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不簡單

@1in10_learn_sth

三重曾一度是台灣唱片業的花花世界,反思自身與家鄉關聯

舊的黑膠唱片與傳統歌仔戲,都是三重的特色,在過去的三重,它們都佔有重要的歷史。

工業逐漸取代農業,加上環境汙染 消失的三重市花:秀英花

工業逐漸取代農業,經濟起飛的年代,摘花太累,賺錢太慢,大家轉到工廠上班。政府徵收農地,設工業區、建高速公路、闢疏洪道。秀英花種植面積極速縮減,環境嚴重污染,生態被破壞,地方文史不受重視,秀英花只能無奈地在三重埔消失。

我們形塑了我們所參與的社會;社會也同時形塑了我們 談資本主義與社會學

社會生活端看人們如何透過社會關係而產生連結;除非社會關係有所改變,否則社會體系不會改變。社會生活並非僅是眾人個人特質與行為的累加結果,因為個人特質與行為也是參與種種社會體系所形塑的。

學校是誰發明的/教育目的,談批判思考與學用落差

「離開上帝之手時一切都是好的,經過人手後一切都變壞了。」~盧梭(1712~1778)

工作觀念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 建立你想要的未來 交棒給下一代

「有夢想的能力,就有實現夢想的能力。」

分工產生效率 智慧合作(下)-傳統教育缺失,培養樂意說話的環境

「兒童出世時就像一張白紙,隨著接受到的教育而發展出個性。群體學習和競爭會加強學習。」阿威森(980~1037,那布哈拉(在烏茲別克共和國))

分工產生效率 智慧合作(上)-經濟活動與創業精神

「只要無畏無懼,人生可以過得相當精彩。人生所需要的是勇氣、想像力,還有一點點金錢。」~卓別林

勞動權益與法律教育6大系列

勞工權益很重要,當你覺得不合理時可以上網搜尋一下資料,或許違法了甚至遊走法律邊緣 學校也沒有教,要年輕人自生自滅。勞資爭議不斷,常可在新聞看見。每到選舉常會有參選人爭取勞工權益 學校教育成員工,最好不要知道、不要思考、不要討論有甚麼異狀 彷彿說的都是對,這在管理中是最簡單的,就像...

常見勞資問題:解雇 扣薪 侵占 競業條款

解雇在法規的認定裡,員工與雇主之間互相有責任義務;員工必須依照雇主的只是完成工作;雇主則必須提供良好工作環境、準時發薪水。有些雇主會自行把「情節重大」無限上綱,勞基法對公司是否開除員工,有明確的規範,除了公司倒閉、嚴重虧損等特殊情況,常見的就是員工無法勝任工作,就可以合法解雇。

《勞動6》勞動人口減少、退休

勞動人口減少,台灣經濟要如何成長?驅動台灣、日本、美國或德國等富裕已開發國家經濟的最主要根本力量,是新世代消費者的「消費潮」,隨著消費者年齡的增長,消費逐漸增加,而這個消費週期非常容易預測。目前美國一般家庭的消費高峰落在46歲,而台灣和日本則大約是47歲。

《勞動5》少子化與育兒

少子化逐漸發酵,加上人口老化,台灣未來勞動力問題,漸漸成為燙手山芋。台灣少子化問題全世界人口近日達到80億,印度人口預計在2023年將超越中國,印度人口結構未來會以年輕人為主,年輕人口多,因此印度未來經濟發展能夠預期。我國少子化問題嚴重,生育率已成全球倒數第一,主計總處資料,19...

《勞動4》強制投保 職業災害

受雇者達5人以上 即為勞保強制投保單位,雇主有義務幫員工加保勞保 不論勞工從事的是正職或兼職、不論有幾份工作,只要受雇於「員工達5人以上」的公司行號,都必須參加勞工保險,投保勞保、提繳勞退。不要為了減輕保險費負擔選擇只在一個單位投保,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勞動3》勞工史 工會

你有學過台灣的勞工歷史,是高中以下不教還是根本沒出現,屬於某個專業和公民無關?!本篇將介紹:勞工歷史前半部借鏡瑞典:瑞典的勞工史台灣的菁英教育台灣的勞基法台灣早期的工人運動關廠工人抗爭事件白色恐怖「郵電案」保護勞工的「勞動三權」甚麼是工會?

《勞動2》工時與休息時間 護理人員 飛行員

雇主只要有「使勞工加班」的事實,就須依法付給加班費,否則就是違法,勞工局就可以處罰。責任制不給加班費的規定是違法的,大公司以責任制為由,讓員工不得不配合加班,將依法開罰,如不改善罰金還會更加重。根據民法規定,勞工可以請領加班費的那一天開始,五年內都可以請求雇主補發。

《勞動1》高工時的勞資爭議

今日的加班,就是明天的高工時

《全球化6》地緣政治與戰爭

18世紀時,某些人認為發展國家間的貿易關係會導致戰爭終結,建立「貿易所帶來的和平」。國家間的競爭早在共產主義的誕生前便已存在,且在共產注意失敗後仍然持續存在。衝突的成因各式各樣,領土、資源,能源、水、原物料或控制人口、移民潮所發起的抗爭作用,因控制不良的程度加劇所造成。

《了解經濟3》無條件基本收入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社會環境演變至今,利用資本去交換生活需求。但也為了獲得資本,勞動高於福祉,讓生命處在高風險中(低薪、過勞、職災等)。

《全球化5》全球化的問題3:糧食變成商品

糧食不是商品,而應視為權利問題。

《全球化4》全球化的問題2:環境與生活,土地掠奪

全球化改變窮人的日常生活。連居住在海邊小村莊的漁夫也無法脫離全球化的潮流,生活也受到了影響。非洲喀麥隆非洲喀麥隆漁夫們歷代都在村莊前大海捕魚維生,在海上捕魚也不需要特別的許可權,海洋也是公共財產,漁夫致力於保護其他生態界並保存海洋生態。然而有一天,中國漁船突然闖進村莊前的大海,從...

《全球化3》全球化的問題1:勞工

我們的消費習慣,助長了「現代奴役」,據統計至2018年,全球約有4千零三十萬的「現代奴役」人口,透過犯罪集團、武裝團體、勞役補償制或隨機擄掠等各種方式,支配控制這些「現代奴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產品,絕大多數都必須透過這些「現代奴役」取得,其中高風險的五大日常用品包括:3C產品、成衣業、海鮮、可可豆、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