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一夫一妻」議案重溫:當恐同成為制度語言,我們要讀懂甚麼?

2025年2月12日,立法會就何君堯議員提出的「守護本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議案進行了約一個半小時的討論。該討論一共有17位議員發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亦代表政府作出開場白及總結演說,最後議案以69票贊成,10人棄權通過。藉著分析各議員反對同婚、同性伴侶權利,甚至單純訴諸情緒的恐同論點,我們能一窺立法會內部的政…

【彩虹店家】健身逾十年跨仔:從「不想看起來像個女生」到開設健身室助同路人

2021年疫情肆虐,不少健身室相繼結業,街頭變得冷清。然而,隱沒在新蒲崗的一幢工廈裏,卻有一間健身室悄悄開業。這間健身室叫Lonely Island,由Charlton及其夥伴開辦。訪問當日,他蓄俐落短髮,看起來似是恆常健身的「大隻」身型,如非親自介紹,一般人或許不會察覺他是個跨性別男性。「為什麼不可以有一個地方,不會有人問你的疤痕是怎樣來?」原來這個「自由空間…

【G點獨家】遭拒入更衣室兼公眾出櫃 跨仔揭健身室性別意識不足

連鎖健身室舒適堡去年「暫時全線結業」前,銷售手法屢惹爭議,但原來會籍爭議只是操守問題的冰山一角,性別意識不足亦同樣令人驚訝。早於舒適堡宣佈結業前一年的某天,已完成上半身手術的跨性別男生W偕友人到屯門分店辦理會籍,他穿起一襲男裝運動衣、下巴長著少許鬚根,辦理手續後踏進男更衣室,卻馬上被職員以身份證印著「女…

跨性別換證案後未見出路 步入半百跨女:我可以提司法覆核嗎?

跨性別人士更改身份證案去年2月在終審法院獲得勝訴後,香港入境處在跨性別組織幾次請願抗議、原案主謝浩霖再度入稟後,才在一年後的最近推出換證新規定,表面上回應了終院裁決,但新規定依然嚴酷,距離免術換證、尊重跨性別身體主權的人性化政策相去甚遠。案件勝訴後不久,Alice一心想著入境處會遵從終院裁定,修改不人道的舊規…

【同性戀除罪】歐洲多國立法賠償同志歷史迫害 港英政府曾設「特別調查小組」專捉同志

在越來越多國家在法律和制度上保障性小眾的21世紀,我們也許很難想像生活在一個同性戀仍被視為罪行的黑暗時代。香港僅僅在1991年才正式將同性戀非刑事化,甚至此刻香港仍未有針對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反歧視法。連我們視為同志運動先驅的歐美國家,亦曾大規模追捕同性戀者,更多人被迫出櫃而「社會性死亡」,亦因此近年歐美國家相…

女同志情慾:失語、被污名化、被壓抑,但性本尋常

【Les’ Play店主Kelly及非學術女性情慾研究員馬天娜專訪】

英國大選工黨重掌政權 性/別小眾面臨中間派政策與右翼壓力的雙重挑戰

英國早前舉行大選,工黨以壓倒性優勢奪得超過六成下議院議席,事隔14年再度執政,而原先執政的保守黨僅取得121席,創下創黨以來最大選舉失利。對於近年移居英國的港人來說,這場政黨輪替不僅將影響他們關心的醫療和經濟政策,還關乎在英性/別小眾,特別是跨性別群體的權益走向。

《女兒的女兒》:在母女相互交織中 探索未來家庭角色和型態的各種可能

母親、女兒、妻子/伴侶⋯⋯每個女人除了「女人」這個標籤本身,同時也總會跟上述的身分或多或少有所交織。《女兒的女兒》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多面向的故事:年過60的金艾霞(張艾嘉 飾)本悠然自在踏入人生下半場,生活卻因為小女兒祖兒(劉奕兒 飾)在紐約進行人工受孕計劃時,意外遇上車禍身亡而全盤打亂。

【影視推介】唯美?初戀感?趨向多元?盤點2024泰國人氣GL劇

提到泰國的影視產業,不少人都會聯想到 BL劇的盛行:每每有新的銀幕情侶誕生,他們鋪天蓋地的宣傳及與戲劇以外的互動,均會引發一聚粉絲的期待和聯想:在鏡頭下的他們會有怎樣的互動?私下的關係又是怎樣的?這種文化也推動了GL劇在泰國圈內慢慢地蓬勃起來,筆者將為想看女生們談戀愛又不知從何入手,或想了解更多GL泰劇盛…

同性配偶申請公屋、入住居屋、遺產繼承案 歷經逾五年終極勝訴(附裁決重點一覽)

香港終審法院今(2024年11月26日)就三宗爭取同性配偶權利的案件,五位法官一致裁定政府全部上訴失敗,保障了香港同性配偶在申請公共房屋以及繼承配偶遺產時,享有與異性戀夫婦同等的權利。

【海外同婚】結婚容易離婚難?領養代孕最大關卡是?律師拆解同性伴侶法律疑難!

香港至今未有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制度,因此不少本地同性伴侶會選擇到海外國家註冊。雖然過去多宗司法覆核為已註冊的同性配偶爭取到某些權利,但一紙海外證書帶回香港,也不代表法律權利受到充份保障;同性伴侶在爭取平等待遇、財產分配、領養和生育下一代,甚至離婚仍面對很多獨特的難題和挑戰。

與時並進的遊戲體驗:一文看清《模擬市民4》性/別友善設定發展史

自2000年初版發行以來,全球大熱的生活模擬遊戲系列《模擬市民》已容許角色建立同性關係,因此在性/別小眾社群中也是十分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今年7月,《模擬市民4》更免費推出相對前衛的多邊戀設定,確立《模擬市民4》作爲性/別友善程度數一數二的遊戲作品形象。以下讓我們一同回顧《模擬市民4》各種有關性/別友善的設定更新,可見虛擬生活是如何…

《破浪男女》觀後感:在追求純愛的過程中釋放軀體和自我

台灣性愛題材電影《破浪男女》終於在萬眾期待下,正式在香港上映。電影宣傳以正面全裸演出、衝擊電檢尺度為亮點,主打將大尺度情慾畫面放上大螢幕,亦描寫了不同性/別小眾的面貌,和以「打羽毛球抑制性欲」為代表的香港保守社會氣氛對比下,顯得足夠吸引眼球。

鮮浪潮首設性 / 別單元「酷兒修羅場」 新晉導演挑戰觀眾的性別光譜認知

《黑羊》講述一個 13歲女孩對自身性別認同感到困惑的故事。初次真正愛上一個人,主角子羚在跟17歲少女 Kitty 的互動中,反覆探索着自己的性別表現,重新理解着成長的種種。在今年鮮浪潮,這部作品被列入主辦方首度設立的性 / 別單元「酷兒修羅場」,另一部同屬此放映單元的本地競賽短片便是導演戴正瑜(Kristian)的《冬日晨光》。

【影視推介】獵巫、監禁、隱匿與逃亡 七部電影重現七地同志歷史創傷

下半年的香港同志影展和一系列大型活動將至,性/別小眾不再只能藏身黑暗,反而能驕傲地站出來。縱觀全球歷史的發展,我們正活在一個性/別平權前所未有進步和開放的年代;但對性小眾的壓迫仍深植在很多國家的歷史和社會脈絡中,特別是曾經歷威權統治、白色恐怖的地方,更有不少政府系統性迫害性小眾而造成的真實慘案。G點精選…

【影視推介】《仔仔一堂》推出第二季 盤點亞洲各地同志戀愛綜藝節目

戀愛綜藝節目是真人騷中甚為受歡迎的種類之一,起初只有異性戀節目,到2003年美國推出全球首套專為男同志而設的節目《Boy Meets Boy》,叫觀眾耳目一新。接近20年後,2022年香港首套同志戀愛綜藝節目《仔仔一堂》播出,引起熱話,節目結束後更有參加者成為電視台藝員。到了今年,節目宣布將會播映第二季,可見同志題材的電視節目越來越為觀眾受落。筆者…

【影視推介】最後一季!5部在2024年完結的歐美性/別小眾相關電視劇

若你有關注歐美性/別小眾影視圈,大概會和筆者一樣對2024年悲喜交集。不少廣受歡迎、以性/別少眾為題材或有相關角色的影視作品也陸續於今年上映或推出續集,如改編自同名爆紅網絡漫畫、將於十月推出第三季的《戀愛修課》,令人十分期待。然而,在眾多影集相繼回歸的同時,亦有不少知名電視劇在本年度畫上句號,筆者最愛的美劇也在其中…

【巴黎奧運】號稱史上最酷兒的奧運 ——N個關乎性別、性 / 別小眾的發現

2024巴黎奧運正式開幕,開幕禮被評為「史上最基、最酷兒的一次」,不同國籍、種族、年齡、性別及性取向的表演者聚首一堂。10座傑出女性雕像在大雨中升起、身披五環旗的女騎士踏馬奔馳、留著長鬍子和長髮的變裝皇后大跳voguing、男女表演者在鏡頭前熱情擁吻……無不彰顯法國的多元文化,當中的內涵豈是香港評述幾句「好開放」和「包容同性戀」能一言蔽之。

【彩虹店家】破除世人對中醫的六大誤解 彩虹標記現身香港中醫館:中醫從不認為性/別小眾需治療

G點電視去年創建「彩虹店家資料庫」,在飲食、精品和身心靈商鋪一家家目不暇接之時,兩間中醫館—竹子中醫和柴胡醫館赫然在列,引人注目:中醫與性別小眾?一邊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思想為根的中醫;另一邊,雖然「斷袖」「龍陽之好」等鑑證明了中國自古已有同性之愛,但它畢竟違背儒家所謂的「三綱五常」。G點電視查閱資料,訪問兩間中…

《從今以後》映後座談:香港同性伴侶與「幸福美滿」的一步之遙

由香港導演楊曜愷執導、榮獲第74届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從今以後》,最近終於在本地上映。電影名稱取自婚姻誓言,加上英文片名All Shall Be Well,驟眼看以為是一個幸福美滿的故事;可惜,對於香港現行法律上無名無份的同性伴侶而言,「幸福美滿」總有一步之遙,片名似是寄望,卻是諷刺。繼呈現年長男同志情慾的前作《叔‧叔》後,Ray這次透過本地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