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經濟是近年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概念,從媒體、廣告,幾乎任何地方都是在無孔不入地爭奪每個人的注意力,我把這系列主體稱作《注意力戰爭》,如果你有想法,也歡迎加入。
【閱讀分享】《如何無所事事》錯過的必要The necessity of missing out
「寂靜,不是沒有東西,而是什麼都在。」靜下來,不是甚麼都不做,而是整頓身心的時間。
📑📝:《注意力商人》| 你我被「按讚」制約的人生
過往的廣告營利,是透過將產品賣給顧客獲利;然而進入網路時代,這樣的獲利模式變成了「注意力收割」──先吸引顧客,再將他們的資訊賣給廣告主。
151.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癮症,用來麻痺自己的感受。
今天要來談論我們或許人人都有的壞習慣:成癮症(自我麻痺)你知道全世界最多人成癮的是什麼嗎?顯性的我猜是糖分,隱性的就是:裝忙。我是一個重度忙碌成癮患者,我常像一台永動機一樣停不下來,我喜歡一心多用,下次和大家分享@老陳老成 的一天,我本業工作(8-12小時)加上寫文章和操盤...
社群網路 Path 之死,與人腦的極限
只有我沒有冰棒!!社群網路 Path 的崛起與隕落曾經有人把社群網路服務 Path 稱作 Facebook 的對手,它基於人類智力上限,限制了好友數,乍看非常地有前瞻性。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著名的「鄧巴數字」定律:根據...
平台不是媒體?談抖音CEO張一鳴的詭辯
當你看著媒體,媒體也在看著你2016年12月14日,《財經》雜誌向張一鳴拋出一個問題:「今日頭條有沒有價值觀?」張一鳴回覆說:「媒體是要有價值觀的,它要教育人、輸出主張,這個我們不提倡。因為我們不是媒體。」張一鳴核心的觀點就是,算法沒有價值觀。
媒體的感官刺激進化,與逐漸不思考的我們
標題講的媒體,不是指電視媒體,而是更廣義的「資訊載體」看似進化的媒體呈現方式人們吸收資訊的方式,從文字、電視、到網路影音娛樂(代表者:YouTube)之後,再進一步進展到速食娛樂影音(代表者:抖音),其實本質上沒有差多少:從電視到網路影音,我們獲得了互動性與多樣性;從網路影音到速...
科技進步的副作用(一):時間的碎片化,奪走專心與放空的機會
追求專心,甚至放空的狀態,反而是我們更需要的你工作的時候習慣多工嗎?休閒的時候盯著好幾個螢幕嗎?有沒有想過,其實人類的大腦構造不適合做這些事情?電腦可以輕鬆地多工,精確地說,是在不同工作中快速切換,而人類除了訓練過類似機械性的反射之外,需要認真思考的工作則完全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