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
27 篇文章
工劳小报

医学生们的抗争时刻|工劳小报 特刊

本期小报特刊将重点梳理近日专硕规培生的抗议事件、以及疫情下基层医护的困境。当下的规培生抗议浪潮,正揭露了专硕生培养体制里对医学生以"学习"为名但行"雇佣劳动"之实的系统性压迫;而疫情防控下的政策资源错配、以及市场化导向的医疗政策改革,均进一步加剧基层医护劳动权益的恶化。

标签活跃作者
  • MiSa
    MiSa

    讀者

    Xen.L
    Xen.L

    呼吸治療師/兼職道士,想透過文字讓人理解我的世界觀。

    lessons_from_books
    lessons_from_books

    Lessons From Books | 閱讀 | 互拍 📚閱讀教會我的東西。希望能與你們分享。 IG: @lessons_from_books Email: lessonsfrombooks@gmail.com Website: https://lessonsfrombooks.blog/

  • 射手媽咪婷婷
    射手媽咪婷婷

    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一個人
    一個人

    從2015年開始創作香港政治漫畫,在這裡記錄下自己在香港生存的感受。

Ariel

神的病歷簿—各司其職的角色—電影分享

一止醫生喜愛閱讀夏目漱石的相關作品,說到這位作者就想到他的一句話:你不要說我喜歡你 你要說這夏夜的月色真美麗。這雖然是男女之間的情話。但是一止醫生在最後對奶奶說:你終於能和先生好好相聚了。那種溫柔、含蓄來替代對死亡的遺憾,和上面這句話中內斂表達情意感,有帶給人類似的感觸。

Vicky Yu

我確診了~ 可惡的Covid-19!!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

Xen.L

醫院生活體悟|何時才能杜絕醫療暴力?

時至今日,仍時常發生醫療暴力,到底何時才能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

一個人

香港人是原罪

係香港做醫護真係灰爆......

一個人

香港的資料分配

黑警就可以有無限資源,而醫護就被削減2.5億經常性開支。

MiSa

社區活動 聽見那微小的吶喊 非洲義診.

看到這個題目,突然想到 2019年 我臉書上發帖。用這篇文跟大家介紹身邊朋友善舉快要迎接新的一年, 在這個年底,有些小感受和大家分享 最近陸續和朋友談話中得知不同的善意/善舉,例如: 朋友拿兩個禮拜的假期,去非洲參加義診. 醫療隊必須賄賂當地政治人物,才被允許義診 當地資源缺乏有如戰地醫院.

lessons_from_books

書評:《This is Going to Hurt: Secret Diaries of a Junior Doctor》- Adam Kay

有些事他儘管盡了所有力氣,仍然沒法得到理想的結果。

眾讀PopRead

可怕的病毒,可悲的人類|《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眾讀PopRead

「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yuan1219r

生活小記|謝謝醫護們

早晨的醫院入口醫護人員大概是最兼具愛心與耐心的一群人了。疫情延燒至今一年,台灣一直都是防疫中的模範生,然而最近出現了本土案例,醫護不僅在前線面對風險,更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他們選擇堅守崗位,以行動默默為病患、有需要的人服務。今天來到醫院看骨科,人滿為患,面對疫情風險、年長者...

射手媽咪婷婷

挑時辰剖腹產是求好命還是罔顧母嬰安全?

繼上一篇聊到關於減痛分娩,今天來談一下關於挑時辰剖腹產這件事。剖腹產原本是因應一些特殊狀況而無法自然生產的產婦們,但由於許多人因為怕痛或是想要挑個好時辰讓孩子『好命』,於是會找算命師挑個足月的好時辰請醫師在指定時間進行剖腹。20項剖腹產適應症‧健保有給付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90s媽媽

疫情下的急症體會

昨天突然肚子痛、又吐又瀉的,為了確認寶寶的健康,我去了醫院急症室看病。香港的急症室出了名等候時間長,但疫情下的急症室沒有平常的那麼多人,在掛診時寫大楣等候一小時。掛診後,幾分鐘就進分流站,而因為我是孕婦的關係,所以我會直接進到裡面等候 (好像是比外面排隊的快一點點)。

瑪西Marcy

醫療暴力 染血的白制服

每年平均有220件醫療暴力事件,但僅是冰山一角的數據。8月8日北榮患者因不滿醫師未依其意願開立瑪啡類藥物而引發醫療暴力事件,造成各界譁然.但作為前線醫療人員,應該不覺訝異,因為醫療暴力每日都在發生,以各種不同形式存在,最常見為語言脅迫,未滿足其需求,投訴、叫囂、刊登臉書爆料團體大有人在。

LplusL

[A-Z練字挑戰] Qualified

近日在香港護理界的熱門話題除了COVID19、移民、所有職級凍薪,就是有陸媒報導特首向中央求助,讓內地醫護人員有需要時馳援香港。這引申幾個迷思: 1. 醫療資源不足不是第一天的事,每年流感高峰期床位佔有率例之過100%,覆診輪候期以年辛。數據年年刷新,但為何政府一直不增添資源?

工會秘書子

防疫如臨大敵,醫護前線告急|籌備記者會會後心得|2020.04.11|廖郁雯|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今天早上醫師工會找了醫師、護理師、呼治師、醫檢師和放射師各一位來說明基層勞工的心聲,主要是現在防疫期間醫護壓力緊繃連續兩三個月了,可是補助太籠統、可能會被醫院上下其手、分配不公。民視新聞報導中午看新聞的時候,各家陸續報導,石崇良司長回應,執行防疫補助要點下周二會更新版本,擴大補助...

工會秘書子

你知道醫護與司機權益怎麼來的嗎?蘋果日報|2019.01.31刊登|廖郁雯|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臺大醫院企業工會

截圖自蘋果日報官方網站你知道,世界第一個發明燈泡的不是美國的愛迪生(Thomas Edison),而是英國的約瑟夫(Joseph Swan)嗎?愛迪生買下了約瑟夫發明的專利,然後申請改良,但後來坊間許多課本、小說和童話書,都讚頌愛迪生才是發明燈泡的人。

工會秘書子

武漢肺炎期間,醫事人員出國禁令的3個問答|2020.03.03撰寫|廖郁雯|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我有很多臉友,有立委助理,有NGO工作者,有衛生政策研究生,對最近醫師職業工會質疑「醫事人員禁止出國」有一些心得跟我交換,上了八卦熱門後幾乎天天收到一些非工會會員對本會上週倡議的疑惑,或是來訊或是來電,我日常的工作要優先回應工會會員的疑問,但這些非會員或非醫界這些疑問都是很好的,...

LplusL

[病房小記]婆婆、雷公、貓

聽日一定會好天嘅窗外大雨,想起前日在病房上班時,問那個睡在窗邊患思覺失調的婆婆晚上有沒有被雷雨聲嚇到,婆婆說沒有她不怕: 「我叫左滿天神佛同雷公幫幫手,唔好行雷唔好落咁大雨,好慘架」 知道婆婆喜歡貓狗,看到網絡上有可愛的日本貓貓影片,特別給她看看。

蹲點

【五一專題之一】麻木與忑忐之間掙扎——一位註冊護士的工作

香港打工仔長期面對工時長、時薪低和過勞的職場死症,2月的醫護罷工將公眾的注意力吸引到前線的醫護的在疫情下特殊工作狀態上,蹲點「五一專題」第一篇〈麻木與忑忐之間掙扎——一位註冊護士的工作〉記載了一個年輕護士面對疫情和本來的工時過長的疲勞勞動的感受。

高原萬里

疫中生活(二)

Artist © Boris Groh, 轉載自 Saatchi Gallery四月底,窗外陽光繼續熙和,可是春色底下,死亡在暗湧。聽說香港經歷了一輪主要由留學生帶回去的第二波疫情之後,終於守到零確診的一天,不關正苦的事,是市民和醫護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