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green

@raingreentomato

城中村

18歲來港讀大學以前,我在珠三角的一個城中村長大。村子曾經是城郊村,但隨著城市擴大,環市高速修在村子旁邊,村子也變成了城中村。公公婆婆作為村裡公立學校教師,在退休前在村中買了一塊地建起自建房。爸媽因為把摩托換成小轎車接送我上小學而賣了爸爸單位分的單元樓房後,我們三個和公公婆婆,姨媽共六口一起住在自建房裡。

回去?

端午節三天假期,媽媽問我,你要不要回來?奶奶問我,你為什麼不回來?我說,我有安排了,同學聚餐(假),不回去了。奶奶:你是不是拍拖?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結婚?不結婚也必須拍拖先呀!xxxxxx 我:沒有(只有女友)。我才24歲!我很年輕!

第一次 離家 以及離開

第一次離家是初中開始寄宿,我偷偷哭了一年。因爲哭受到一些同學和權力上位的宿舍管理者的關懷,也受到另一些同學和宿管的霸凌。現在回憶,很難想象在2010年代的珠三角貴價重點私立學校,爸媽省吃儉用送我去的,宿舍環境會如此糟糕,我們用水桶在一個常扭不大還會按時間斷水的水龍頭接熱水,然後用…

扚起心肝

前幾天剛和來港幾年的北方朋友說,我終於扚起心肝把某件有壓力在拖延的事情做了。問她是否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她說不,我解釋,是下定決心努力做一件事之意。好久沒聽到這個詞,它來自從小聽到的家人口語,有時是他們督促我做一件事,有時是他們對其他人的提醒,尤其是晚輩或話語權較低的人。

關係-abt my chosen fam

每一篇關於家的文章,每一次關於家的思考和表達,都不能不談糾纏複雜的關係。但像七日書導言一樣,把家庭的複雜性和成長的摺叠層次結合起來理解,還是第一次。因爲原生家庭關係太難寫,我打算寫一下chosen family裏的關係。幾個女性,在相似的時空,綫上和綫下共享生命的體驗和感受,這真是我過往不敢想的關係。

符 福 浮🕯

雖然離家,但身邊還是常能找到家人予我的物件。幾乎不離手的,是婆婆給的夾在手機殼裏的一個風水紙符。家裏的女性給過我很多的風水物件,她們花錢問過師傅,開過光,有的要我壓在枕頭底,有的放床頭,有的放背囊,有的放在房間某個固定方位,我一度調侃,後來學會乖乖接過,但轉頭什麽都不做。

家 人

這個周末,兩位家人代表,婆婆和二姨媽,從廣東的家鄉來我在香港的家看望我及旅行。儘管現在坐鐵路過來只需兩三個小時,但這竟是七年來她們二度來港看我。從大學本科入學日,到我畢業后偷偷換過工作的現在,我從剛滿成年到高度獨立,從拿到學生簽證到準備更換永久居民身分,對我是重要的突破的成長七年…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