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no
somno

重新認識你的母語!所有的方言都是漢語的分支,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都是參與的要角,無論音或義,都能在古籍,詩詞中找到他的身影,以這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開篇序文的註腳!順便一提,這句裡面也有一個閩南語詞彙!

乌龙踅桌

(编辑过)

中文看到难以理解的字词,有两种可能,就是汉文在满蒙化的过程,吸收外来语音,语汇,或者是语音偏移,用字错误,被误用,讹用。另一种就是吸收外来语,外来的元素还包括方言音字!

台语的【乌龙桌】oo-liong5-seh8-toh,这是一个近代语汇,不见于之前所有的台语字典内,因为无典可据,各人发挥各人的理解,有很多的释义,绕着【踅】字做文章!

盘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四野风来,左右乱。」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碧天边夕阳渐斜,疏林外昏鸦乱。」

你很容易一眼看出,这个字其实就是「旋」的音变字!

绕着转动。如:「盘」、「回」。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踅】切音suat, 【旋】切音suan5, 两字互为阳入转字! 【踅】用折字,还有左右偏移来回摇摆之意,此字的书证出现在元朝,本字则可以上溯至唐朝的【躠】

回旋起舞的样子。 《文选·张衡·南都赋》:「翘遥迁延,蹩躠蹁跹。」唐·卢照邻〈五悲文·悲人生〉:「钟鼓玉帛,蹩躠蹁跹。」

【躠】切音sat/siat,跟【踅】suat, 音是很接近的!这些同义字,音有偏移,正是语音文字在时光长流中淘汰的结果!

也可能跟「婆娑」有渊源!

舞蹈的样子。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料来源

上列对于「乌龙」是负面词,贴文提出三个疑问,试解答如下:

中文的「摆乌龙」是从粤语来的,外国的足球倒踢进自己的球门英文叫做own goal ,跟粤语乌龙音近,于是将own goal ball 翻成乌龙球,这是摆乌龙的由来! 台语人将这个「乌龙球」号做「 创空」!(空,改坑比较合理,中文有「挖坑」一词)

日语的乌龙面,只是音译うどん而已

「乌龙踅桌」总结网路上的资料,总共有三种讲法,都有道理:

  1. 一说「乌龙」一种蟋蟀(黄斑黑蟋蟀)俗名「黑龙仔」,是中南部斗蟋蟀的主角。 ,看起来极其凶狠,结果斗蟋蟀时,只能绕着桌子晃来晃去,没有实战能力。
  2. 另一说法是「乌龙」是「神棍」的黑话,请不到神灵附身的乩童,也没有本事回答信众困难的问题,遇到信众的挑战,只好假装神明不悦,绕着桌子转来转去。
  3. 或说「乌龙」是一种没方向感的台湾黑狗,该种的狗看起来雄壮威武,但打猎时无方向感,四处乱跑一直迷路而「踅道」,害得猎人背枪上山,却无猎物。此说法也是有根据的,「黑龙」,也是古人对狗的别称,唐·李商隐《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诗:「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其实龙字是【尨】字的误写! 《说文》犬多毛者。从犬彡。 《徐曰》彡,毛长也。 《诗·召南》无使尨(bong5)也吠。

第二种说法,个人觉得最为靠谱,比较生疏的语词,都跟禁忌,隐晦有关。 《台日典》纪录一句盗贼间的隐语,lang7-oo-liong5, 【弄乌龙】日译:「头巾をとる」,意思是「戴头巾」。所以,前面那段说【乌龙】是黑话语汇,是有所凭据的! 而且乩童作法时,要绑头巾,穿道具服饰!也跟【弄乌龙】的意象相符!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每天睁眼都可以看到很多的乌龙在【踅】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