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
解颜

教育,心理,历史

简介Scott Peck 的社群概念(下;附邀请)

多数人都不喜欢孤独,都渴望交流。并且,他们渴望的不是那种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交流。有句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人一辈子只要有一个人能说心里话就很满足 – 这说明人对这种深层交流有多么渴望。派克在全国巡回演讲时发现的成千上万人对社群生活的向往也证明了人的这个需求。所以,也可以把社群的意义定位为人在独处时无法获得的成长。个人的这种成长是与其他成员的成长和社群的成长同时发生的。

3. 社群对参加者的意义

从以上的描述来看,构建社群是需要很多努力才能成就的事。那这样的努力有什么意义呢?派克认为,人需要社群,因为单个人总是不完美、有各种各样的残缺,而人又渴望完美,所以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满足这个需求。孩子需要父母、少年人需要伙伴、成年人需要另一半,都是因为人对完美的渴求。社群对人的意义也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虽然是冲突的起源,也是个人成长的营养来源。

我对此的解读是,社群对人的意义在于人本质上是社会动物。多数人都不喜欢孤独,都渴望交流。并且,他们渴望的不是那种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交流。有句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人一辈子只要有一个人能说心里话就很满足 – 这说明人对这种深层交流有多么渴望。派克在全国巡回演讲时发现的成千上万人对社群生活的向往也证明了人的这个需求。

所以,也可以把社群的意义定位为人在独处时无法获得的成长。个人的这种成长是与其他成员的成长和社群的成长同时发生的。

从派克的叙述来看,许多培训班参加者在社群最终形成时感受到强烈的感情激荡。不少参加者说其社群体验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派克本人年轻时的经历也是如此。他上的第一个高中是美国最著名的私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那里风行的是 “硬汉式的个人主义” (rugged individualism),崇尚不留情面的竞争。他很难适应那种空气,上高三时决定退学。他随后上的 Friends Seminary 高中与Exeter 气氛完全不同:那里的同学,无论家庭条件、父母职业、学习成绩、宗教信仰、性格特征,互相之间的关系如同一个大家庭,没有竞争和攀比,没有排他的精英小圈子,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平等而透明。那是一种社群的气氛,派克称之为“柔软的个人主义 (soft individualism):在个人的独特性受到尊重的同时,大家彼此之间又很融洽。派克在那里“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对眼前的一天充满了期待”。从他的这些甜蜜回忆来看,这段经历可能是他日后对社群创建工作产生无限热情的重要原因。

派克对美国早期传统中崇尚的硬汉式个人主义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们永远成不了完全自足、独立、无所不能的人,所以硬汉式的个人主义鼓励我们把自己装扮成这个样子。它鼓励我们隐藏自己的弱点和失败。它教会我们对自己的不足深感羞愧。它驱使我们奋力做个超人 – 不仅在他人的心目中,也在自己的心目中。它督促我们每天都做出完美无缺的样子,好像我们完全驾驭了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任何帮助。它也残酷无情地把我们之间隔离,给社群建设增加了无比困难。”

由此,他鼓励社群参加者培养“受伤的能力” (vulnerability)。通常,我们在感觉受到某种伤害时,会本能地启动一些防御机制。这个机制把矛头指向那些冒犯了自己的人和事,并且认定这些人和事为恶意,然后马上组织反击。派克认为这些本能的防御机制是没有受伤的能力的表现。事实上,我们认定的这些敌人经常并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当人在成长出一些受伤的能力后,他在受伤时就不会那样急于反应,而是能在平静中体验这种受伤的感觉,然后在体验中发现问题之所在。

派克认为,人类面对着许多巨大的挑战,如大规模战争。在《不同的鼓声》成书时,美苏冷战还未结束,世界笼罩在核阴影之下(当然,当代世界仍然笼罩在核阴影之下,只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 – 或麻木了)。这些挑战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人无法处理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巨大差异的结果。政治家的纵横捭阖只能解决一些表面问题,而他自己的经历和他的社群创建经验让他相信人在社群交流中获得的个人成长和恰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能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的钥匙。这就是他把书取名为《不同的鼓声》的原因 – 书的扉页上这样写:

献给

所有国家的人民

怀着一个希望

在一个世纪之内的某一天

将不再有

退伍军人节游行

但是

将有许多活下来的人

在一种不同的鼓声中行进

因为

这世界上哪个人不喜爱游行

 

4. 社群对华人的特殊意义

与美国人相比,总体而言,华人的等级观念更重,在互相之间的交流中更习惯于用权力和地位说话,更难容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的人尤其是如此。派克对社群的定义中提到的开诚布公的交流和彼此之间的安全感在中国人组成的群体中不多见。从小的尺度来看,中国人更适合在各种组织中生存。从大的尺度来看,中国人更适合在专制体制中生存。这样的生存模式导致有效率的物质产出,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是贫乏的。

希望有更深层的精神交流的人可以从今天开始就试着作出一些承诺,建设一些社群。对于华人而言,建立社群的过程可能会比派克书中描述的更辛苦,但最终的收获可能会更丰厚:

首先,他们会结识可以坦率交流的朋友。

其次,他们会意识到养育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对自己的塑造:控制欲、自我中心、对他人的怀疑和敌意等。他们会因此开始放下这些包袱,得到个人的成长。

最后,他们会学到在多元社会中自信、自尊、自如地生活的能力。

派克书中讲到的都是面对面交流的社群。在网络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今天,我们可以想象线上社群的构建。我的猜想是,线上社群与面对面社群的互动方式在本质是一样的。一些可能的不同包括:

(1)构建线上社群不需要成员离家远行或向老板请假,成本较低,可能适用于更多的人。

(2)在线上比在现实中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形成社群可能更容易一些。

(3)面对面交流是即时进行,而线上交流可以有时间差,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的考虑还不够成熟,可以等一些时候再发言,不必当即发表意见,这有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4)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肢体语言传达的信息量占到交流总信息量的一多半,而文字部分只占一少半。所以,线上交流的信息量比面对面交流要少、产生的误解也会更多。这意味着达到社群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5)同样的负面情绪,在书面上表达比在口头上表达在听者那里产生的反应更强烈。这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建设社群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成员诚实地表达自己,但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的不同效果意味着建设线上社群可能需要言者更小心地斟酌自己言辞的准确性,也需要听者更大的包容精神。

派克认为,社群的交流内容可以有不同的主题,比如某个共同的特殊兴趣或解决某个目标问题,但社群存在的首要意义应该是成员们的社群经历:“社群建设第一,解决问题第二”。这应该也适用于线上社群。

多数人在网上交流的目的是娱乐。他们没有打算在交流中改变自己,所以交流也很难超越一团和气的伪社群阶段和唇枪舌剑的混乱阶段。但应该还是有一些人希望通过交流提升自己。如果他们愿意履行派克提到的这些承诺,是有可能建立超越彼此之间的差异、互相有高度信任的社群的。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