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Burns 電影薪火

@filmburns

《12.12:首爾之春》:沒有逆權的角力

《12.12:首爾之春》這個香港譯名,跟數年前的《1987:逆權公民》類近,也叫人聯想起《逆權大狀》和《逆權司機》另外兩部冠以「逆權」嘜頭,背景同為 80 年代韓國民主化轉型的歷史劇情片。其實,《12.12:首爾之春》的風格與題材跟三部《逆權》電影極為不同。

《美帝崩裂》:恐懼的代價

當今世道紛亂,國際間戰雲密佈,常有人預言終局將近;同時假新聞充斥網絡,有相有片未為真,人心分化,各自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互相攻擊愈來愈烈,和平溝通之路似乎愈來愈遠。在電影創作上,探討這層世道人心的作品一直不乏,但敢於想像且拍攝自家國境的未來內戰的,Alex Garland 導演的《美帝崩裂》(Civil War)確是罕見而具野心的作品。

《殺手》:雕琢過盛的「香水廣告」

平鋪直敘的敘事,故意不帶感情地述說,同時又在視聽層面注入強烈風格——大衛芬查(David Fincher)的最新電影《殺手》(The Killer),就是這樣違和的一部作品。

《但願人長久》:父愛的缺失與追求

電影《但願人長久》有一對幼時從湖南來港的新移民姐妹林子圓、林子缺,她們用盡方法將自己從香港的「小眾群體」變成符合社會主流的「大眾」,同時還要在癮君子父親林覺民的陰影下,構建自身性格和情感關係。電影引發思考:多番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父親,還存有「愛」的天性嗎?

《威尼斯謀殺案》:結合偵探女王 Agatha Christie 原著的靈魂

幾年前 Kenneth Branagh 自導自演《東方快車謀殺案》,把 Poirot 變成神勇幹探,書迷或看慣電視系列的觀眾就有點不習慣。至現在第三集《威尼斯謀殺案》,Branagh 改造 Poirot 的計劃接近完成,雖然仍保留了量度雞蛋這類執著,但現在 Branagh 的 Poirot 性格深沉、背負著戰爭創傷和悔疚,不只沒有喜感,反而更像悲劇英雄的角色。

《第八個嫌疑人》:怎樣走,還是走不出傳統的框架

《第八個嫌疑人》是以香港人班底製作的中國內地電影。故事藍本為 1995 年的番禺搶劫運鈔車案,乃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型的武裝搶劫運鈔車案。初看戲名以為是類似《非常嫌疑犯》的高智商犯罪懸疑電影,但原來本片並不懸疑,劇情本身也沒有甚麼高潮起伏。看了訪問報導,導演李子俊說無意將案件拍成傳統動作式警匪片,而是看中了逃犯逃亡的心路歷程,希望一探究竟。然而最終成果劇力欠奉,角色塑造十分薄弱。

《媽,是你嗎?!》:細味老導演對三代人情的領略

看山田洋次的近作,不難發現每部都背負著重重的包袱,每次創作都像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告白,想要回應和傳承歷史。看《媽,是你嗎?!》後的第一印象,覺得這部電影是集合兩種路線的大成之作,既以超然的態度笑看人生,又在生活之中保留對歷史的尊重和傳承。

【HKIFF48】論陳果電影的獨特風味,從不為人知的短片說起

香港導演——特別是在八、九十年代冒起的那一批——當頭一兩部作品打響名堂,在業界站穩陣腳之後,通常都只會一直專注於創作劇情長片,很少會有中短篇幅的影片作品。原因大概是以往影片項目的種類相對較少,除了商業長片外其實不多其他開拍的選擇,二則是從長片導演變成短片導演,也可能會有人覺得是「降格」了,是混得不好才要拍短片。比起其他同輩導演,陳果可說是例外地多有非長片幅度的創作。

《新活日常》:好好生活的修煉

不論表面多麼地了無拘束,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的巨大人生,小心翼翼地踽踽獨行。但日子始終要過,既然過去無法改變,何以要勉強自己?不如專注當下與將來,在舒適區中尋找生活的避風港。這種選擇當然不是毫無代價,與家人近乎斷絕聯絡便是其一,做著旁人眼中不亮眼的工作是其二。因此平山最教人敬佩的,是他始終以豐富的內心世界面對孤獨,對抗不友善的外來目光。

《第 151 個朋友》:從死亡中思考友誼真義

《第151個朋友》(Not Friends)中文片名正取自劇中角色祖的對白。當他見到新認識的同學時,總愛跟他們說一生人只會記得 150 個朋友,當遇上第 151 個時,舊朋友就會被遺忘。無奈的是,祖似乎正是大家心目中的第 151 個朋友,還未畢業,彷彿已注定成為同學心目中的過客。英文戲名比中文戲名其實更一語中的,not friends,正正暗指友誼脆弱和虛假的一面。

《愛是一把槍》:愛是打手槍?

《愛是一把槍》這電影圍繞在一位綽號叫「蕃薯」(李鴻其)的小鎮青年混混,剛出獄的他,決心金盆洗手、改邪歸正,他堅持自力更生、重拾人生,在海邊做些小本生意幹活,可是卻處處碰壁。終日周旋於相處不和的前女友、專門製造麻煩的老友「帽子」(宋柏緯)、負債累累的老媽、從未謀面的老大,以及神祕現身的 7 號同學(林映唯)。

《可憐的東西》:男人幻想的女性 / 電影

在我看來,《可憐的東西》其實志不在此,不過就是經歷了《Barbie 芭比》一整個夏天的粉紅風暴後,被煞有介事的扣上「女權」帽子。導演的動機其實更加開放,更加純粹——摒棄所有記憶,重新想像一個最古老的故事:拋開道德枷鎖、社會規範,我們會如禽獸一樣活著,還是可以毫無束縛地建構一個更合時宜的伊甸園?

《沙丘瀚戰:第二章》:奇觀和叫喊

這種經過高度計算的創作,使《沙丘瀚戰:第二章》每個落點也很準確,片段式的文戲武戲扼要地呈現「太空史詩」(space opera)壯闊的世界觀,滿足書迷、魔幻片影迷的各種期望——單看主角騎乘沙蟲的一幕,場面夠壯觀了吧。然而,在看完氣勢磅礴的「王子復仇記」以後,要問的是:除了達至官能上的滿足,《沙丘瀚戰:第二章》還餘怎樣的價值?大製作的電影本質終究是甚麼?

《特權樂園》:娛樂的企圖

如果要給《特權樂園》(The Zone of Interest)寫幾句作升降機推銷,又會不會是這樣?一個能幹的政府高層中佬,為了家庭營營役役,最近升職加薪卻因為要調職,導致家庭失和。說到這裏,投資者有點納悶,故事人物到底有何吸引之處呢?於是,創作者就祭出他的殺手鐧——故事主角是負責監督猶太集中營滅絕計劃的高層,但對他來說,這只是工作,他最著重的,還是家庭。叮,電梯門趟開,回到辦公室了。

為甚麼要聽坂本龍一的音樂呢?

坂本龍一的自傳和對答錄,以至不同學者、友好、共事者去回憶他,我都讀過,而箇中最強烈的印象是,似乎大家對坂本龍一都有很個人的感受,或者解讀。對於坂本龍一某些最顯見的個性特質,大家自然會有共識。但若要再深入一點,那看來每個人看到的坂本龍一,或者喜愛的坂本龍一,就不免或多或少有出入。坂本龍一整個音樂創作生涯長達四十餘年,產量極為豐富,在不同階段也有顯著蛻變。

【美劇】《Expats》:不再存在的香港,還是不曾存在的香港?

由美國亞馬遜 Prime Video 串流平台和妮歌潔曼的公司 Blossom Films 聯手製作,電影《別告訴她》的導演、金球獎得主王子逸導演編劇的六集短篇劇《Expats》(在維基百科找到的譯名頗幽默,直接翻為《外籍人士》)不論在拍製和上線,都引起了風波。到近來一月尾,劇集正式見街,香港地區的觀眾卻因平台自我審查 / 不可抗力因素,而無緣一睹大作,又刺激了香港人的神經。

【日劇】《金魚妻》:不夠材料,怎麼煮大餐?

某創作達人級朋友教路:把同一個故事說兩次,或把幾個小故事包裝成長篇故事。Netflix 最新日劇《金魚妻》就是活用了以上兩大原則,將簡單至極且不算創新的出軌橋段拍成八集中篇劇。在香港評價一般,但點擊率仍高企。

《教父》50 周年:史上最佳的黑幫電影是怎樣煉成的?

50 年前(準確的說,是 1972 年 3 月 15 日),《教父》(The Godfather)於紐約五家戲院首映,觀眾魚貫而入,它即晚便打破了首映票房紀錄,成為當時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可是,此前根本沒有電影製作人願意相信一部長達 175 分鐘、沒有動作、美女的黑幫長片能夠登上殿堂寶座⋯⋯

作為故事的載體,電影有什麼優勢?

入戲院看電影是無需考慮太多的娛樂,除非那陣子真的很窮或很忙。想看電影理所當然就是到戲院,我又不是很宅的人,一直沒有煲劇的習慣,覺得看電視劇很浪費時間。電影再長也只是三四個小時,一個晚上解決。不像電視劇,十集八集叫短劇,神劇往往連綿五六七八季,第一季沒留意,之後要補回代價實在太大。不過即使我仍然喜歡去戲院看電影,最近也在思考有什麼故事非要用電影說不可?非要在戲院看不可?

【影評】《熊抱青春記》:挑戰彼思動畫傳統的意識形態

這是石之予的首部導演作品、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包寶寶》(Bao),表面平淡似水,實際意識大膽,坦露母親不願孩子成長的糾結心理,母子兩敗俱傷。新作兼首部長片《熊抱青春記》可謂是前者的延續,有別於強調家庭價值的彼思(Pixar)動畫、荷里活主流電影,故事思考華人家庭專制的管教模式,鼓勵孩子們推翻上一代遺留的傳統,活出自己的人生。如此一來,豈不是一部「反家庭」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