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那些動畫人物的眼睛 EP3
某天突然忽發奇想,如果只給你一隻眼睛,你能認出來眼睛的主人嗎?於是就誕生了這個眼睛篇,也趁機推一些我心目中想讓更多人知道的優秀作品。記得先猜才看喔!
17 那些動畫人物的眼睛 EP2
某天突然忽發奇想,如果只給你一隻眼睛,你能認出來眼睛的主人嗎?於是就誕生了這個眼睛篇,也趁機推一些我心目中想讓更多人知道的優秀作品。記得先猜才看喔!
16 那些動畫人物的眼睛 EP1
某天突然忽發奇想,如果只給你一隻眼睛,你能認出來眼睛的主人嗎?於是就誕生了這個眼睛篇,也趁機推一些我心目中想讓更多人知道的優秀作品。記得先猜才看喔!
Humans of London_04:妳來自哪裡?
總之,在她身上集合了一切我對美國人刻板印象的相反特質。
[讀後心得] 寄生慈善:一個華爾街大騙子如何用「做好事又能致富」的謊言行騙全球菁英?
出生於巴基斯坦的喀拉蚩的納克維 (Arif Naqvi)。從當地的文法學校學習後,就轉往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就讀。之後,在中東成立阿布拉吉的私募基金 (Abraaj Group)。開始他的企業帝國。起初,對於外國人到當地成立企業,資金通常是最缺乏的。
Humans of London_01
大城市裡的小世界,在倫敦的第一場萍水相逢。
好像…还是我的父亲
不朽的父亲
「a-tá-mah khōng-ku-lí」斯密達。
這就是來鬧的XD
人物速寫
寫於2021年1月10日
在中国,推动历史的人物有哪些(转)
没有任何人有义务为别人去牺牲。”她不喜欢网友们把阮晓寰“架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却不想想自己有没有为之做了什么,有没有想过社会的出路,或是提供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小西
人物素描
安德烈·維辛斯基的另一面
1937年2月23日-3月5日聯共(布)中央在莫斯科召開全會,開啟又一輪規模空前的大鎮壓。雖然蘇聯檢察院成功進行了一場又一場“政治審判秀”,但國家領導人始終讓檢察機關在揭露“人民公敵”方面屈居第二,內務人民委員部才是主力。1935-1939年擔任蘇聯總檢察長的安德烈·維辛斯基積極...
KGB怎樣糾纏沙卡洛夫院士
安德烈·沙卡洛夫院士生前是蘇聯持不同政見群體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雖然居住莫斯科(1980年被驅逐到高爾基市),卻是全國異議人士的榜樣(亦是KGB的眼中釘)。許多人從各地給院士寄信、打電話、呈送手稿、諮詢意見,所以沙卡洛夫的名字經常出現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文件中。
[人物]南臺灣第一拳師—施濶口
一生堅決抵抗日本的施濶口,一句日文都不學也不講,曾因捲入特高事件而被捕。而迎來歡天喜地的光復不久,卻又因二二八事件及後續白色恐怖兩度入獄,槍口餘生的他一病不起,原本懷抱的祖國夢也就此粉碎,最終在1953年逝世。
燈樓怪人
李麟書是整個小區裡最低調,但卻最容易被大家注意的人。原因很簡單,他不一樣。很少有人白天見過他,但每天晚上,即使月光都不見了,也能看到他書房的燈亮著。他住在頂層,是複式樓。書房安在二層閣樓上,是全屋最小的房間,裡面除了桌子,就是幾架子書,從天到地。
布里茲涅夫回憶錄的捉刀人
– 什麼叫低調?– 打贏戰爭、開墾荒地、復興國家,之後二十年對此絕口不提!(布里茲涅夫時代笑話)布里茲涅夫總書記名下著作的印數以百萬計,強行冠以文學之名,列入教學大綱,共青團員和黨員必須閱讀並摘抄要點。可到了八十年代末又被大批搬出書店,當作廢紙銷毀。
黃永玉:畫筆下的心境 ——1989年六四事件后,李怡对黄永玉的一篇人物报道
虽然黄永玉在中国大陆也是被敬为“大师”的名人,然而绝大多数人只知他“好玩”一面,却不知道他作为一个曾在五十年代回到大陆的理想主义者,后来都有过哪些挣扎和幻灭,又是如何在种种动荡中尽量坚守良心的。在”六四“事件发生后,黄永玉选择了前往香港,当时他有过怎样的心情?
一位职业投资人失业了
这是一篇在2023年4月就已经完稿的文章,有增补。那个时候我在纠结要将这篇文章投到国内的哪家媒体上,但最终还是把这件事情放下了。因为我常有写作真空期,因此想起来这篇还未发布的文章,所以就索性把这篇文章发布到自有平台上。如果看到合适的时机,或许我会再对这篇文章修修补补,发到国内媒体上。
伊万·沙巴林少校的战地日记
НКВД少校、第50軍(布良斯克方面軍)特別處人員伊萬·沙巴林1941年8月開始寫戰地日記,描述了紅軍指揮混亂、士兵厭戰的一些情況。諷刺的是,他的職責本來包括防止前線官兵記日記。此人1902年出生,1920年代初進廠當工人,1929年加入國家政治保衛總局,1940年在布里亞特-蒙...
葉廖緬科司令員1946年日記一篇
安德烈·葉廖緬科 (1892-1970),蘇聯英雄(1944),蘇聯元帥(1955)。時任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員。12月1日,新西伯利亞 我從利維夫出發經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亞,11月18-20日在首都短暫停留。華西列夫斯基同志和布爾加寧同志接待我,我向他們匯報關於軍區(譯註: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