生命中的情感忽視,並疑惑是誰奪走那一些原本屬於他們的事物。但那些情感的關注或許並不是被奪走的,而是從來不在那個地方。

我們必然無法得到使我們能以健全的愛,因為沒有人得到過那樣的愛,也無人能給予那樣的愛。

這本書並沒有錯,就像大多數心理學的書籍一樣都是沒有錯的,它指出我們沒有自己想像的健全而正常,而它也正像其他的心理書籍一樣,允諾一個它沒有能力給予的解方,結果只是增添患者的罪惡感與焦慮感而已——因為現在如果你未得痊癒,那不是醫生的問題。

我們在情感忽視中長大,然後沒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我們就和我們的父母一樣,連如何愛自己都不知道。我們盡力去愛卻只能給出虛假的東西,我們的孩子只能吃下那些包裝精美的傷害。

這本書(如同所有心理學書籍)寫的彷彿只要我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有辦法解決它。但人的心理並不是如此運作的,透支的戶頭領不出錢來,空了的罐子再怎麼敲打也倒不出什麼。我們渴望去愛卻無能為力的困境,不是知道「怎麼做才對」就能逃脫的。

有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事實,卻很少人真的正視它:那就是我們並不會因為成為父母就變得完美堅強。無論我們原本帶著什麼樣的軟弱或傷害,我們就只能成為帶著這樣的軟弱和傷害的父母,然而我們卻被要求要沒有「任何」軟弱或傷害地去愛孩子。

父母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有自己的盲點與軟弱,這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去學習的一件事。父母就和自己一樣,並不完美,不管他們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完全地滿足自己被愛的需求,但他們的確已經盡力了。我們原本就無法符合任何人的期待,也無法以自己的期待去要求任何人。

童年情感忽視並不是什麼人虧欠了我們什麼,不是有什麼被奪走了。「忽視」是那些落空的期待、沒有被接起的情緒、沒有被看見的需求;但缺失並不是任何單方面的責任,只是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必然發生的錯失。所以我們都必須一直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眼光、姿勢,期待下一次不漏接了對方丟過來的球。

愛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也不一定要完美才能稱之為愛吧!但父母和孩子有沒有看見對方那個努力想要接住自己的姿勢呢?原來「感受愛」和「給予愛」一樣是需要學習的,那可能只是一個道歉的眼神,是一句沒有表達好的關心,或是一個彆扭的感謝,但是他真的已經盡力了。你覺得他應該可以做到更好,但是他真的已經盡力了。

「如何終止這種情感缺失的傳承,養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會不會大多數讀這本書的,都是和我一樣不知如何去愛的父母,絕望地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問錯了問題。事實是,一個情感缺失的父母無法假裝自己不是。父母自己裡面也有一個被忽略的孩子,是那個被忽略的孩子,讓父母喪失同理的能力,看不見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所以這個問題該怎麼問呢?——「我要如何成為一個能夠同理自身感受的人?」父母需要試著去同理那個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渴望的理解與支持的自己,之後才能找回愛孩子的能力。

一個接納自己的父母,意味著他能接納自己有時就是無法去愛的軟弱。沒有人能給予完美的愛,除了完美的神以外。

雖然我不完美,但我仍然期待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生命中,那個充滿關愛並且堅定的聲音。能為孩子立定合理、有彈性的規則,配合孩子的成長與獨特性而調整。當孩子在遵守規則遇到挫折時,我能不是給予懲罰或羞辱,而是給予陪伴和幫助⋯我希望能讓孩子知道,我愛他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好孩子」,而是他本來就具有被愛和被原諒的價值⋯這是我的期待,但我也知道靠著自己一定做不到。我需要天父在我失敗時,讓我感受自己也是值得被愛和被原諒的。如此我才有能力,繼續在為人父母的路上前進。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