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類學
不易回收消滅困難:讀Matilde Córdoba-Azcárate《卡到旅遊業》
隨著疫情過去,全球旅遊熱潮再度復甦。Matilde Córdoba Azcárate的Stuck with Tourism帶領讀者前往墨西哥熱門的觀光勝地猶加敦半島,反思旅遊業發展如何讓當地居民進退兩難。人類學家說,關鍵正在於旅遊業不只有掠奪,還黏手。
草木的威嚴與憂愁:讀Bettina Stoetzer《野草之城》
睽違許久來到歐洲,介紹一本關於草的民族誌。Stoetzer的Ruderal City書寫戰後滿目瘡痍的歐陸,無數外來種植物沿著復甦中的交通建設登陸柏林,在被焚毀的荒地上頑強生長。今天,在柏林這個世界級的「綠色都市」,野草既是現實也是比喻:植物與移民能在城市裡生存的前提是,一切都必須聽從控制與安排。
稻田裡的弦外之音:讀James C. Scott《弱者的武器》
寫了這篇短文向遠行的大師致敬。Scott一直強調自己不是人類學家,但這本「政治理論書」卻是建立在他在馬來西亞吉打州十四個月的田野工作。他說,在這本書之後,Geertz與Anderson等人才開始把他當成東南亞專家。在著名的抵抗理論之外,Weapons of the Weak也是一…
水泥地種花:讀Eleana Kim《自然而生的和平》
近年來,南韓的板門店與非軍事區(DMZ)成為旅遊熱點。在看似自然的荒地景觀上,Eleana Kim的Making Peace with Nature提醒讀者,眼前所見一點也不「自然」。正是因為直至今日的軍事運作才導致DMZ不受人為干擾:南韓政府宣稱的和平並未成真,戰爭的陰影也從未遠去。
龍已經厭倦我們:讀Andrew Alan Johnson《湄公之夢》
大家龍年快樂!生肖系列邁入第四年,東南亞的那伽(naga)當然也是龍的一種。Andrew Alan Johnson的Mekong Dreaming是風格獨特的民族誌,他用詩意的筆法描寫泰國東北湄公河上的人類、魚類、龍族與神靈,以及他們如何面對上游水利工程帶來的巨變。
帶不走的丟不掉的:讀Sophia Stamatopoulou-Robbins《棄物圍城》
Waste Siege寫的是巴勒斯坦西岸的三百萬人如何生活在鋪天蓋地的垃圾之中,以及他們如何在垃圾中想像國家、民族與生命。在沒有「自己的國家」的情況下,廢棄物該何去何從?從掩埋場、二手市集、下水道到吃剩的麵包,Stamatopoulou-Robbins轉移焦點卻不流於天真。
從前,有台收音機:讀Brian Larkin《訊號與噪音》
人類學者Brian Larkin在2013年憑著〈基礎建設的政治與詩學〉一文聲名大噪,被引用超過三千次,成為了基礎建設人類學的奠基之作。在更早幾年的民族誌Signal and Noise之中,Larkin從奈及利亞的收音機、行動電影車到盜版影視店,書寫一段有別歐美以外的影音媒體歷史,以及「訊號」與「噪音」的相伴相生。
搞什麼東西:讀Matthew Engelke《神在的問題》
辛巴威的週五曠野使徒是一群不相信聖經的基督徒,也是Matthew Engelke出版於2007年、獲獎連連的A Problem of Presence的主角。每年剛好都有介紹一本基督教民族誌,趁著Engelke的另一本書《人類怎麼學》剛出了中譯版,一起來讀一下早慧的人類學家怎麼把…
What a Wonderful World:讀Lisa Messeri《所在外太空》
還記得四年前、人類第一次看見黑洞照片的那個夜晚嗎?從火星學會、麻省理工學院、NASA到猶他州的沙漠,人類學家Lisa Messeri在2016年出版的Placing Outer Space以天文科學研究團隊為田野,探索他們如何在看似虛無的宇宙中製造出地方感,「觸摸」火星的礦石、「看見」無數光年以外的系外行星。
我還你原形:讀Erik Mueggler《野鬼的年代》
這是倮倮潑驅魔師的唱詞。為什麼要把鬼趕去北京?Erik Mueggler的成名作The Age of Wild Ghosts表面上是關於驅魔趕鬼,其實卻是關於人如何棲身在被國家暴力撕裂的世界。成群結隊肆虐的野鬼是二十世紀中國農村裡數不盡的亡魂 。
窄門:讀Anna Ruddock《特殊待遇》
K書中心、衝刺班、重考醫學系。這些場景很熟悉嗎?Anna Ruddock的《特殊待遇》寫的是錄取率低於0.01%的全印度醫學研究所,成千上萬印度學生的第一志願。但Ruddock沒有止步於記錄菁英學生的求學血淚史,而是要讀者一併看見他們對社會褊狹的想像。
當前衛成為懷舊:讀Anne Allison《千禧怪獸》
2023年三月,小智的二十六年的旅途來到了尾聲。在這個時間點回頭看,美國人類學家Anne Allison在十七年前出版的、封面有蚊香蛙、鬼斯跟沙瓦郎的Millennial Monsters: Japanese Toys and the Global Imagination,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家庭之旅:讀Alex Nading《蚊之徑》
醫療人類學家Alex Nading的民族誌帶讀者走進了尼加拉瓜積水的鍋碗瓢盆裡。為什麼傳染病專家說「埃及斑蚊是單親媽媽」?病媒蚊防治,這個對台灣人來說再熟悉不過的公衛觀念,在尼加拉瓜牽扯出的是登革熱病毒、埃及斑蚊、奴隸貿易、冷戰、貧窮、與性別角色之間糾葛交織的多物種社會史。
這就是為什麼:讀Paul Radin《諞仙仔》
為什麼人要工作?Boas的學生之一、美國民俗學家Paul Radin出版於1956年的The Tricksters: A Study in American Indian Mythology裡一則野兔神話回答了這個問題。在北美原住民Winnebago族的口傳裡,野兔是詭計多端的騙徒,卻也是人類的文化英雄。
天國近了你當悔改:讀Joel Robbins《成為罪人》
在暴風雪中聽聞黃應貴老師離去了,非常感慨。還是先貼出原本寫好的聖誕應景文章。出版於2004年、如今已成人類學基督教研究經典的Becoming Sinners,正是以一個「沈重」的聖誕故事開頭 。Robbins想要認真思考基督教對Urapmin人的意義,而人類學家又該怎麼書寫文化的劇變與斷裂?
當我們談論邊界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讀Malini Sur《叢林護照》
說到邊界,你會想到什麼?Malini Sur去年出版的Jungle Passport帶領讀者一窺印度與孟加拉邊境社會的困境與活力。對她而言,邊界與相對應的國家從來不先於人們而存在。在此生存許久的Garo人有自成一格的策略,屢屢挑戰了邊界帶來的壓迫與控制。
一張有著烏托邦的地圖:讀Laura A. Ogden《沼澤之生》
在颱風雨的餘波裡,讓我們一起來到美國南方的大沼澤地(Everglades)。人類學家Laura Odgen出版於2011年的Swamplife是多物種民族誌的先驅作品。從沼澤土匪到鱷魚獵人,Odgen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大沼澤地裡,人類以及其他生命相互交疊、糾纏的故事。
雞兔同籠問題:讀Natalie Porter《病毒經濟體》
近年人類對野地的開發加劇,人與動物交流密切,各種疾病大流行也變得頻傳。在COVID疫情期間,許多流行病主題民族誌相繼出版,Natalie Porter的《病毒經濟體》是其中之一。人類學者從禽流感切入,帶我們看見越南如何因此成為公共衛生與經濟利益混雜的巨大實驗場。
美國尋奇:讀Abou Farman《關於不死》
人類學家Abou Farman帶我們走進越來越活躍的人體冷凍社群。這些美國資產階級白人如何透過科技想像與實踐「永生不死」?2020年出版的On Not Dying是一本黑色科幻民族誌,故事的荒誕程度讓人目瞪口呆。但Farman沒有止步於獵奇,作為Talal Asad的關門弟子,這本書示範了世俗主義的分析可以走得多遠。
行過死蔭之地:讀Amy Moran-Thomas《與糖同行》
甜味之外,糖既痛且苦。獲得去年Victor Turner民族誌書獎的Traveling with Sugar一方面承接Sidney Mintz對中南美洲甘蔗田的討論,反省殖民時期持續至今的傷害;另一方面也延續醫療人類學的關懷,帶領讀者看到資源缺乏的國度裡底層人物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