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最凉爽的晚风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原因,感觉自己的泪点越来越低了。
看一些琐碎日常的画面,看一个深情的演唱,甚至有时只是去外面走走,太阳底下站着,也搞不好有点想哭。
之前跟朋友说到,不管表面的生活复原成什么样子,不管我们对他人的苦难是否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每个人都在这段时间完成了自己内心的一场「小/大型动荡」。随之而来的种种变化,就算暗中达成一致不去提它。它也总是在那里。每个人的痛苦都埋得更深了,也更不值一提了。伤痛成为一种私人印记。
“也越来越相信,或早或晚,人都会到达你最内心深处真正想去的那个地方。
所以这个时候会重新理解一些早已习惯的事情。会发现原先总被忽视的“如常”里,包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感动。那些单调、庸俗乃至刻奇的场景,竟也成了某种程度上不可得、不再来的追忆。手拖手经过的大街小巷,夏夜、草地、星空,没有意义却反复上演的纠葛,轻飘飘的忧愁与快乐。都是甜蜜生活的冗余,都是值得歌颂的东西。
好像确实有人生来的天性便是乐观而轻快的。很明白自己不是那种人,所以要在生活里以加倍自律去维持一个积极而向上的心理状态。节制饮食,保持运动,少刷手机对摄入的信息质量有个觉知。
进一步发现和佐证,舒适的生活可以如此清简、干净的水、空气,自由的出行,外物共享,而不是独占,注重身心养成和健康。一副耳机,一双跑鞋,合适的礼节,自己的想法和坚持。这些东西永远不打折。
也一直在想一个事儿,很多时候都被这种有点悲观情绪深深击中。就是技术进步后 人也可以被当作商品售卖,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被异化,所以人只要肯贩卖自己,愿意被剥削时间精力注意力生命力,或者放弃一部分原则道德,或者说愿意被售卖一些碎片化的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integrity)总能找到渠道卖得出价钱,可以用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牺牲必有所得,只要能想清楚,愿意和魔鬼做交易,就可以心想事成,所以现代社会所谓追梦,所谓奋斗,所谓自我实现,多少有自我献祭的成分,因为资源仍然极其稀缺,但争抢的人变得更多了,连魔鬼的中介都比过去多了,而且魔鬼给的诱惑听起来也像个好生意,因为当代魔鬼不是浮士德时期的魔鬼了 ,他不用拿走你的全部灵魂,他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可以扫码支付的那种,哪怕十分钟的碎片时间,周末的一个工作电话,一篇无伤大雅的软文,他都要,都能换钱,你不卖都觉得自己不是人。
活在商业社会里,自我献祭像是一种躲不过去的宿命,我们能选择的最多只是为喜欢的东西献祭 ,被讲道理的魔鬼剥削,以及“为更重要的事情焦虑” 。
我理解这件事,只是厌倦了现代对梦想对成功对996甚至包括对热爱的事业对自我实现的过度糖衣化包装,如果是为了某种热情而自我献祭,就承认,也不丢人。
售卖自由是个人选择,但也不必正常化或者浪漫化这件事。
burn-out和人的自我异化目前是整个人类的结构性困境,技术进步本来是让人的可能性变得更宽广 更自由,更星辰大海,不是让更热衷于内卷和互相剥削,本来就可以更有尊严地活着的,似乎大家都在迷宫里锁着,我一直在找钥匙,尽量提醒自己不要美化迷宫, 一旦能正常化甚至美化糟糕的现实,人就不会往前看了, 保持点愤怒挺好的,温和这种东西更像是自我阉割太久的产物。 never look back。
一天删除了的朋友圈
“忘却糟粕的自我规训吧。因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理想生活与自我价值的正信才是最好的护城河。培育它,让它从此长成你的主心骨。相信它 — 足以在极端困难,繁杂与迷惑的情况下引导你做出最精准的筛选和决定。也不要轻易得感到抱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