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Leung 梁景鴻
Will Leung 梁景鴻

目前是明報星期日生活、藝文版記者

当他们视单车为障碍,我们踩没有煞掣的梗牙(一)

(编辑过)
Kosuke Masuda的画作(来源:https://www.facebook.com/joel.fremming/posts/3139608392736326)

早上八时,W推着单车出门。让人尴尬的是,住宅的电梯狭小,W把单车推进𨋢后,地上正方形的面积便被切掉一半。行人难进,骑手也因令人不便,感到不好意思。

这城市对单车不友善之处,可不止电梯的设计。新界西,本已是一个比较多人踏单车的地方。但若想以单车通勤,从屯门驶到元朗,骑手需要经过最少15个红绿灯位。有的地方,甚至连单车径也欠缺-- 骑手若不想以身试法,也不想在马路跟汽车争路权,就只能推车了。而且,香港的单车径本来就是在马路和行人路间,被正苦勉为其难被划分出来的产物,几乎条条都只有狭小阔度。

不止如此。如果阁下的工作地点不欢迎单车停泊,不少骑手的踩车返工梦想,根本不会实现。除了街上的单车偷窃问题,不少住宅和商厦视单车为杂物,希望杜绝单车在物业范围内。剪锁清车的情况,近年也常在公共屋村发生。

在此系列文章,W想跟大家分享在香港单车通勤的困难,也希望探究在道路规划如斯失败的城市,踩着冇迫梗牙的人们的面目。

似乎有意让人不能锁单车在路边的栏杆设计(青山散步Facebook Page)
被电箱占用了的单车径

「细佬,踩单车呀?」

「系呀,返工」

「哦~」

「乜你架单车冇煞车慨?」

「系呀!」

这是每个「梗牙」骑手在香港都会遇到的对话。梗牙单车,是一种靠脚煞制动的单车。外国有不同称呼:fixed gear、fixie、竞轮/keirin、固齿等等。

「下,冇煞掣,撞到人点算?」

在十九世纪美国,梗牙是最先被普及的单车,邮差更以它来送信。有一说法是新手不容易驾驭梗牙,邮差因此不害怕车子被偷。不过,梗牙绝不是不能煞车的,只是脚煞的技巧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原理有点像汽车甩尾:让脚踏停止向前旋转,把后轮的动力抵销,让车胎在路面滑行,骑手普遍俗称为”skid”。

梗牙和奥运比赛的场地单车的结构是一样的。首次奥林匹克单车赛,在1896年举行。除了公路车,场地赛也是当年的比赛项目。香港人比较熟悉的场地单车手,便是李慧诗了。

二战后日本经济待兴,自行车业者组织了振兴协会,也开始与政府合作举办竞轮场地赛。与香港的赛马相似,竞轮赛除了是一项体育,也有不少赌博成份

W的梗牙

日本竞轮协会这样介绍梗牙:「赛车是只为快速奔驰而诞生的自行车。为彻底排除「加快速度不需要之物」,并无安装煞车装置」。但是,在对单车极不友善的香港道路上,只顾加速奔驰,可行吗?为何还有不少人坚持踩这种「没有煞掣」的车?

W约六年前在网上接触梗牙单车,一直靠网上商店和拍卖网站购买部件,自行组装,遇上棘手问题时才拜访梗牙车店。虽然W喜欢梗牙的简单结构,部件百搭易砌,但一直以来也不会说梗牙和其他单车一样安全。

le vélo Cycling Workshop是W造访的第一间梗牙车店。它位于屯门工业区,开业已有七年,是城中搞得比较有起色的工作室,也营造了一个骑手交流社区。老板Kenneth有一句口号:「梗牙单车最好冇迫(brake)」。 W问及梗牙的安全,Kenneth却说:「做好多嘢都好危险㗎啦」,说在今时今日香港危险的事还有很多;梗牙,只要控制妥当便无忧。

le vélo Cycling Workshop

待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