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書
洛書

台灣居住政策研究;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 這邊都是有關居住正義的硬核文章,偶爾有幾篇沒那麼硬的。 贊助連結:https://liker.land/limitroy/civic FB:https://www.facebook.com/limitroy/

为什么无壳蜗牛运动至今都30多年了,台湾房价还是这么高?

很久没发文了,其中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在撰写学位论文。现在我的论文《从无壳蜗牛到巢运:台湾住宅运动的倡议模式形构与转化》已经在网路上公开,欢迎下载阅读。全文连结: https://hdl.handle.net/11296/ydcy8b

在进行倡议工作时,偶尔会看到有人说「住宅团体一直搞倡议搞运动,无壳蜗牛运动至今都30多年了,台湾房价还是这么高,到底是搞什么东西?」这篇论文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到底住宅运动与倡议在台湾的发展过程是什么?达成与没达成哪些成果?为什么?」

以下我稍微摘要一些论文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再前往下载阅读。

1989年无壳蜗牛运动是基于房价高涨的社会条件,与大选前的政治机会而起,但在受到媒体与社会短暂的关注期间当中,其论述既未能进入政治议程的缝隙,运动者自身的运动诉求亦未脱离追求所有权的概念,造成政府得以选择更简易的「增加供给」的国宅与强化市场需求的优惠贷款政策,而非推动更根本的市场面改革。

无壳蜗牛后续运动分化出的OURs与崔妈妈两个组织,基于组织路线与现实考量,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将政策倡议做为主要路线。虽然中间也有1999年的二代蜗等行动,但受限于运动本身存在的「打带跑」性质加上921大地震与政党轮替,就政策制度改革与运动成果同样十分有限。

直到2010年社会住宅推动联盟成立,结合了社福体系的支援、国会政治网路的合作结盟与政治机会的博弈,透过先易后难的政治路线分析,加上社会结构开放形成的机会与新兴社群媒体的加成,让诸如《住宅法》、实价登录制度等法律层级的改革首次得以通过,并透过巢运扩大连结与奢侈税的退场机会,趁势卷动改革深水区的房地合一税法案过关。

但2016年民进党执政后,虽然吸纳了来自民间团体的各种改革诉求,但面对容易得罪既得利益者或「改革深水区」的政见却选择性地执行。而由于住宅团体倡议模式高度仰赖外部高房价环境与政治结盟对象,在民进党执政后反而力道大减,部分没有影响到既得利益者的法案如租赁专法,仍得以被抽换内涵通过,但如囤房税等持有税制改革连政府内部讨论的空间均被封杀。

另外,这篇论文将2010年开始的住宅倡议模式称为「巢运模式」,并与「社会运动与政治的关系」此一政治社会学的经典问题对话,认为住宅运动不仅没有落入「克劳赛维兹魔咒」(把社运当成政治的跳板),反而一定程度翻转了这个命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