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44):"夷狄之有君" - 华夏民族比周边游猎民族先进吗?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第三)。

孔子说,“中原周边的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夷狄,泛指周边游猎民族,包括东称夷。北称狄,西称戎,南称蛮,是华夏民族对周边民族的贬称;诸夏,中原众国;亡,无。

孔子是个文化中心论者,认为华夏农耕民族是文明先进的,所居住的中原地区是文明的中心。而周边的游猎民族是野蛮落后的,是未开化的地区。于是设想了这个极端情况,来阐述他的文化优越观。

正常情况下,中原诸国都会君主。没有君主的时期是很短暂的。一般出现在争夺王位,胜负未分之时。旧君去世或被推翻,出现权力真空,新君又尚未胜出之际。这个是暂时的。总会分出胜负。“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政治共识,决定了“无君”状态必然是不稳定而短暂的。而夷狄则没有君主。这里的“君”有特定的涵义,是指遵行儒家礼义的君王。夷狄的权位最高者,称之为“王”或“首”,不称为“君”。“夷狄之有君”是不可能的,而“诸夏之无君”则是暂时的。即便在两种极端情况下,孔子也认为夷狄不如华夏,华夏胜过夷狄。

孔子还有段话,也表现出他的华夏文化优越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九)。

孔子对学生说干脆去夷狄那里得了。这肯定是他的受挫后的气话,不是真心所想。学生就问,“夷狄地区,太落后了,怎么过得惯!” 当指物质和文化都很落后。孔子很机智,回答到,“我们这样的君子去那里居住的话,就不落后了。”言下之意,华夏君子去周边夷狄地区,就会改变那里的落后。虽然这是气话和戏言,但却在不经意间真切流露出孔子内心的文化优越感和傲慢。

孔子意识到价值观和社会习俗具有比政治制度更深沉、更广泛和更强劲的作用,政治制度必须适应价值观和靠价值观来支撑。所谓“礼失求诸野”。华夏民族信奉忠孝价值和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相应的礼俗,即便暂时“无君”,也是文明的,也必然恢复到“有君”。就如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也不会严重影响美国人民的生活;而夷狄即使有君,但他们的日常生活仍然不忠不孝,野蛮而未开化,“有君”也是暂时的。就如假使让美国总统来中国当政,他肯定无法施展,社会的基本面不会有什么变化,也干不长久。

这句话也是“夷夏之防”的思想来源。既然周边民族比华夏民族落后,那就只能是“以夏变夷”,而不能“以夷变夏”。只能允许夷狄归化华夏,而不能允许华夏采纳夷狄的礼仪习俗。但儒家及华夏民族其实对“以夏变夷”不感兴趣,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以夏变夷”,只是不拒绝夷狄主动归化华夏。

那到底华夏民族是不是比周边民族更先进更文明呢?从生产方式及产出来看确实如此。华夏民族的农耕生产方式,靠在土地上劳动获取经济资源,比游猎民族的掠夺方式更文明,产出也更高。游猎民族获取经济资源要么直接靠捕获或收取自然资源,要么靠抢夺其它民族的经济资源。但从价值观和竞争规则而言,很难说有多大进步。游猎民族的价值观更接近于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力者能者为大为王,不唯老是从。人老了,体力智力衰退了,就会被年青人替代。基本上停留在动物的竞争法则水平。而华夏民族遵行“忠孝”价值。老人年纪大了,即使体力和智力衰退了,也掌握着权力和话语权,年青人必须得服从父母和老人。本质上仍然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但在这个基础之上附加了老人的权威,不完全以体力和智力为竞争的依据。就与动物相比较而言,在生产方式和竞争规则上,游猎民族比华夏民族确实与动物更接近,称其未开化也言之成理。

显然,价值观及竞争规则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耕生产方式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老人的经验也更重要,所以会对竞争有所抑制。而靠游猎获取经济资源,面临的外部威胁大,必须通过激烈频繁的竞争才能保持群落的战斗力,才能维持生存。如果说孔子及儒家的“忠孝”价值有什么正面的历史作用,那就是避免了游猎民族那么频繁、激烈和残酷的争斗;但负作用就是导致失去战斗力和协同能力,没有抵御外侮的能力,以至屡被来自北方的游猎民族所侵袭和统治。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胖东来的《结婚执行标准》是用工歧视

在茲念茲
99 篇作品
典故寻义
5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