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 蝦

@yisilixia

七日書|Day 5|我的畫

常常想成為陳春成筆下的那個換得妖精壽命的人,花五百年鑽研生物五百年鑽研設計五百年鑽研地理,時間如此闊綽地攤開在面前任君選擇。

七日書|Day 4|老音箱

因此我常常在久石讓音樂的合唱聲或鋼琴聲中醒來,至今聽到那些音樂也會想起小時候清晨夢醒時分,鑽入我模糊夢境的幽靈公主,天空之城的機器人,和風之谷乘著飛行器飛翔的娜烏西卡。

七日書|Day 3|一條毯子:厚厚

很久之後我擁有一套史努比漫畫書,媽媽指著格格漫畫藍色毛毯不離手的萊納斯(又譯奈勒斯)說啊呀這不就是你天天抱著「厚厚」的樣子嗎。

七日書丨Day 2丨拼貼詩

這裡是我的過去、我的閱讀、我的生活、我的未來、我的彩色和黑白、我不堪一擊的理想和我無可救藥的軟弱。

七日書丨Day 1丨文字

我已不記得我是如何對文字生發興趣的,當我有記憶的時候,我已經是那個貪婪地閱讀每一個在招牌傳單標籤廣告上的字的孩子,那個喜歡額外帶上一本書只為了逃避親戚聚會上社交卻被大人笑稱為「假認真」的孩子。

電影|聊聊《機器人之夢》的輕與重

在電影中,導演對漫畫進行了不少重寫,其中有兩個最重要亦是塑造了這部電影核心氣質、然而也造成了有「割裂感」的改編。

英國利茲暑校小記(2)

因此三個剛剛認識的人交談著走在週日空蕩蕩的大街上仍然是超級夏天的一件事。

英國利茲暑校小記(1)

剛下巴士就見到車站邊高聳的教堂尖頂,筆直,高昂,銳利,想起若干年前在一席看王南老師講大教堂,現在實地觀摩才真正明白為什麼教堂被稱作「通往天堂的建築」。

電影|九龍城寨的麻將

閒聊《九龍城寨之圍城》中我個人喜歡的一個小細節

阅读|余光中的左手散文

在《逍遥游》《鬼雨》一类的作品里,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在这一类作品里,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与弹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

舊詩歌二首|我們的衣襟是白色的旗角

少年,遠遊的少年

電影|重慶森林:城市中的陌生與親密

王家卫探讨了另一种在城市森林中诞生、却常常被忽略的关系:介于陌生人和恋人之间、擦肩而过与一见钟情之间的某个微妙的平衡点的关系。

電影|偷書賊

二戰,德國,書。這三個元素並置一處,已經足夠概括,或者說,足夠讓人想像出這部影片的大致基調。

電影|《獨立時代》&《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些事》

八五年第一次去香港,當下就喜歡,就是喜歡裡面的世俗的自為與熱鬧強旺。

電影|侯孝賢《悲情城市》

毫不避諱地說,我觀看這部電影過程中有明顯的「理解障礙」

電影|許鞍華《詩》

在坐的每一個人,都在寫著香港的詩

電影|《親陌》:一場「無可迴避」的死亡

你们的感情表达再简单不过,各种闹乱的童年游戏中、隔着重重人影不为人知地相视一笑,其深深撼人心魂深处远胜过成人后的大量语言与交换体液;你们甚至夜夜都睡得好安稳,并非因为第二天、天天反正一定见得到彼此。

閱讀|鐘曉陽《哀傷紀》

我不能,我是條破船/暫安於隨波逐流/在充滿愛之歡愉的小小午潮上,/在兩個夜之間。

繪畫|City Walk Vol. 1 & 2

這是去年紀錄了我兩次在香港外出逛街的繪畫作品,嘗試在(我自以為的)插畫中融入了漫畫的感覺

隨筆|飲早茶

店面很小,除十一二張小桌外,還有一方大蒸櫃,上面鋪開來地層層疊疊摞滿竹蒸籠,蒸汽騰騰,煞是好看。點菜可以去蒸櫃那裡開寶箱似的一個個掀開籠子來看,蒸鳳爪、燒賣、金錢肚,以及許多叫不出明目的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