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chair
raychair

喜歡閱讀和思考的水瓶座,幸運地是兩隻橘貓的奴才。

一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美國電影 《美帝崩裂》<-- 超譯戲名

電影英文名叫做 《Civil War》,直譯只是內戰而已。台灣譯做《帝國浩劫:美國內戰》是比較客觀。香港這邊完全是放飛自我,超譯戲名。美國改為帶有負面的美帝,內戰就超譯做崩裂。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自然不可明言,卻心知不宣⋯⋯

如果有一天說三道四和干預別國內政的萬惡美帝發生內戰,那會是怎樣的情況呢?由《28日後》的編劇 Alex Garland 所執導的《美帝崩裂》講述德州和加州自決獨立,勢要光復美國,推翻向人民開火的威權政府。

資深戰地記者李(姬絲汀登絲飾)、祖爾(華格拿慕拉飾)和森姆(史提芬韓德森飾)和年輕的積絲(佳莉施班尼飾)一行四人趕赴華盛頓,希望訪問總統,報導真相。他們沿路目睹頹垣敗瓦的美國,更甚的是人性被逼至絕境的展現。最後殺入白宮捉拿總統,固然是緊張刺激,令人血脈沸騰和腎上腺素飄升。不過,如果要數整套電影最印象深刻的一幕,莫過於以下這一段:

Joel: There has to be some mistake. We're American, right?

Soldier: Okay. What kind of American are you? You don't know?

手持長槍,帶上紅色膠製太陽眼鏡的士兵,目無表情的問道:「你是那種美國人?」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究竟如何回答?加州人?新澤西人? 波士頓人?紐約人?

雖然他們同是在同一面旗幟下,但是州與州之間政治立場的分歧,根本比兩個國家還嚴重。新英格蘭人瞧不起紐約人,認為紐約人的行徑簡直和暴發戶無異。然後,紐約人又瞧不起隔壁鄉下大叔大媽新澤西人。當然,紐約人本身就瞧不起世界上所有人。對不起,我忘記了所有美國人都瞧不起的德州人 XD

當然,這是一個刻板印象,一點都不準確。我想帶出的是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例如:加泰隆尼亞想獨立,北意大利也舉辦過自治公投等等⋯⋯一個國家內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民族和言語。所以,除了地理因素外,究竟什麼定義我是那種人?

世界主義者:「釣魚台是中國的,蒼井空是世界的」

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認為我們是世界公民,道德才是最重要的區分。相反,國籍只是次要的身份,甚至一點都不重要。愛國主義者崇尚國家的身份,願意為國捐軀。但是,如果國家的政策是違反道德的話,愛國主義就變成一個災難,例如: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世界主義提醒我們要思想,不要陷入平庸的邪惡。道德才是行動的羅盤,不會因某人的國族身分而有差別地對待。未經思索的「槍口一致對外」不一定是對,甚至是加劇二元對立。所以,國家真的定義我的身份?那種美國人是士兵開槍的原因嗎?

超譯戲名

最後,大家對《美帝崩裂》的評價十分兩極,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實和期望有很大的落差。如果你入場前抱著看一套爆谷娛樂爽片,即是類似《白宮淪陷》或者《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的話,《美帝崩裂》一定會令你失望。但是,如果你喜歡看戰地記者題材、公路電影或者《The Last Of Us》的話,這套電影可能就是你杯茶,令你有很多思考地方,細心回味。

退後十步來看,單是電影的譯名已經值得令人深思。電影英文名叫做 《Civil War》,直譯只是內戰而已。台灣譯做《帝國浩劫:美國內戰》是比較客觀。香港這邊完全是放飛自我,超譯戲名。美國改為帶有負面的美帝,內戰就超譯做崩裂。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自然不可明言,卻心知不宣⋯⋯ 完全配合 Lee 在電影中所言:

Once you start asking those questions you can't stop. So we don't ask. We record so other people ask.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