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16號
澳門學16號

澳門90後|社會科學碩士|財經媒體|澳門研究| 生活瑣事

港澳侨生都是加分进来的? 1950年代台湾「侨生」制度的中国想像与国际张力

(编辑过)
话说早前Facebook版上,曾就澳门学生到中国大陆留学的「保送」制度一事掀起热烈讨论。当中有读者留言指出,给予澳门学生此种特殊「优惠」,是为了减少学生往台湾就学的机会...
作者:远东钓鱼郎(尝试以社科方法研究历史的两面不是人)

话说早前Facebook版上,曾就澳门学生到中国大陆留学的「保送」制度一事掀起热烈讨论。当中有读者留言指出,给予澳门学生此种特殊「优惠」,是为了减少学生往台湾就学的机会。

作为澳门中学毕业生的「传统」目的地,赴台留学虽然于近年来因政治及疫情因素而有消退迹象,但仍不失(曾)为澳门学生其中一个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但不知读者们是否曾有着以下的困惑:在到台湾留学的过程中,澳门学生会被归类为「侨生」。此一身份界定了「我们」能够参与何种入学管道、在台就学所享有的权利,同时亦带来了某种既定的印象。

此种意义下的「侨」,似乎与我们所理解的「侨」(如华侨)有着相当差异。以最简略的定义而言,一般意义下「侨」所指涉的,是某个社群从原先的母国迁移到外地,但因其族裔、文化及生活习惯等因素,仍维持对原母国一定程度的认同。 「旅居」、「客居」意味着一种虽居于别国,但仍然把来源地视为归属的指涉。

但作为于澳门出生及长大的澳门人,当然并非于台湾迁居澳门,而「正常」情况下与台湾亦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为什么澳门学生仍然被归类为一种充满政治及文化想像意味的「侨生」呢?对历史稍有了解的读者,当然知道「侨生」制度事实上与中华民国的正统想像密切相关。

从负责侨生招务的「台湾海外联合招生委员会」网站首页亦可看出,香港、马来西亚、澳门等地都是历来「侨生」主要来源地

回到制度起源当初,侨生政策遭到了重重困难,而仅是外力的介入,「侨生」制度才得以真正成为行之有效的海外招生政策。

在台湾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黄庭康的研究文章中,我们可以窥见「纯正」的政治想像,如何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借着回顾50年代侨生政策的起源及改革,我们亦得以从另一角度,检视国民党如何推进其政治议程,亦正好作为接续讲座的一个侧写(毕竟,招收学生亦是国民党于海外发挥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转移的战场

侨生政策虽然最早可追溯自1920年代国民党建立名义上的中央政权后,但1949年内战中的败退,则为此一政策带来截然不同的意义。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直接的军事对抗逐渐转变为跨海峡的相互对峙。由此,战场亦逐渐转移到如何争取海外华人社群于政治及意识形态上的支持。

于是,争取海外华人社群到台湾就读,以培养倾向中华民国势力的方向遂得到确立。但观乎当时的地缘政治背景,令此一目标可谓是遭遇到重重困难。

于1950年代初,占侨生来源大宗主要包括两个地区:仍为外国殖民地的香港及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社群。在对港澳的地位界定上,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仍然沿袭大陆时期的做法,把两地视作中华民国的组成部份。故此,两地学生并不被归类为「侨生」,而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需参与于台湾举办的各校考试,作为唯一的入学途径。

50年代国际形势对刚迁台的中华民国不利,再加上当时中华民国教育体系内部的矛盾(教育部、侨委会、及台湾各高等院校各有考量,而入学条件亦设下重重关卡),使得于五十年代初到台就学的侨生,可谓是少之就少(Image: 《携人走过的岁月》)

而东南亚国家的情况亦不逞多让。在二战以后,东南亚各前殖民地纷纷摇身成为主权国家。为巩固新建的民族国家计划,各地政府并不鼓励国内华裔学生到台湾就读,于是纷纷对其国民到台就学设下各种限制。而另一重要原因,则是一部份国家与中共建交。外交上的压力,使得这些国家收紧其国民到台就学的空间。

国际形势的不利条件,再加上当时中华民国教育体系内部的矛盾(教育部、侨委会、及台湾各高等院校各有考量,而入学条件亦设下重重关卡),使得于五十年代初到台就学的侨生,可谓是少之又少。

冷战的危(契)机

随着韩战爆发,美国舰队开始巡防台湾海峡后,岌岌可危的中华民国政权总算获得喘息的机会。国际形势的相对稳定,使得东亚及东南亚等国的华人社群,重新把台湾视作海外留学的潜在目的地,于是要求中华民国政府放宽入学推荐名额、增加学额及降低门槛。

但或许进一步推动侨生政策改革的主因,则是中共政府开始积极于港澳及东南亚国家招收学生。

于1952年,广东省政府开始正式招收香港及澳门的学生到广州就读。对台北而言,当时中共的教育议程可谓相当具有威胁性。除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远超台湾外,其不以正式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收生标准的教育意识形态,亦与台北僵固的入学要求(如要求侨生达到一定成绩水准及操行、推荐入学必须为注册侨校毕业生)形成强烈对比。

面对愈益严峻的挑战,国民党于是计划放宽侨生入学的要求。正如前述,由于东南亚各国逐渐收紧其华裔国民到台就学的可能性,因此台北此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于如何争取港澳学生到台就读。

随着「抗共」事业严峻,1952年,蒋中正将侨教上升至国策层次,同年召开第一次「全球侨务会议」,香港亦在当年召开首次赴台入学考试(Image: 华侨救国联合总会)

除了东南亚各国的「推力」外,港澳作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于冷战的背景下亦具有额外的「优势」。

对香港的英国殖民地政府而言,虽然英国早于1950年便承认中共政府,但作为冷战前线,英国亦希望透过「借力打力」的方式,透过台北来制衡北京于本地的影响力。因此港英政府对赴台就学一事,基本抱持不干预的政策。

而葡萄牙于49年后,仍与中华民国保持外交关系。虽然在澳门的本地政治上,澳葡政府需时刻顾忌中共的影响力,但在教育领域上基本放任国共之间的竞争。随着1952年教育部与侨委会落实于香港举行入学考试,以及放宽保证人的要求后,当年最终入学的港澳学生,几乎比1951年多出一倍。

但此并不代表侨生制度从此一帆风顺。虽然扩大收生确实收到部份成效,但中华民国政府仍然受到相当限制。在资源紧绌的情况下,当时台湾事实上并未具备完善的就学资源,如针对侨生的住宿及财政支援等。此外,台湾省政府及台大的拒绝配合,亦使得招生的效果有限。

改变局面的外力

但于1953年美国副总统尼克逊访台后,情况则发生重大的转变。对美国而言,由于侨生制度有助于其抵御共产主义的影响力。中华民国与美国的利益重叠,使得从1954年起,美国各机构开始于财政上支援中华民国招收海外的华裔学生。

大量美援随着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逊访台而到来,直接贡献于侨务教育,教育部在1955年便先后设立了「侨生先修部」及「国立华侨高级中等学校」,前者一直营运至今(Image: 三立)

由此,教育部在侨生政策上,亦作出了重大的转变。基本而言,教育部采取了「来者不拒」的政策,呼吁各校录取所有分派的侨生,并为几乎所有入学的侨生提供金额不一的奖学金。

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侨生,教育部于1955年先后设立了「侨生先修部」及「国立华侨高级中等学校」,为侨生们提供各级课程,从而通过1954年起设立的联考及先修班考试,入读台湾各高等院校的。港澳学生从1956年起,亦可通过推荐入学的方式到台湾就学。

种种的改革,使得台湾从海外招收的华裔学生,由1953年的215人,倍升到1956年的1820人。

小结

透过回顾延续至今的侨生制度的起源,我们可以看见充满「正统中国」的想像的教育制度,事实上受到地缘政治所深刻形塑。东南亚的民族国家建构工程,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巩固,以及港澳殖民地地位的维持,皆影响到散居于海外各处华裔学生选择高等教育目的地的机会。

有趣(或吊诡)的是,仍然维持「侨生」名号的入学方式,在今天则以全然不同的方式被解读:

中国想像似乎已被台湾的政治议程,以及其对港澳两地所造成的政治效应所取代。

而港、澳两地到台湾就学潮流的此消彼长,亦揭示了特区时代两地的格局,如何具体而微地影响每个学生的生涯发展。

#文章篇数:8️⃣6️⃣


👉二月讲座:秦汉时代社会底层的日常故事(马增荣澳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澳门学16号宇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

澳門學16號

四個社會科學和歷史背景的作者,嘗試訴說一座名叫「澳門」的看不見的城市。它的故事不止關乎自身,也關乎背後的帝國和邊陲。 👇我們的故事|Podcast|免費電子報|Patreon https://linktr.ee/macaology_empire

41254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