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嘩的馬特市,你懂就好

由米娜
·
(edited)
·
IPFS
·
在馬特市第60天第60篇文,獻給我們

寫文的困境意義之二。


旋轉的太空人

當你回到人群

坐落在光明而不明的陽光裡

引自〈 複調神話:(當代)藝術,失神不失智〉一文:「『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意指相異的觀點聚集在一起,最後形成一個眾多發聲的『嘉年華(carnival)』。」

一直以來我習慣用「語言」表達,講出來立即又省時;語言有較明確的指涉性,這樣很好,我講出來知道講給誰聽,大概是怕講了對方不懂,或許也是怕得罪人。

而我的心事,也總是小心試探對方想聽、聽的懂,我才能把或許她聽的懂的那部分說出來。昨晚又到海邊看著農曆16的滿月,總算有時間可以好好回覆文友了。聽著《當時的月亮 》:「回頭看,當時的月亮,曾經代表誰的心,結果都一樣...。」想起那朵紅色小花,原來,我不是要讓全世界的人都懂我啊,我更怕的是在意的人不懂我?

好美,回想這些日子很多難得的時刻,共鳴而知音,在馬特市,被接住了。

@波卡 在〈紀錄那場荒腔走板的頒獎典禮一文說:「我突然有種深深地感動『啊,有人真正地看懂我了。』那種遇見知心的感動瞬間超越了所有的不快,才感受到『只要有那麼一人讀懂我的故事』,便已足夠。」所以我在昨天〈敵人之必要?〉文裡埋了一個梗,把前因拔掉,誰知道這句話的語境?現在,別人不懂也可以了喔。


歸去的太空人

當你回到陸地

回到嚮往著過往的回音裡

想起小時候,真的好無聊,爸媽忙著工作,最能感覺到家的溫度是媽媽煮的各式美味。所以我很喜歡吃好吃的,那是家的味道。只是我們大部分的時候,都沒辦法一起坐在飯桌上好好吃飯。

讀書也很無聊,以為是為了親友老師的期許。我媽很希望我把書讀好,所以我就讀給她看。也因為我很討厭被罵、那聲音很吵,很討厭被關注、我事實上更喜歡靜靜地一個人,所以我學著不要犯錯,照著師長的規矩走自就變成了他們要的樣子,也就成了他們口中表現良好的好學生。

這真的很荒謬,不管我怎麼做還是活在別人的期許、別人的關注、別人的樣子?

印象中在國小六年級下學期,忽然想把全校的植物都畫起來、記錄下來,當成給自己的畢業禮物。不知道名字就去問自然科老師;不知道怎麼畫就去問美術科老師。紀錄本早就消失了,啊我真的很會把當時以為沒必要了的東西丟掉。但是那過程留下的美好一直在心裡。


這次放上的短片是吳青峰回到母校師大附中,他唱到後來哭了,他說:「今天是一首歌《太空人》誕生的日期,或許之後你也會想起『啊,原來那個地方是我夢想起源的地方。』對我來說,附中是我唱歌跟寫歌起源的地方,所以今天我回到我音樂的起源地。」

我想,之後我也會有離開馬特市的一天,但這些日子留下的美好,日後也一定會永存在心。所以我現在也如同國小時不為誰而作的全校植物紀錄本,繼續〈不為誰而寫的文〉。也謝謝各位文友你們就像我那時的自然老師、美術老師,有你們的懂的,陪伴我更多的看見。

或許我們會再相遇

當你鼓起勇氣飛行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