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目标:跳舞
舞蹈的天賦
《未來少女》總決賽結果出爐!「日光之橙Sunny Parfum」以超高水準的演出終獲冠軍!
今年台灣最受歡迎的選秀節目《未來少女》,自從推出後廣受好評,受到許多人的矚目。本月14日播出的總決賽,每個參賽的女團都展現了她們最精湛的舞台技巧,竭盡全力爭取冠軍殊榮。最終,「日光之橙Sunny Parfum」以超高水準的演出脫穎而出,成功奪得《未來少女》系列比賽最後一場總決賽冠軍!
舞蹈見長的音樂團體
周末時光,總想來些特別的音樂,於是想到這個不太容易歸類的樂團,他們應該都是舞者,但因為對於音樂的共同喜好組成表演團體,他們應該是最早引起這類型表演的團隊,當他們的特殊性被勇於創新的時尚圈發掘,邀他們上伸展台也打響他們名號,從此得見如此精彩初期的表演,他們是Kazaky。

三人成舞
片中記錄的三位不同世代學員,分別為一年級的馬歇爾、五年級的亞伯,與九年級的狄蜜特,他們皆以嚴肅的心情看待舞蹈,卻也保持開放活潑的幽默感,不過芭蕾這個至今已長達600年的藝術型態,仍令他們在逐漸看見未來願景的同時,也越來越感受到繼承傳統的特權與壓力。

勇奪10大傑出青年!全台首位加入「太陽劇團」的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
全台首位加入「太陽劇團」的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以文化及藝術類獲得第61屆十大傑出青年獎項!他致力於深耕台灣表演藝術,用舞蹈連結起人與自然,希望藉表演藝術讓台灣走向世界舞台!
【舞療我聊舞】「真實動作」是什麼
在這個領域裡,「Mover 動者」被允許不帶目的性地去擺動肢體,那感覺真的很放鬆自在。同時,旁邊有受過專業訓練的「Witness 觀者」給予一些反饋。

Midjourney創圖說故事|我的美麗,因你而存在
既然midjourney圖片都生成了,就讓傻石頭來個鬼扯蛋、胡言亂語寫個微小說吧!在人類的平行時空中,有28個空間,我們存在於你的筆墨之間...

解鎖新技能
在人群中總覺得自己很平凡,有些人運動很好、有人美術天份很高、有人很會跳舞、有人擅長音樂、而我似乎就是那個什麼都會一點點的普通人

一萬種姿態
一萬種姿態 10000 gestures, from 迷誠品波赫士‧夏瑪茲《一萬種姿態》 Boris Charmatz, 10000 gestures2023.03.17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我對於知名舞團或是舞者其實沒甚麼概念,除了超有名的以外,往往都是要去網路找找資料才知道。

世界末日的最後一支舞2
「禹沁!」清朗的聲音自她的背後傳來,伴隨著一道力道拍在她的肩上。
世界末日的最後一支舞1
禹姗到達SMILE咖啡廳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00了。

184 | 以身体艺术之名 | 弗雷勒的地平线(IV)
本文为这次弗雷勒集体纪念写作第四辑,来自永舞团的Myra,永舞团近期同样在纪念弗雷勒。这一纪念不仅以身体艺术之名,且多以跨时空对话的方式推进,对话的对象不仅是弗雷勒,有她在印度、山东和湾区遇到的舞者,也包括身在世界之中的你我。

大膽放開手腳 Just Dance
其實我是手腳不協調的人。但在年過不惑之後,竟然大膽報名了舞蹈班,決定持續開發自我肢體。朋友聽到我說去學跳舞,紛紛勸說:一把年紀了,別這麼折騰自己,可以選一些比較和緩的運動啊。又不是去跳街舞,沒那麼激烈啦。不然你是去跳甚麼舞?國標?拉丁?還是… 芭蕾。

創作是如何成形的?貼身紀錄《無垢》舞團的十年
劇場不能夠找方便的路子走。劇場,越不方便它越有趣。

每週一礦-藍銅礦
這篇本該在上個周末就發出來啦,但上個周末我請了假回老家過生日了,家裡的電腦不興安裝狐狸錢包的呀。所以今天才有辦法為大家介紹藍銅礦。至於生日的部分,就另外做一期為大家講解吧

身體有書 I》腦要動,身先動,來自身心、科學、美學的7本推薦書 ft.雲門教室執行長謝明霏
今年夏天,Openbook閱讀誌與雲門教室共同企畫「身體有書.律動書展」專題,由雲門資深舞者推薦好書,從身體感知、童書繪本、生活律動、藝術創作等不同面向,提供獨家書評,為讀者開啟不同的想像──打開身體打開書,動起來讀,書中的宇宙也立體了起來。專題首發,由英國倫敦當代舞蹈學院舞蹈教育與訓練碩士、現任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執行長的資深舞者謝明霏,與我們分享早年及新進讀過的作品中,與身體/律動相關的心得體驗。

《給你十四行》王添源
Elderbrook & Bob Moses - Inner Light (Model Man Remix)

圖文創作-跳舞
聽說5月5號是舞蹈節,雖然晚了一點應該也沒關係吧,哈哈

不僅止於展現自我
說起舞蹈這項表演藝術,比起很多藝術形式來說,或許更為抽象,從最早的運用肢體來模擬,到後來運用肢體創造美感,呈現角色或情緒,近代舞蹈更加地打破這樣的審美,除了打破肢體運用規則,把審美的意義拓展得更廣,也從觀賞的角度,從舞蹈者的展示,到觀賞者的共情,更加轉成觀賞者內觀感受,舞者不但展...

稻田身體劇場《航》——關於孩子的鏡像神經元與藝術共鳴
沒有統計過香港究竟有多少小孩在學舞蹈,但看見幾乎所有地區都有大量的教孩子舞蹈的課程,便知道必然有很大的市場。然而,除卻為了成為入讀更好學校的籌碼,及讓家長多幾分時間休息之外,在香港學習舞蹈,甚至觀賞舞蹈,對孩子還有其他意義嗎?舞蹈應該被量化及功效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