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fert
Seifert

Facebook粉專【SeiferTalks 個人議見】 1.小說、散文 Episode: about/seiferthan 2.心理、社會 Matters: @seiferthan999 3.書評 Vcous: user/@seifert Line輸入@seifertalks 可加入【閱讀即生活】 或用QRcode:https://lin.ee/zDPSJB3

高绩效心智:全新聪明工作学,让你成为最厉害的1% | 书评

Great at Work: How Top Performers Do Less, Work Better, and Achieve More

高绩效心智

《高绩效心智:全新聪明工作学,让你成为最厉害的1%》 (以下简称『高绩效心智』),原文书名为"Great at Work: How Top Performers Do Less, Work Better, and Achieve More" 。作者是Morten T. Hansen;中文译者为廖月娟。 2018年5月31日由远见天下文化出版;2018年7月17日一版4刷。

本书翻译者请到廖月娟女士。廖女士除了本身即比较文学硕士出身,其译作也多为经典畅销、甚至是「重量级」著作,诸如: 《贾伯斯传》( "Steve Jobs"《谢谢你迟到了:一个乐观主义者在加速时代的繁荣指引》( "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世界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作者Thomas L. Friedman最新力作)等。能够请到著名翻译家出手的作品,首先就值得注意。

我观察好书与否的另一个指标,就是「推荐序」的作者。如果有「南方朔」写的推荐序,基本上我都先预设为好书。这本《高绩效心智》在推荐序中有「洪雪珍」女士,也让我有兴趣。不过本篇主题是在评论书籍本身,对于南方朔先生与洪雪珍女士二位的敬仰还是留待他日再谈。

西方成功学、心里学、社会学、或社会科学类科普类著作,偏好举用大量实例。或许因我早年立志向学术界发展,所以对内容中的举例、实验、案件甚为重视。一书或文章所陈,若想不沦为「自吹自擂」、同义反覆的「套套逻辑」(Tautology),势必要旁征博引以证。西方作者大体上遵循自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以来的传统,多会在主张之后多持例证,附加注解。但是例证也有水准层次高低之分:最高一层同时也最好的,是作者亲自进行的第一手实验调查纪录或结果,然后是其他学者发表在权威期刊或学术会议的论文,接着是专书内容、官方文献纪录等等。

近年来在成功学或自我实现领域书市,吹起探讨如何塑造「恒心毅力」、去除「坏习惯」建立「好习惯」风潮。这类著作通常引用二手资料、甚至只于文中描述而不细陈出处。有时虽然是作者亲身体悟,可是仅限于自己就人生际遇偶有心领神会,难为通论。 《高绩效心智》的优点,在于其完全基于作者亲自主持的大规模调查研究结果,拥有坚实的数据及第一手实证资料相佐。该研究深度访谈了126位专业人士、找了300人进行先导研究、最后共计5000名经理人和员工被该研究涵盖。透过专业心理学及统计学,只为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有些人做得更少,但是总能做得更好?」作者还把自己的研究方法细节、引用的文献全都附在书末。本书产生自严谨学术研究和多篇论文,却又能写得引人入胜,并且给予充分易懂的实践指导,非常难得(译者同样功不可没)。

经过调查研究,作者发现「一个结论」和「七大方法」。一个结论为:工作绩效愈高,生活品质愈高。但是本书所谓的「绩效」绝对不是「加班加得多」、「完成的业务或待办事项一天多过一天」。其次,七大方法—也就是「七种高绩效心智」—分别为:

  1. 双重专注:先专注整理且筛选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即Stephen Richards Covey在《与成功有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所说的『要事第一』),然后再全心专注去做。这里我推荐各位可以去《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这本书,里头对于如何「少,但是更好」作了很好的说明与指引。
  2. 重新设计工作:这部分作者指出「何谓『更有价值』?」,并且读者跳脱平日例行方式,重新省视自己工作的流程;思考如何能够「够好」、「更迅速」、「更省钱」(但是不会降低产出的品质或水准)。
  3. 学习回圈:找到新的、更佳的工作模式,意味着需要「逐渐适应」或「学习新技能」(也许两者同时都要)。此处与近年许多书一样:强调不要陷于「一万小时迷思」,而应把握「刻意练习」的作法。 (我与作者同样推荐各位阅读《刻意练习:原创者全面解析,比天赋更关键的学习法》"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以下简称『刻意练习』)重点不在「重复」,而是在「快速且有意识地检讨每次的改进与学习情况」,最短甚至只要每天15分钟就好。不停地「检讨」比「不停」更重要
  4. 结合热情与使命: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但只有说服自己、让自己觉得所作所为对人有益、对社会团体具有帮助,继而唤起一种「使命感」,才能够自发性地不断希望自己更好。不过我对这部分有一些批评,会在后面提到。
  5. 培养能说服他人的「巧毅力」(smart grit) :要点有四:(1)多从对方角度思考、(2)勇于出击或者懂得让步、(3)知道如何拉拢他人、(4)尽量不要一个人蛮干,要会结合众人之力。这里作者再一次强调:要让人心悦诚服地做事,就得让他们「使命感」的感召。
  6. 允许内部争辩,但最后一定让团对团队合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充分提出意见」也能「理解他人的意见」。争执(甚至像是吵架的争执)应该要被允许,可是决定了就要全体支持、一起全力以赴。
  7. 掌握协做要领:此处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观念:「协做(或者团队合作)不是愈多愈好」,要「重质不重量」。有些事情的确应该集思广益、召集各类专家好手,但是有些事情却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做就好。判断关键于:「是否具有共同利益」、「内容具体」、「可衡量」(最简单的作法就是『能够量化』)、以及「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以上是本书的精要重点。同样地,虽然我非常推荐《高绩效心智》 ,但由于是书评,所以重点整理点到为止、旨在让未读过的人能有基本认识。其他内容仍待读者亲自阅览。

对于本书,我的评价虽然高,仍有些不同的观点甚至期待读者能够注意的地方。主要分为二点:

一、对于如何从「没有使命感」到「充满使命感」仍欠缺足够说明:

这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作者认为让自己或团队成员找到「热情」与「使命感」是必要的,甚至只有「知道为何而为」才能够激励进步的动力。但是:

如果工作就是一坨狗屎,要怎么找到使命感?

作者以一位加拿大魁北克五星级饭店圣安东尼酒店的礼宾员为例:指出她因为对工作充满使命感、不认为接待或介绍餐厅景点只是小事杂事,最终获得肯定与晋升。然而,有太多情况是:我们被迫做了很多毫无帮助、甚至明明知道是错误的琐事,建议上司长官都完全无用(且前后都持续有人提出)。更直白一点说:你要那些在路口举房屋广告牌、被迫下海做八大行业的人,如何找到使命感?找到什么使命感?

以我个人来讲:在担任研究助理时,发现并知道自己单位受其他国家机关委托写的报告,几乎都只是网路资料拼拼凑凑,甚至有些资料以学术论文标准来讲根本不可以引用(如:厂商的官方网站对自己产品的介绍);花最多时间不是研究,反是修改排版格式与找错字。后来又到一个财团法人任职,发现经年累月的报告与档案全部都是PDF档,人们上传就当没事了,也不统一后分类归整;明明可以用数位凭证,却还是要求全部使用纸本(每个办公室大部分的橱柜空间都被积累的纸本报告占去)。无论我怎么提建议、做了多精美的简报投影分析都没屁用。原因在于:我在单位资历太浅(董事长亲口跟我说)。

这种个人成长、提高绩效的书,每每讲到「热情」、「使命感」最容易「打高空」。作者们通常都只能或也许只愿举出能证明其主张的例子,但却忽略了人类与「人生」的多样性、甚至是可能有多么「悲惨」 。谁不想做自己喜欢、充满热情、极具使命感的工作?可是当处于所谓的社会底层、只能苟且到个人与家庭「温饱而已」,到底还有什么可以燃起热情与使命感?作者提出六个有关「找出使命感」的面向,但是该章却也是我认为可操作性最低的一章。

简言之,我认为本书没有清楚说明:如何从「毫无热情转变到有热情?」、「如何从完全找不到使命感转变到找到使命感?」

二、强调用困难来磨练能力,但没说什么时候该放弃:

在〈学习回圈〉一章中,作者建议的第五种策略是「用困难来磨练能力」,因为研究发现:

实验精神与卓越表现之间,有强烈关连;愿意冒险,能够容忍短期失败的人,日后往往有优异表现。

这一点不容否认。在《刻意练习》中作者也指出:比自己已经掌握的程度再往上「刻意」提高一点难度,找出成长的空间有助于进步。但是这个空间的拿捏很重要;如果太简单则练习与进步不显著、太困难则可能造成太大的挫败感。

挫败感,以及其所可能造成的沮丧,其实是一个值得重视议题。心理学上有所谓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即:当(原先是从动物实验发现)不断尝试某方法却一再失败,无论实际归因如何,部分人会陷入一种「反正不会成功,干脆不要做算了」的状况。换句话说:学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或找别的出路,也很重要。但是本书在这部分付之阙如。

结论

实际上,在心理学的调查与量化研究中,关于何谓「热情」、「使命感」、乃至于对态度或感受的评分,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且相当困难。关键在于: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绝对主观的,很难说给出的评分相同就一定是感觉相同。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学、乃至几乎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偏向只相信或只做可以用科学方法「测量」的「行为主义」,一直到1960年代末期,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等观念依靠新的科技仪器、新的观察结果才改变局面。

作者能够主持协调完成这项前无古人的庞大心理学调查研究计画,已相当了不起。在学院派写作之外,Morten T. Hansen还能与《从A到A+: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奥秘》( "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 and Others Don't"作者Jim Collins从2002年开始合作,花了九年时间共同撰写《十倍胜,绝不单靠运气:如何在不确定、动荡不安环境中,依旧表现卓越? 》( "Great by Choice:Uncertainty, Chaos, and Luck-Why Some Thrive Despite Them All" ,又将庞杂深奥的研究成果精要写成本书,足堪为该类书籍的代表。我对于书中的挑剔,很可能是心理学研究(暂时)无可避免的缺陷。期望在未来能够看到对「测度人心」更具代表性、更能准确的方法。

我诚挚推荐《高绩效心智》给各位。愿好书陪伴你我一起成长。


书籍资讯:

《高绩效心智:全新聪明工作学,让你成为最厉害的1%》

"Great at Work: How Top Performers Do Less, Work Better, and Achieve Mor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