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裡的情慾/《蘿莉塔:情陷謬思(은교)》
性或者慾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這部電影的男性只能是配角,雖然看似主軸在那兩個文學師徒的男人身上,但如同片名《은교》,恩喬連結起兩個不同年紀的男性,觀看愛、對待性(慾望)的方式,而她則在這兩個男性中,綻放那少女最初的美!
看的是性愛,說的是自由/《為人民服務》(電影)
愛情或者是性,往往發生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中,有時沒來由的看對了眼,有時從心裡長出的愛慾衝破了界線。這樣毫不遮蔽的不忠,同時張揚了個人主義的追求,性與愛的慾求,不過是一個人自由的其中一個小項目而已。我比你更愛你,得從你口中重複的複頌,也就真的像是背齊了主席小本本上(如聖經般)的語錄,確認了「你一定會是愛我的!
話題》文藝的無用之用:關於葉老的記憶,及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觀後
「爬梳葉老的一生後,我們得以見到『無用之用』的深刻實踐——文學與藝術,其實一直在看似對社會生產力『無用』的位置上,默然滋養著整個時代的精神紋理。」由許卉林導演、林靖傑監製的文學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以台灣現代史呼應作家生命史,透過跨世代藝術激盪,賦予文學內容新生。
[展覽心得]台灣漫畫基地—「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暨互動藝術展
2021年春天最引爆話題的台劇應該首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是由吳明益的小說,由台灣導演楊雅喆改編為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從改編籌拍就有許多話題,引發各界關注。本系列文僅以本人親身經驗,將「天橋上的魔術師」2020年圖像展、2021年VR展及場景互動展參觀過程與感想做為紀錄。
電影《日間演奏會散場時》演的當真是大人的戀愛嗎?
正如上篇文章所言,我討厭看愛情片,但近日竟然連續入戲院看了兩場愛情片。(而且兩套都有悔婚的情節......)《火口的二人》還好,走情慾路線;《日間演奏會散場時》這種走純愛路線的愛情故事,顯然不是我的那杯茶──單看「實際只見過三次面的陌生人,卻認定對方就是此生摯愛」這種宣傳語,我就打冷顫。
《做工的人》三~六/文字作品的改編
自從台灣的部落格平台大量從網路消失後,「文字創作」大量的被搬到Facebook上,大多數接收訊息的來源轉到影音、圖片上,「大量且長的文字創作」像是被消失在市場上。讀字的人變少了,寫字的人也很難透過寫字成為職業,大多都是半工半寫完成作品,若是受到市場青睞,便有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