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薛伍德的半自传小说--柏林三部曲
因为费兹杰罗的[夜未央],发现刘霁这个好译者,于是毫不客气找来刘霁其他的译作,我读的第二本是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得的[再见,柏林]。
克里斯多福的小说也让我想到费兹杰罗,同样地既颓废又纯真,用这种角度去注视事物有着奇特的迷人之处。你可能不会赞同里面的人物,但你会忍不住被他们迷住。
[再见,柏林]所描写的是二次大战发生之前的德国。是克里斯多福根据自身实际经历所写成的半自传性小说。读了这个故事,仿佛走进了战前欧洲的世界,不安、混乱、蠢蠢欲动又充满生机,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放下书本,只要闭上眼睛,里面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地出现眼前,神经质的彼得、原始直觉的奥托、从蓝道尔一家的上流犹太家庭,到诺瓦克一家在贫民区潮湿狭窄的小屋,你会觉得自己真的认识他们,而不是只在书里读到的人物。
这本书的译文,就如同我所期待的,处处有令人惊艳的表现。举一段描写寒冷的文字为例: [柏林是一副骸骨,在严寒中作痛-----有如是我自己的骨骼在发疼。我感觉到冻入骨髓的剧烈疼痛,从高架铁路的梁柱,从阳台的铁栏杆,从桥梁、电车轨道、路灯柱、公共厕所传来。钢铁震动收缩,石块和砖头隐隐闷痛,灰泥则僵得麻木。 ] 即使我从未体验过这种彻骨的寒冷,仍旧感到寒意透过文字清楚活泼的意象阵阵传来。
这本译作清楚的传达了克里斯多福原作的杰出。 [再见柏林]和另一本[柏林的最后列车],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同时评选为二十世纪百大英语小说,可见是被公认有水准之作。但译笔的水准更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好的翻译者或许比一个好创作者更加难求。
[柏林故事集]的繁体中文译本,和上次我读到的费兹杰罗的夜未央译本,都是由独立出版社出版的。这间出版社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做[一人出版社]。而它实际上也和名字一样浪漫,创作者、编辑、出版,都由一个人负责完成。这个浪漫的人就是刘霁。还记得在费兹杰罗的书页上,读到译者简介: [大学读中文系,研究所于英国研读文学和电影,创立一人出版社,总是把创作、翻译与出版混为一谈。译有<影迷>、<再见柏林>、<冬之梦—费兹杰罗短篇杰作选>…….]光是这段文字就引发许多想像,我在想,一个人要热爱文字到什么程度,才会驱使他去成立一个出版社。而能够堂堂地说出自己的人生就是以[读小说看电影为本分],这里面有一种令我向往的,对自身理解的清澈的觉悟。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值得的过日子的方式。并不是读小说看电影本身具有绝对的价值,而是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身贡献于热爱之物,就是一种令人向往的过生活的方式。
呕心沥血地翻译,结果得到掌声的是别人的作品;成立出版社、写书、印书,却可能没没无闻,没有销路。即使如此,还是有人愿意将自己的人生贡献在创造美好的文字这件事上,简直就像是奇迹一样。
所以我很珍惜地阅读著书里的每一个文字,因为这是有一个创作者,将他生命的经历,以写作为志业,每天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入睡,他所想的就是[写作]这件事。这样所诞生的作品,有另外一个同样的傻瓜,愿意将他人生的宝贵时光,倾注在将其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好让另一个语言的读者(就像我),可以像这样毫不费力地享受它。所以我很珍惜所阅读的这些文字,总觉得它们每一个字都珍贵发光。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ChristopherIsherwood)是英国人,书上对作者的背景没有介绍太多,网路上能够查到的资料,他出生于1904年,父亲是英国陆军中校,克里斯多福还年幼时父亲就在一次大战中丧生。柏林故事集描写的是1930年代的柏林,作者大约二十几岁的时候。 [再见柏林]在1955年曾被改编为不太卖座的电影,也曾经被改编为百老汇的歌舞片。
克里斯多福的故事的魅力,是他清晰如同透视镜一般的观察力,这样的观察力能够用简洁的文字,使一个独特的人物在纸上活现出来。并非克里斯多福在旅居柏林时,所遇到的都是这样值得写进小说里的奇特人物,而是你会忍不住猜想,如果你也具有作者这样的观察力,那么生活里,即使是看似平常的生活,都充满值得书写的人、事、物。原来小说性原本就存在于人性之中。所有不合逻辑之处,因为是这个人,便符合了独属于这个人的逻辑。
故事里我最常想到的是作者在吕根岛遇到的彼得和奥托。
“(吕根岛)除了我,还有两个人待在这间屋子。一位是英国人,名叫彼得威金森,跟我差不多年纪。另一位是德国劳工阶级男孩,来自柏林,名叫奥托诺瓦克,十六或十七岁。”
“彼得会坐在桌边,弓身缩成一团,下垂的嘴角挂着童年的恐惧---正是扭曲昂贵的教养下塑造的完美案例。然后奥托进来了,悬着酒窝,咧嘴而笑,撞倒椅子,朝彼得背上一拍,摩擦双手,愚蠢地说:[哟、哟…..又怎么啦!]”
另一个人物是犹太青年伯恩哈德˙蓝道尔。
“他过度文明、拘谨、细致、形似鸟嘴的侧影,让他宛如中国刺绣上的一只鸟,感觉他温和、消极,却奇特地具有说服力,就像神灶中的象牙塑像般有种宁静的力量。”
湖边小屋里的伯恩哈德,透露自己童年的过去,在短暂的时间里,似乎显露出真实的内心,但是很快的就回复到有距离的态度,有礼貌但神秘、不可捉摸。这样的人令人喜欢,却无法完全的爱上。因为他们真实的自我,像伯恩哈德的住居,先要经过一道厚重的、必须要用双手才能推开,关上时还会[低沉地发出砰一声]的大门,之后是通往庭院的一扇对门,登上五段阶梯,才会到他家门口。大多数人都会在这当中迷路,或是被拒于某扇门之外。一瞬间打开的理解之门很快就关上。这里面所隐藏的、所保护的是什么呢?是否正是这样的神秘性形成他的魅力? 但是作者最后终未能在这个富有魅力的犹太青年过世之前更加了解他。伯恩哈德死于纳粹的迫害。
[再见柏林]虽然是以作者四年间旅居德国柏林的经历为本写成,但是却没有自传体小说的杂乱感,结构清楚、叙述明晰,虽然没有刻意捏造的叙事高潮,但是却充满独自的悬疑感,因为你被作者引动去对这些人物产生好奇,所以忍不住想往下读,不是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事,而是想要更了解这个人。这些故事都是围绕着[人物]被架构的:
柏林日记(1930年秋)
莎莉鲍尔斯
吕根岛(1931年夏)
诺瓦克
蓝道尔
柏林日记(1932-3年冬)
书的架构显示了故事是为了这些人物而写。不是人物为了故事而存在,这里面似乎有著作者的写作哲学显露: 故事是为了人物而存在。这里面显示出作者对于人浓厚的兴趣。
故事里的人物有不同的阶层、种族、性别、背景,这些都不影响作者对他们的兴趣,不影响他们在他眼中的价值,全部都[值得一书]。作者的眼光也不是客观、冰冷的,而是一个朋友的眼光,在友谊、爱情、甚至近乎亲情的关系当中,去描写这些曾经在他的生命里占了一席之地的人。作者将他们写进故事里,因为这些人原本就是他生命故事的一部份。作者在书里创造出一个不朽的空间,好让他们可以永远地存活其中。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