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與回覆的意義

由米娜
·
·
IPFS
·
也是參與觀察,都是體驗

▌就兩個字:噁心

朋友讀台大博班,剛開學老師問:「講到『噁心』你們想到什麼?」

她先說:「電影《人形蜈蚣》。嘴巴黏著前面一個人的肛門,三個人串起來像是『人體蜈蚣』,這好噁心。」

接著其他同學沉默幾秒,開始說著「體制」、「道德」、「宗教」、「孝順」...。她頓時覺得無地自容。

我說在第一學府講著虛無飄渺的人造字彙也是聊以自慰。


▌紅色小花

我又想起紅色小花,波卡說,「如果有一千個人都覺得你好棒喔,有十個覺得小花醜醜的,這樣也會很難受嗎。」說到底我就是在意揭露了自己,像是脫光了卻得到已讀、知悉,那為何要寫這些?如果損己只是為了利他、這樣對自己是最大的傷害。更覺得噁心的是,他看到妳的傷口卻利用了妳的傷口。

講回來,昨天剛開始我想來點噁心到了極點,當作共鳴而療癒?好像終於有心情看電影《人形蜈蚣》啊乾脆直接看《索多瑪120天》,結果我還是沒看,我還是慣性吃麻辣鍋,舒服。

反正都是體驗,至少讓自己演的戲好玩一點。


▌活著的意義

稍早回覆文友(註一)關於「成功殺死死亡」、「心理上的勝利」這麼說感覺很帥氣、很有力量。

我想起國中轉學了、高中有時覺得好無聊,不知道活著要幹嘛而想離世,因為這條生命沒有用那乾脆不要活了。後來想至少活著不讓親友難過,所以說服自己:繼續活著,到了大學說不定比較好玩。

現在想起來那過程看似平淡,只是要選擇離開還是活著。卻也哭的很絕望,不知道為什麼,大概真有那一顆心還是想看看這個世界。

註一:順帶一提,發現要不要@對方都要猶豫,@是因為感謝他讓我有些靈感,但這又回來同個問題:馬特市不像是IG等私人平台,也不像是部落格作者已有心裡準備多是陌生人偶然經過。所以介於陌生與非陌生之間,會產生些選擇障礙而猶豫。


▌不過是體驗

小時候最喜歡地理和生物,可以認識世界,而且這兩門課很需要做筆記,我喜歡做筆記。高中原本選了「科學研究社」,高一下學期總算來到期待已久的解剖課,到現在還記得「 腦脊隨穿刺法」後,青蛙的眼睛還是張開著,看著我們開腸破肚,實驗結束了,青蛙被丟掉了。

於是部分是因為這原因,轉到了文組。

如波卡昨天回饋的:

只是看見了,心痛著,只願這世界從來沒這些過。

無力又心疼,沉痛又氣憤。

看著你的文章我也感受到那戰慄的緊張。

但又知這一切體驗不過是體驗,

我們確實從來沒這些過。

這兩句其實講給自己。

即使只是體驗,即使世界看似沉默多數,即使有人的存在只是來刷存在感,有人剝奪、侵犯你以為可以壯大自己,事實上也只是自己的映照,但是我就是大笨蛋啦!我就是什麼都不懂!我還是想要繼續走心玩!嗚嗚嗚...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由米娜不是你,是我們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5 篇作品

食物的交集

亻可 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