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nd

@Island

关于AI,所有“人类末日论”都是噪音

關於AI,長遠來看,人工智能必然會終結現代人,但是無法終結遊戲人,人類有可能藉此恢復古老的遊戲性。但是這個過程並非平滑,而是充滿摩擦和震蕩。在過往的數百年,現代世界系統生產出了數量過多的无用的現代人,他們在人工智能時代將喪失作為勞動力的存在價值,因此會成批量湮滅。

泥土的慰藉 -《隐入尘烟》观影笔记

他们相依为命,拥有故乡,脚踩大地,背朝蓝天,建造家园,养育家畜,秋收冬藏。没有丝毫物化的痕迹,直接进入关系核心,即两个人的用全部的气力、生命力维系在一起来对抗风雨,换取生存条件,期盼明天比今天更丰饶一点。想问,在今天个人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谁有勇气穿越幻想,进入另外一个人的生命?

第一显学、社交时尚——“自我心理学\心理咨询”是如何对主体起效的?

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让你成为一个连犯病都不配的软弱主体,这套假说替你开脱责任的同时等于宣判你不配自己犯病,更承担不了这个病的责任。它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下对人的心灵进行审判,让人陷入对自我的迷恋状态来维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稳定性。

三刷《黑暗骑士》|“一切美好愿景的行为最后都会带来灾难”

“schemers trying to control their little worlds, I'm not schemer, i just show that how pathetic their attempts things really are ”

人为什么会服从?

不向欲望让步的唯一方法,就是坚持你的欲望到底,永不把它整合进外部的意义体系里面去。这种坚持能够使得主体性把符号系统撕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insert something different。

非如此不可

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已有选项够多,自由在于,你发现已有的选项皆错,你不得不创造新的选项。这种「不得不」,才是你的自由。

我们到底能不能「穿越幻想」

所谓「真相」,是一个「主体/你」不得不面对的、和你自己有不可否认、不可割舍、不可抵赖的重大事件。

当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的时候,到底在问什么

“一些问题在问出的时候,其实已经找到了答案。要问出真正的问题,你必须回到那个没有给出前提、没有位置的原初位置,只有在这个“位置”,才会有真正穿透你的问题,引导你揭开迷雾的问题,通过追索这些问题,才能抵达真正的人生。”

让我们尽快开始老年生活吧

意识到老年生活没啥不好,在还有健康体魄的时候,就逐渐发掘一些老年生活的乐趣,在重复中找到宁静,在创作中感受年轻,坚固踏实的支持系统,加上半退休的慢悠悠的心理状态,如果同时还在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就是一种某种长期理想的生活雏形了。我们或许可以同时抓住青春,也可以望向终点,早日加入我们老年俱乐部。

行之于途应于心-1

做完了一期关于「良好生活」的播客节目。做这期节目的间隙,我也一直在重看何为良好生活这本书,今天看完了最后一页,感动的很想要哭一哭。对书里有些内容突然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几乎划线了所有陈老师写到关于”成年之后“的描述,自己31岁了,也经历了一些事情,算不上特别,但也够跳脱。

亲密之于匮乏

这篇文章我想先从「匮乏」聊起。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几乎每个章节都提到了「匮乏」这个概念。在“基本划分”中写到:匮乏来源于人的内心,对于人的幸福来说,人内在所拥有的才是关键所在。正是由于通常情况下人的内在是很匮乏的,所以大多数生活已经不再匮乏的人本质上还是会感到郁闷,这种情况...

创造之于匮乏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主张通过“自我创造”来拯救自己,通过自我创造力图摆脱规训和社会现状的制约。自我必须在创造中体现,从创造通达自由,创造赋予一个个体责任。“对无用之事的obsessions” 2020年的冬天,是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季节,见到了喜欢的人类,有了印象深刻的聊天,但...

no subjects

听播客,对一个观点印象深刻,在这儿写一下: 小众就是不为了更受欢迎而创作。创作的极致就是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一个完整的,发自内心的,经过千锤百炼的体系,重塑的魅力这么大,玩着这么独具一格的音乐却能够走到Hot1,也一定要归功于这种极高的完成度。

总想要给「31岁」取一个酷一点题目

再过几天我就31岁了,怕假期之后的忙碌无暇写点东西,所以趁着这几天休息,就当做是仪式感的一种,把这篇脑子里打了很久转的内容整理出来。自从做了播客,我仿佛进入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生活,分不太清普通网友和特别好的网友。我有时非常害怕,互联网的关系的坚固,是我自己的幻觉,说到底,基于技...

“每天挥刀五百下,这个数管住了我”

前段时间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节目是 Netflix 和近藤麻理惠合作的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节目形式是,世界闻名的日本收纳大师近藤麻理惠女士跑到不同的美国人家里,专门指导他们扔东西。很喜欢近藤麻理惠在镜头上体现对“心动”这个概念的阐述和运用。

未命名

不得不承认一个悲凉的事实,生活久了会渐渐意识到,城市的同质化,在漫长的索然无味里,一切所做的事本身的意义会被不断消减,反而附带的作用显现出来。由此想到,也许很多时候旅行、吸烟、看电影、看书、探索真理,都不过是借口,都是用以心安理得地和爱人交谈,分享,理解,想象…… 意识到这个,真的是孤独彻骨,苍凉感如芒在背。

做一个“在人群中掰开曲奇饼干”的人

早前看了Giver and Taker的那个TED演讲,躺在床上想到Adam Grant说I want to live in a world where givers succeed。我突然觉得成年人的生活还是好的,康村也是好的。我们都不再愚蠢地盲目帮助其他人了,当我们发现身边...

一个有雾的早晨

7.3fri 上班路上上学很波折,毕业也很晚,一直觉得没接触过什么太复杂的社会,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大多都是善良友好。但做过一些离奇的人生选择,也借此心安理得地允许自己和身边人多多少少有一些时差和疏离,习惯自己是和主流不大一样的人,不敢太享受自由。

“中年男人”车上发呆时刻

在几个词语关系并列、并且要体现它们「或」这个意思的时候,我会倾向于使用「/」而不是「、」,哪怕在一些书面环境下也是这样。今天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因为顿号是全角,总觉得读起来很慢,而在表达「或者」时,可以快一点过后面的几项。当这些词的主体正在被选择,似乎不值得每一项都被花费这么长的眼动时间。

今夏最凉爽的晚风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原因,感觉自己的泪点越来越低了。看一些琐碎日常的画面,看一个深情的演唱,甚至有时只是去外面走走,太阳底下站着,也搞不好有点想哭。之前跟朋友说到,不管表面的生活复原成什么样子,不管我们对他人的苦难是否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每个人都在这段时间完成了自己内心的一场「小/大型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