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17):不患人之不己知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第一)。
我看以往的解释,基本上将这句话等同于“人不知而不愠”,不要担心自己不被他人知道的意思。
这两句话是有相通之处,但也有细微的差别,侧重点不同。“人不知而不愠”关乎是否得到广泛的承认,关乎名气问题;而“不患人之不己知”则关乎是否得到他人的理解,是否被误解了。
他人理解了的你的见解、你的主张,但不一定认为你的见解很重要,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有很好实际效果。就得不到承认,就得不到广泛的传播。默默无闻而不被世人所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人不知而不愠”。
但还可能一开始别人就误解了你的意思和意图,不理解和非议你的见解和做法。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不患人之不己知”。类似于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要考虑别人怎么说,而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下去。
后面还有三处,与此句意思相近。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第四)。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第十五)。
“患”和“病”都是担忧的意思。孔子认为,不要担忧自己没有权位,而要担忧自己是否立得住,是否称职。不要担忧自己不被人所理解所知道,而要担忧自己是否有能力,努力拥有让人值得知道的价值。
孔子的主张和做法,在当时虽然得到了不少人的理解、响应和追随,在诸侯列国间有些影响;但更多的人还是不赞同不理解,对孔子主张、动机和做法都很多指责。
像鲁哀公、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这些诸侯也就听听他的主张,但听后就当耳边风,不采用;晏子这些当权的卿相则极力反对他的主张、忌惮排挤他;民间的高人逸士,楚狂、荷蒉者、长沮、桀溺等则认为他不可为而为之,不值当,何苦呢?连普遍的老百姓也奚落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
话虽如此,但孔子还是很希望得到理解。曾对子贡愤懣地说到“莫我知也夫!”(宪问第十四),也曾“击磬于卫”(宪问第十四)抒发无人理解自己的苦闷。一时情绪低落难免,大多数时间,孔子还是无怨无悔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此而感到充实、快乐、紧张和有意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