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bB4

@ad_infinitummm

2021 年终总结

是工作也是生活呀

我的朋友清风

大家新年好!很久没写博士生访谈故事了,其实有一个故事一直停在我的心头,却没想好用什么方式呈现出来。清风是我的一个朋友,我和她熟识的过程才让我发现也许眼前读博的这点痛苦可能真的不算什么。因为清风读博到最后一年,突然被诊断出了乳腺癌。§ 我有个朋友,她好像有点背痛 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专栏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 M 吗?

汉莎路第九号也有 podcast channel 了

各位 Matters 的朋友们,你们好!感谢各位对《汉莎路第九号》系列访谈故事的喜爱,鞠躬。在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也开了同名的 podcast 频道哟。比起写字,访谈录音更快捷灵活一些,而且根据目前的反馈,大家似乎也更喜欢这种形式,可以边走路或者边做事时听听我们的谈话。

要毕业了,我却没时间写论文诶

§ 论文写到一半就写不动了半个月前我提交了博士论文,写了大半年总算是写完了两篇文章和最终的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也是重复了常见的读博动机曲线,一开始激情满格,逐渐效率平稳,中间有一段时间效率和情绪都处在谷底,最夸张的时候我连睡了三天都不想打开电脑。

从粒子物理到计算神经科学,我计划读完 Ph.D. 就去工业界

上一期说到女性在科研领域内遇到的事业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挑战,就有朋友期待从男性角度出发的镜像文章。我的确有一个故事,也许可以提供一些视角,关于家庭以及跨领域的职业选择。C 是我在计算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同事,德国本地人,读博时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我要搬去另一个国家做科研,我的伴侣呢?

此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汉莎路第九号” 上两周没有更新公众号,我出了趟门。本月 15 日(6.15)是德法开放边境的第一天,我回了趟德国和法国的实验室处理杂事。过边境很顺利,火车一路行进,也没有人检查证件,一切仿佛恢复如昨。此行我顺便跟即将带着男朋友搬去另一个国家做博后的同事、疫...

读博读到一半,我的导师搬去别的国家了

上两期里所写的 H 的故事收获了比较多的留言和关注,感谢大家的喜爱。管理好自己的 ego 和期待,以及遇事采取主动出击的姿态,算是我从 H 那里学到的人生课了。采访最后 H 提到自己理想中的实验室是一个成员之间能自由沟通合作而不是只有彼此竞争的环境。

读博第二年,我想是时候退学了(下)

§ 我觉得读博的痛苦都是假想的图片来自 https://unsplash.com/@danielkcheung 上周写到看似一帆风顺的 H 在读博第二年时,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苦熬实验却不能及时获得 reward 的生活,加上实验室人际环境冷漠,他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留下读博的决定。

读博第二年,我想是时候退学了(上)

§ 有人脸上刻着“生人勿近”图片来自 https://unsplash.com/@everydayghost 上一篇 J 的故事里,我写到有一个同事一有空就来我们办公室,苦口婆心敦促 J 快点准备毕业答辩,而不要继续拿着失业金做实验了。这就是今天要写的 H 了.

我买了一套西装,却没穿它参加过学术活动

§ 这个实验室,你能不来还是别来图片来自 https://unsplash.com/@markusspiske 在上一篇故事里,我写了 M 在法国实验室里孤立无援进展焦灼的故事,好在她身处一个联合项目中,搬到荷兰后受到了那边导师和同事的友善对待,不仅成功完成了研究,人也变得更自信大方。

我的导师也不是一个坏人,我们只是合不来

§ 我是休息室里的植物图片来自 https://unsplash.com/@unitednations我去研究所读博的第一天,导师就把我领到了一个喧腾的大办公室里。“在这个办公室里面的是各个实验室的学生,几乎都是法国学生。”说着她跟每一个人热情地 bisou bisou 打招呼,又把我介绍给他们。

新人打卡|那些读研究生院的故事

刚发现 Matters 这个平台时,我还挺惊喜的,界面很干净内容也很多元。我也想来开辟一个小角落,写写自己和身边朋友的故事。我目前在欧洲读博,在神经科学这片汪洋大海里的某个局部海域畅游。理工科的硕博生涯既有科学的光辉又有日常生活的芜杂,还有被工作挤压得腾挪不开的个人意志与情感。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