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lie Trees 🌲
Ollie Trees 🌲

把想到、學到、感受到的好好寫下來。

我們做每一件事情是為了什麼呢?

淺聊內、外在動機的差別
書籍圖片取自 Aamazon、淘寶網 |作者照片取自 wikipedia

昨天聽了一本書《內在動機》(Why We Do What We Do: Understanding Self-Motivation),由 愛德華·L·德西所撰寫,愛德華·L·德西任職於美國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 ,擔任社會心理學教授一職。

書中概略的談到了我們所做的所有事,分別由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的驅動之下,哪一個較能發揮好的表現,裡面提到了一個實驗。

巧拼積木實驗

研究機構找來了一群學生並把他們分為A、B兩組,在分別引導它們進入各組別的房間之後,研究人員給了他們像是七巧板之類的益智遊戲。但不同的是,研究人員對A組說「你們每拼出一個不同的圖形,就會給你們1美元的獎勵。」,而對B組則是沒有給出獎勵,只是單純讓他們在這個房間玩這款遊戲。

實驗在一段時間後結束,研究人員在休息室裏面,同樣也擺上了這款益智遊戲,而在休息時間A組並沒有繼續拿起益智遊戲來玩,但B組卻在休息時再一次把擺在一邊的益智遊戲拿起來玩。

也因此實驗得出了結論,在有獎勵(外在動機)的狀態下,人們或許會盡力達成任務,但一抽掉獎勵之後,人們對於這件事情的興趣就會完全消失,就像A組的認知中就像「玩這個就是為了錢,如果玩了沒有錢那為什麼要玩呢?」。而相反的B組則是自然而然地想要玩,透過遊玩,探索遊戲的各種不同可能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內在動機。

挖土的小朋友

這讓我想到之前聽過的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那是一個沒有3C的年代,有一群小朋友,放學後都會一起在小鎮上找樂趣,而這陣子他們迷上了挖土,或許是晚上電視劇播的戰爭片讓他們覺得挖壕溝很酷,又或是想模仿學校外面工地裡的挖土機。

一天他們來到了老先生的家門外,這裡有一大片空地,土質鬆軟,挖起來非常輕鬆,就算是不想挖土的小朋友,也可以在旁邊度過悠閒的午後。

隔沒幾天,老先生早上出門散步時差點被絆倒,仔細一看發現原本平整的地面佈滿了一個個的坑洞,每個坑洞旁還堆起了一座座小小的土堆。

但是老先生並沒有生氣,或是打算責罵這些小朋友。

那天放學後,老先生在家裡聽見了外面小朋友在嬉鬧的聲音,便走了出來,果不其然看到一些小朋友在挖土。老先生把他們叫了過來,並跟他們說「你們每挖一個可以放下便當盒的洞,就可以來找我拿10塊錢。」小朋友們聽了後,就很開心地開始挖,甚至比平常還要賣力,每個小朋友都在想,用甚麼樣的方法可以最快挖出放得下便當盒的洞,在拿到了獎勵後,小朋友就一起跑去鎮上的雜貨店買冰棒和點心吃。

持續幾天之後,老先生又把小朋友集合了起來,跟他們說「爺爺的錢沒有了,今天開始挖洞都不會有錢了喔。」在這天之後,小朋友就不再來老先生家外挖土了,他們挖土的動機從一開始覺得好玩,演變成為了得到獎勵而挖,後來獎勵消失了,也無法回到最初只因為挖土就感到開心的時光。

小小總結

自己很喜歡的一部日劇叫《#居酒屋新幹線》,主角的工作需要到日本各地出差,幫總公司協調跟分公司之間的一些事務,雖然沒有特別解釋,但是一個很常被罵的職位XD。在一天的工作結束後,他會買上當地的小吃,還有當地限定的酒,在返回東京的新幹線上營業著只屬於自己的小小居酒屋。在高壓的工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與紓壓方式。雖然只是在演戲,但實在讓我心生嚮往。

在這部片學到日式美乃滋加七味粉的吃法真的好特別。

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或許也可以嘗試從中找到樂趣。萬事萬物或許不都只有黑白兩面,一件事情往往不僅僅是外在動機或內在動機的單一因素,而是包含了更多灰色地帶。在工作賺錢(外在動機)的同時,嘗試發現其中的樂趣,或是帶給自己成就感(內在動機),可能會讓生活更有趣一點。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