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62):人的最高价值—发现天道与人性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

这句话很有名。感情强烈,又很简洁。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容易记住。

孔子说,“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当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愿,没有遗憾”。闻,不仅仅是听说和知道,还进一层,是领会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一般的道理,是大道理。如果仅仅是听说一个浅显的道理,还没搞明白,就死无遗憾,不合情理,更有违孔子的抱负。

参照后面子贡所说,孔子这里的“道”是指“天道”,指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道德经》中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这个本源推演和构建出来,万事万物都归结为本源,又发端于本源。能给人们提供宇宙万物一致性和秩序化的解释,并据此创造发明。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第五)。

文章,一说指孔子所授的诗书礼乐;但朱熹解释为,“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言文行,一切外在的德行都算。具体指什么,不得而知。理解为与“性与天道”相对就行了。性,指人性,人的本性。

子贡说,老师的文章,听他讲或看后能理解;但老师讲人性和天道,听了后却理解不了。

子贡感到孔子传授的东西,难易程度不同。一般的内容,接触后就能理解。但孔子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言语,却理解不了。因为孔子自己也在探索之中,没有什么成熟的见解,可以自圆其说,所以才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自己所得不多,当然就讲得少;而人性与天道又是很深奥的问题,是终极问题,是天问,仅靠听讲是无法理解的,必须靠自己去深入思考,反复琢磨才能融会贯通,搞明白。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孔子自己没整明白,讲得又少,又难理解,那学生肯定更晕乎。子贡这样优秀的学生,也不得其解。

除此之外,论语中还有一处论及人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十七)。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的本性,孟子则认为善是人的本性。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章句上》)。孔子和孟子的话合起来,就成了《三字经》的开篇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荀子持性恶论,看上去与基督教的原罪论相近,但两者的根据和展开却大不相同。荀子算是儒家,但却为法家重刑罚提供了依据。

但为何言“性相近”而不言“性相同”呢?可能孔子还是认识到人有天生的差异,《论语》中多有人的禀赋不同的论述,“生而知之者,上也”(季氏第十六)。即使仁爱是人的共同本性,但在人之初时程度上也会有所差异。人刚生下来相近的仁爱本性,也会由于习用的不同,而变得差异越来越大。有的人保持了仁爱本性,有的人就变成恶贯满盈。

而习用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又是受环境的影响。按行为主义理论,人的品德和性格完全是环境的产物,与人的意志没有关系。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儿童,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为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行为主义心理学太绝对了,天生禀赋与环境都是一个人品德和行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人两者的影响因子不同。

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本源,是人类一直孜孜以求不断思索的终极问题。孔子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多不深,与同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差远了,也比老子和庄子差。他主要致力于建立社会等级秩序。《论语》中仅就上述两处言及人的本性,多论仁之用,而少论仁之性。算上“朝闻道”,也只有两处言及天道。而基督教的《圣经》则有许多关于人性的探索和追问,建立有庞大而复杂的神学体系来阐述人的本性。

但孔子知道人性与天道是根本问题和终极问题,不得其解,遂叹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人是思想的动物,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芦苇”,发现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是人的最高价值,是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哲学家和科学家是也!人格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当人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时,能获得无比震撼和愉悦的高峰体验。如果在哲学和科学这两方面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立马死去也会心中无憾,没有枉度一生。再活长些,也不过如此。

2019年10月9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论语漫读
119 篇作品

论语漫读(117):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 孔子对世道失望之极

儒家像驯牲口,法家像驯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