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A bloody, friendly, beautiful film with a certain sense of humor.
關於上個世紀的一只血腥、友善、美麗的黑色幽默切片。(台譯《殺人一舉》/中譯《殺戮演繹》)《殺戮演譯》或《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2012),一部有著血腥、平實友善、美麗場景、 豐富色彩和黑色幽默的紀錄片,主要圍繞著安華剛果(Anwar Congo)--這...

小記Metoo,2023六月
這兩個禮拜中文臉書世界在熱議的是2023的Me,too. 在她們的發文上新聞之前,不少人已經晚上在臉書上都花相當精神閱讀過了。這一篇是從開始到現在的一點心得和觀察整理,先留個記錄(因為目前有些人的文有聽說但找不到,想大概就沒有辦法繼續跟下去了。)
初探訪2023 Gitcoin Grants - Climate Solutions專案(新)
這一輪Gitcoin Grants募資搏籌分配款的氣候解方總共有104個專案項目,不啻為接觸世界另一個角落的窗頻,是窗戶也是頻道,會撞上哪一些人的歷程也有點機遇。總是能看的有限,很多也可以成為日後繼續關注的項目,是很好的開始,這篇和大家分享這一週的收穫。

初探訪2023 Gitcoin Grants Beta Round - Climate Solutions項目
這一輪Gitcoin Grants募資搏籌分配款的氣候解方總共有104個專案項目,不啻為接觸世界另一個角落的窗頻,是窗戶也是頻道,會撞上哪一些人的歷程也有點機遇。總是能看的有限,很多也可以成為日後繼續關注的項目,是很好的開始,這篇和大家分享這一週的收穫。

從《反對死刑》思考羅馬時代的釘十字架
這篇是整理這幾天讀的參考資料,主要是探究到底耶穌這個人怎麼死的,為什麼大家不是紀念他的死而是慶祝他的誕生。參考資料是以tjm網路上的查經資源為主。

餘燼派對後,對WEB3展示作品的想法
這一篇是一個持續在看和想的心得比較完整的整理。順帶讓還不知道the Space的人一起回顧這個應當仍是大有可為的WEB3項目。重點在最後要看的那個2022 r/Place Atlas,來刺激對線上博物館的作法想像。

《後綴》採訪寫作營A組:激盪、邁向未知的實踐與勇氣
我採訪的對象在內地、中國社會中是屬於不主流發展的,甚至可以說是比較邊緣的狀態,就是在中國的社會位置上,沒有如一般預期地移動(例如:步步高升)。主要的因素在於大學階段接收過不同教育資源的影響,擁有一種敢於去創造不同生活方式的嚮往和勇氣。
九月盛事之社子島圓滿人生房產
"社子島圓滿人生房產服務x以哈伯格稅制擁有"是在台北國際藝術中心駐村作的"氣候變遷、區段徵收下的台北想像"的計畫之二。這篇文是要和朋友們尤其社子島在地的華萍和王大哥解釋為什麼作這種東西?要幹甚麼?其實就是要說房產也可以很無政府的,跟加密貨幣一樣,都充滿著叛逆和對現實的理想。

九月盛事之寂寞海洋旅遊指南
寂寞海洋旅遊指南是在台北國際藝術中心駐村作的"氣候變遷、區段徵收下的台北想像"的計畫之一。這篇文是要說這一系列的兩個作品是如何產生的。兩張圖都有足夠畫素,建議下載之後,放大再放大觀賞。

九月盛事:台北想像(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計畫)
多年前看電影《The Devil Wears Prada》之後去追這部電影的紀錄片,在電影和真實人生裡就是那一期九月號的雜誌出版,可是紀錄片片名《September Issue》才真的告訴大家,那後面發生了甚麼大事。所以September Issue是看完紀錄片以後留在心上的一種憧憬,一種很多在火在熱的-人和事情或構成議題的,可能邁向一種解決。

《後綴》採訪寫作營A組:Xia訪綱
採訪計劃是與受訪者交換經歷,多少是為了不要讓受訪者覺得為什麼要問這些......?所以如果希望他說些甚麼,我自己就先回答過一輪,希望屆時能對我們--在時代裡和兩個社會變遷過程中產生的異同有個概念,受訪者也可能因此明白:很可能只能透過經歷的差異來理解、來感到與人相遇的可貴和人生有趣。
Tezos 區塊鏈世界的創作者經濟(一)
在Tezos,創作者經濟是要經營甚麼呢?--某年在柏林Tacheles,走上一個危樓的二樓,沒看見藝術家只看見藝術家留的作品、衍生品和字條:每個X歐元,你自己拿。--如果可能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也能發生這種空間上的不同時,藝術作品牽上的線,人和人的別種可能的關係...

慶賀 The Space 正式上線,你有作法分享嗎?
Pole Dancer是TheSpaceWeb3Museum線上的一顆NFT,這篇是整個製作的過程,從選圖、修圖到技巧性使用小畫家或Photoshop節省時間、再繼續畫完,一樣是希望降低上The Space像素創作的門檻,大家共享成果和樂趣。

慶賀 The Space 正式上線,你有想法嗎?
這則文/這個視覺敘事,是希望提供一個入場的參考,對於心中有個圖像的人可以在任何角落經營自己的像素組合;對於讓創世圖給啟發的想像、包含各種在城市裡、景觀上和對各象徵符碼的搞怪,現實的(比如在地鐵上噴漆、在頂樓加蓋)或者科幻電影裡正在上演的一幕戲,都可以開始你的那一步。

《推》UBI要和UBS放在一起談,還有EQUITY
全民基本收入(UBI)要和全民基本服務(UBS, Universal Basic Service)放在一起講,如同處理氣候變遷的問題要和貧富差距問題一起考慮。

#沒錢出錢 #沒力出力
記寫為桃園大潭藻礁走拼連署過程中的點滴,原發文在FB小國島民實驗"展"粉專。向來不只是小眾以少少的錢支持集體理想的行動,也因為那幾天在新北市樹林區行動認識了一些"游離票"的狀況,明白能不能去投票這件事,也許看官方想不想在乎或調查到底有多少有效票,還是黑數。最最後是無風不起浪的五四三。

Matters成就清單|可能有特殊成就
謝謝樹懶和Matty,跟著玩這個我認識好多人。

【🌠︱nft-討論區】活動:東看看西看看 | NFT 和 NFT 社群之我見
我接觸NFT的時間可能是最短的,開OPENSEA網頁困難,travelogger放棄。反而從地球日參加比賽在akaswap鑄造NFT先開始,4/19到現在不到一個月。最近參加the SPACE測試得到一枚NFT,還有RPG的宇宙辭典,白單盲盒也一枚,一個多禮拜。下面文章裡講的很多事情,都是還在思考的東西。
共襄盛舉:跟一輪Tezo鏈藝術社群的國際活動
我上來是要說這回我有共襄盛舉,繼若水獎之後,沒有浪費種子基金,只是我實在沒時間作作品,就拿以前玩遊戲的設計圖來用了...覺得當初的pixel art如果有機會再發展,應該可以是<餐廳城市>的這種東西。在遊戲裡,我們用視覺的錯覺作立體感,並且有很多東西可以堆疊......本來是一個bug,卻讓大家玩得很開心,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種玩票的雕塑。

榮譽參與:The SPACE奧運會|第二輪 Beta 測試
THE SPACE感覺又更直覺,是圖像的、集體的、WEB3的公共景觀,然後就兩個看來簡單的概念--哈伯格稅制和全民基本收入--需要去理解和思考。應該會是視覺的又是經濟的模型實驗,很有吸引力。沒有想到的是這回在實際參與中,和人有許多意外地直接和間接的交流,在網路世界裡實質的交流很是溫暖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