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女
此标签目前无人主理
17 人关注
40 篇文章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启蒙必读的厌女故事

“启蒙”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把这种有毒的厌女故事作为启蒙必读,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蔡凱西

有些大人只想索討自己的尊嚴,卻不懂對別人的尊重

抱怨文,慎入

世界走走 seh seh

271 | 自殺共和國的慢性殺女:為什麼南韓年輕女性更容易憂鬱?

性別的結構暴力無所不在,讓女性額外承受經濟社會的不平等和身體、行為、思想的束縛。

沙田油条

离不了婚,有多少女人在网上“接老公去世”?

别给中国女人找借口了,就中国警察那种降分录取的水平,以女宝的智商,还能轮到被发现了啊。德国警察都承认了,女人犯罪最大的难题就是,根本不会被当作案件。中国新闻过滤太严密了,以至于你们看不到犯罪的真相。国外一直都有研究,女性犯罪率低,根本不是女性犯罪少而是女性犯罪不易觉察。

相关标签

  • 家庭暴力
    3053
    渣男
    3550
    種族
    2948
    平權
    2443
    男性
    2437
  • 性別歧視
    2631
    社會問題
    2227
    仇恨
    2328
    王力宏
    2426
    女性平權
    2125
返回全部
Openbook閱讀誌

對談》那些屬於以及不屬於我們的女性經驗:李昂、楊佳嫻談《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

年輕世代是顛覆或重複前世代的女性主義運動者經歷?作家李昂、楊佳嫻就《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作者上野千鶴子新書《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應邀進行跨世代對談。編輯尖銳提到,上野在書中分享自身學運經驗:社運前線的女學生卻被視為只是「想當男人的女人」,其他又被依功能分類。

Deceptive Sojourns

改良对厌女的解释

就最一般性的描述来说,厌女应该被理解成父权秩序下的「执法」部门,整体功能在于监督和执行父权秩序主要的意识形态。

Deceptive Sojourns

對厭女的天真式理解

對厭女情結的天真式理解並無法幫助到它的受害者、攻擊目標,以及其他被指控厭女但其實無辜的人。這個定義讓厭女情結變成一個基本上不存在、在政治上邊緣,更無法被理解的現象。

世界走走 seh seh

203 | K-POP粉絲的韓流觀察:偶像女團掙脫男性凝視,成為女權象徵?

女子偶像團體,從最不女權的存在,逐漸掙脫厭女症。

Janeyu

臻的心靈聊聊時間—關於女性身體自由

女體的凝視—從佛羅倫斯.普依的禮服到Instagram發文,我們看見了什麼?「我喜歡我的身體,不需要經過任何同意。」

寻光计划

谈厌女:我们想建立平等社会,但不以男人为标准

关于厌女陷阱、厌女症的消解和女性同盟……

世界走走 seh seh

159 | 白魚專欄:當八卦響徹雲霄,你能不陷入譴責狂歡嗎?

我無法加入大家熱絡的討論,不是因為我還沒來得及「追劇」,而是我首先被大家熱切討論中的厭女發言震驚了。

胡又天

「厭女」的厭,可否也是「厭勝」的厭?

「厭」字除了厭惡之外,也可以有「厭勝」(讀作「壓」)的意思

世界走走 seh seh

走走晚報:馬斯克想改變推特的4件事🌐

0426晚報

世界走走 seh seh

125 | 南韓體壇的逆權女孩:從教練虐待、體制漠視、厭女霸凌中生還,她們結伴同行

「媽媽,我愛你。請把他們的罪行都揭穿。」

梘液總是落不中我的掌心

小碎念:王力宏的家事關我乜事?

我戒掉臉書以後,看少了藝人的八卦新聞。可是今次王力宏的家事,竟然插進我的日常。第一次得知他家事的渠道是Matters。

Twisterella

剖析美劇《The Big Bang Theory》中的「可愛宅男厭女症」

《生活大爆炸》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美劇,12季完整追完,一刷再刷、意猶未盡,不過有一天偶然網路上看到下面這個影片之後,我就對這齣劇有一點改觀了。這位Youtuber提出的論點,真的可以發一篇社會科學論文了,他在影片深入剖析了流行文化中性別歧視被粉飾的現象,其實我在看劇的時候隱隱約約...

蔡凱西

病房裡看/聽見台灣最美的風景:當女人真的好辛苦

病房裡的女人,都各有自己的故事。女人能成為自己比甚麼都重要。

射手媽咪婷婷

懷抱「仇恨」的心用「歧視」語言展現的「厭女」行為

有時候你以為一個人是在「歧視」他人,事實上有可能是有另一種意涵。

tingju_Huang

十、《身為性騷受害者,看雞排妹鄭家純性騷擾事件》

雞排妹(鄭家純)被歌星翁立友性騷擾一事,引起極大的社會輿論。從此事件更可以看出社會對於性平意識的不足、對於「完美受害者」的要求又是如此的高。

tingju_Huang

六、《北一女「擺攤陪聊」為何引起極大的爭議?》

北一女中在園遊會「擺攤陪聊」事件,引起社會輿論與爭議,只因容易引發「錯誤想像」?為何建中同樣也有擺攤陪聊攤位,就沒有這樣的質疑?不只取名的問題,社會的厭女文化更是彰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