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點電視

@gdottv

兩中學畢業生就「髮禁」校規入稟訴訟 細看亞洲如何開放學生儀容規例

去年7月,林澤駿就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髮禁」校規向平機會投訴,指校方涉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平機會接納申訴後,以現有資料未能顯示學校違反《性別歧視條例》為由,終止調查。本月15日,林澤駿與另一名遭受「髮禁」的當事人黃永熙分別入稟區域法院,就兩人學校的「髮禁」要求作出民事訴訟,控告校方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

哥哥仔工作導賞:深度對談與示範,一探男性性工作者心路歷程

午夜藍在第一屆性/別日常對話節又舉辦了一場哥哥仔工作導賞,不但讓參與者親眼目睹和體驗哥哥仔Jim的按摩技法,更在近距離面對面傾談的珍貴時間中,了解更多他在這些年來從較公共的浴場,到較私人的按摩場所的工作經歷,以及他在歷經疫情、社會風氣逐漸改變的工作環境下,體會到的種種成就感與挫敗感。

門的另一端:「走進社區的BDSM空間」活動後記

事先聲明,我對BDSM的認識並非源自《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早在這部電影出現以前,因為BL和AV這些性啓蒙的關係,我對BDSM已略知一二;不過,也就真的只有一二。所以,當早前得知一坪半首次舉辦的性/別日常對話節會舉行以「走進社區的BDSM空間」為題的活動,我便二話不説報名參加。

【編採手記】岑子杰同性婚權案部分勝訴後 我從記者會落跑了

很久沒有看到記者密度那麼高的場合了。大概五六十個吧,擠在一間100多呎的會議室裡,追問一單三小時前落槌的判決。香港終審法院裁定政府沒有提供其他方法在法律上承認同性伴侶關係屬違憲。岑子杰2018年提出的司法覆核,歷時五年,經歷高院兩次敗訴後,終於迎來這個部分勝訴的結果。

【南亞首國】尼泊爾承認同婚 繼台灣後成亞洲第二

繼台灣之後,亞洲出現了第二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地區,不是外界猜測的日本、南韓或泰國,而是尼泊爾。這次是當地法院命令政府必須訂立同性婚姻的法律,算是遲來的勝利,因為十多年前法院早已頒布類似的命令,然而其後政府多次換屆,以致立法工作一拖再拖。到了今年,法院下令政府必須立即為非傳統異性戀的伴侶登記結婚,使尼泊爾成為南亞首個承認同婚的國家,在這個風氣較為保守的地區算是難得的喜訊。

岑子杰同性婚權案部份勝訴 已婚同性伴侶:更漫長征途的開始

終審法院今午裁定岑子杰同性婚權案部份勝訴!G點亦特別訪問了兩對同性配偶,分享他們為何覺得同性婚姻獲法律承認至關重要,對今日部份勝訴的結果又有何看法。

【自己人停播】香港首個多元性向文化節目,17年來見證了甚麼?|Mo

《自己人》停播,令公眾少了一個「無意間」接觸到性/別小眾資訊的渠道(其實也令牆內「自己人」失去了每週一次的陪伴),對於性/別小眾社群來說,固然遺憾。不過我認為,《自己人》的停播對政府而言也不無損失。

【編採手記】一眾跨性別人士請願 遞交更改身分證性別申請

文:清茶 跨青時刻 Quarks於7月8日發起更改身分證性別請願行動,13位跨性別人士親身到達入境事務大樓,遞交更改身分證性別標記申請,冀入境處正視跨性別社羣的需要。今年二月,Q和Henry的跨性別更改身分證案中,終院頒下判詞,五位法官一致裁定入境處要求跨性別男性完成下身手術才...

《I Kissed a Boy》熱爆英國 盤點五套歐美性/別小眾約會真人騷

近年,越來越多歐美電視節目把性/別小眾呈現於觀眾眼前,尤其是約會真人騷這個節目種類,有些將舊有大受歡迎的節目改造,從異性戀主題變成同性戀或雙性戀主題,有些則以嶄新節目形式脫穎而出。另一邊廂,香港的電視台最近亦緊隨其後,先後製作一兩套性/別小眾約會真人騷。這次筆者為大家羅列了歐美五套性/別小眾約會真人騷,大家不妨收看,與香港的節目比較一下,看看本地電視台的自家制作是否仍然保守。

【彩虹店家】彩虹身心靈計劃背後的故事 走進一趟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旅程

2023年6月,關注身心靈健康的本地 ( 香港 ) 彩虹店家:在地研香、Inner Spark、Inner Journey和HK Incense Shop響應Pride Month,合作推出「彩虹身心靈計劃」,為性/別小眾提供傳統輔導以外的另一個身心健康服務選擇。此外,他們亦提供有主題的一對一深度療癒,主題包括性取向、性別認同、性別壓迫、性壓力,服務對象包含至非性/別小眾。

2023歐洲彩虹地圖出爐 列各國性/別小眾人權排名

今年5月,性/別小眾倡議組織ILGA-Europe發表2023年歐洲彩虹地圖及指數,依歐洲眾多國家2022年的性/別小眾人權狀況列出排行榜。第一名是地中海小國馬耳他,港人熟悉的英國只佔中游位置,而一些極權國家和伊斯蘭教國家則毫無懸念排於榜末,但一個大家極為熟悉的極權國家卻竟然不是倒數第一。這些國家過去一年究竟有何功與過?

【酷兒出版】《The Gaze of Others》— 多元性別的集體創作 X 性別空間的無限想像

初次到訪「一坪半性別空間」,第一眼看到的,與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大致無異。大大小小的書架、各類型的讀物、盆栽、榻榻米、小茶几,還有那幅貼上「平權海報」的牆。唯一的不同,是多了一股亂中有序的「工場感」「我們已經連續pack了幾天,還有這裡的要pack!」Erica一邊說,一邊安頓地上的紙箱,紙箱裏是《The Gaze of Others Vol.1 - The (In)visible》的閱讀材料。

【酷兒出版】《明心見性:香港跨性別青年文集》— 打破媒體呈現套路,讓我們述說自己的故事

性/別小眾在媒體曝光的機會近年來大大增加,無疑有助提升大眾對性別平權的關注。與此同時,性/別小眾卻往往處於被描繪的位置,呈現方式亦屢見幾種套路:不是報導他們在社會受到歧視和壓迫的悲情故事,就是强調「要勇敢做自己」的陽光書寫。這使人不禁懷疑,這種對社群的呈現,真的能充分反映性/別小眾的多元面貌嗎?

跨性別免術換證案終極勝訴,四個月過去改變來了嗎?

今年2月,歷經超過七年的漫長訴訟,香港的跨性別社群終於成功爭取法院推翻嚴苛的更改身份證性別規定:終審法院五位法官一致裁決,入境處強制跨性別人士完成下身手術才可更改身份證性別,違反《基本法》和侵犯人權,頒令入境處撤銷政策。這次「終極勝訴」絕對是跨性別平權的里程碑,影響深遠,但是否就「一天光晒」,跨性別人士終於得到期盼已久的法律承認?

【最惡反同法?】歐非多國修例嚴懲性小眾 烏干達「宣揚」同性戀可囚20年

過去十年,縱觀全球性/別小眾平權進程有很大進步。然而,有一些國家反其道而行,大開人權倒車,近年不斷立法加強對性/別小眾的打壓。除了不久前通過被聯合國專家喻為「最惡反同法」的非洲國家烏干達,連一向被視為對同志相對友善的歐洲,亦見匈牙利立新法鼓勵市民舉報「違反傳統婚姻家庭價值」的人,以及俄羅斯去年借修法禁「公開宣揚同性行為」來轉移民眾對俄烏戰事的關注,情況令人憂慮。

【彩虹店家】身心靈活動、電影馬拉松、酷兒出版、彩虹精品服飾 本地小店Pride Month齊撐性小眾!

今年Pride Month,我們收集了各本地店家的彩虹計劃,並整理成這篇文章,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這些支持平權的店家。Pride Month 馬上就過了一半,讓我們一起支持這些熱心推動平權的本地店家吧!

【傳媒短評】鑽石山斬人案,媒體又發生了甚麼事?|Mo

6月2日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兩名女子身亡。事實上,我自己在案發後也掙扎了兩天應否撰文,然而,這刻似乎也阻止不了報導發酵,那就試試為已帶來的傷害補上一點社會意義,也希望能稍稍改善傳媒日後的處理手法吧。

【俄烏戰爭】開戰近500天 烏克蘭性/別小眾看到希望了嗎?未命名

自去年2月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後,硝煙已在烏克蘭瀰漫近500天。不少性/別小眾踏上戰場後,烏克蘭社會對他們的接納度提升了;同性伴侶在服役時遭受不公待遇的新聞曝光後,壯大了國民對反歧視及支持同婚合法化的呼聲;隨著烏克蘭正式成為歐盟候選國,婚姻平權將成提升國際信譽的重要籌碼⋯⋯這些令人驚喜的進展,則如黑雲邊緣發著微光的銀線,給人一線希望。

【民調解碼】六成港人支持同婚背後,我們可能忽略了哪些細節?|Mo名

研究發現,2023年有高達六成香港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而支持訂立《性傾向反歧視法》的更超過七成,反對民眾更分別跌至僅17%和6% —— 過去仍稱得上是爭議性議題,現今爭議不再尖銳,政府和法庭也是時候審視一下常掛在嘴邊的「社會共識」是甚麼吧?最新數字固然令人鼓舞,同時這份民調的價值絕對遠超於此。

盤點2023年香港流行樂壇酷兒音樂創作

2023年雖然過了不足一半,但本地樂壇已經有不少酷兒音樂創作出現,不論歌手本身,以至音樂班底、MV創作等都可見酷兒元素。就讓我們透過以下十首風格不同的歌曲,進入多姿多采的酷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