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关怀汇流 | 转身,是彼此托起的关怀之力
作为行动的关怀之“力”如何发生?如何体认社会行动者及其社群中流变的“在意、焦虑、倦怠、麻烦”,以及脆弱、协商与创伤?怎样从各类身心与社会资源中汲取能量,习练自我照料,并具身地培植一种有弹性的互助支持系统?–思辨“care”,无论那是内倾的、相互的、集体的还是生态/多物种的,并不意图将话语视作解药。
256|深度访谈 | 从人类学出发,理解离散的阿富汗侨民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对阿富汗实现全面控制,这也给基于阿富汗田野工作的社会科学提出更多难题。在阿富汗前景极其不明朗的当下,如何理解阿富汗普通人的生活?我们如何以全球离散为背景,从移民、流动性的角度,理解阿富汗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231|當只有一種站立模式被允許的時候
李一凡导演的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并不是对杀马特群体的浪漫化描述,而是与杀马特们一起合作,对这一淹没在时代浪尖的打工潮进行极富当下意义的影像考古,让罗福兴们对这段故事有了重新赋予意义的权力。在长期关注中国流动移工问题的欧子绮博士笔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对话仍然在不同的时空间回响和接力。
228|五一 国际 劳动 人类学
兼顾国际上的经典研究与中国场域下的在地问题,结绳志在五一推出这一份劳动人类学的梳理,以期理论和实践上的回响。
124 | “只需一只好耳”:困在致残监禁系统中的在美聋人
由于感官的差异,听人社会中无法充分使用手语的聋人面对着各种信息障碍,而在监狱中,由于助听器资源的限制,这种感官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被进一步强化;然而问题却往往被归咎在聋人自身,真正制造暴力的制度则岿然不动。聋人学者、人类学家米歇尔·弗里德纳(Michel…
50 | 为什么疫苗是一个社会问题?
文中,两位作者从推广疫苗普及的视角,阐述了对美国疫苗计划的看法与批评,并介绍了她们所领导的公平疫苗接种社区项目。
46 | 全球运动的田野回声 | 2019-20年智利抗争:与废墟同在
本文作者基于田野材料和智利本土公共人类学家的议程,提出以“与废墟同在”的态度理解起义的异质性和可能性:“起义发生后,由于公共交通系统的中断,圣地亚哥“变得可以步行,必须步行”。
31 | Graeber丨格雷伯与科层中国:从《规则的乌托邦》说起
从古代到当代,格雷伯都不认为中国是一个他者或特例,相反,人类学的训练和阅读让他看到中国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和世界各地形成联结。
010 | David Graeber | 萨林斯悼念格雷伯
本篇是格雷伯的导师萨林斯在《纽约书评》上写给大卫的悼词。萨林斯不但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人类学家,也是越战时期teach-in(校内论辩)运动的老将。
009 | Graeber | 中文里的格雷伯
如果公共人类学得以成立,David Graeber (1961-2020) 的突然离去是这一领域能构想到的最大危机。而本专题并不想把这位了不起的有机知识分子封装在仪式性的悼念里。正如Mauss的《礼物》既是人类学名著,也是他献给在一战中阵亡的年鉴派诸友最好的礼物,所有关于此书的阅读和讨论皆是其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