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居民」在愛沙尼亞:通往新身份之路|「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沒有居留權的數字居民,除了美好的願景,究竟有什麼實際的用途?
Matters Lab August 2022 Update|Building a More Resilient and Decentralized Future After DDoS Attack
The DDoS attack is perhaps the best reminder that it is time to move on to the next chapter with decentralization. This requires the collabo…
未入選的「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新一代台灣移民和第二代亞裔美籍人的對話
知道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時,離截止日期只有一個禮拜,對於大部分都只在換日線發表海外生活經驗的我,把自己很想寫的一個題目寫了下來,最終評審覺得題目太大,試寫稿雜亂,對於沒有寫過深度報導的我,其實不太知道要怎麼改進,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和寫作前輩、編輯,繼續磨練寫作能力。
「在場」獎學金第二季評選結果報告|深入不同民族的腹地,望向廣闊的世界田野
獲選名單:作者黃鈺晴|中越邊境的魓末和他們的追隨者;譚威 黃金海岸:中非跨國掘金者的暗流;烏日漢 「治療動物就是在治療人」:狹縫中的牧區獸醫實踐;周悠遊 去愛沙尼亞尋找來自中國的電子公民
最高獎金達 7000 美元的「在場」寫作獎學金,第二季報名截止時間延至7月18日
除了入選者外,「在場」也將為更多優秀作者提供編輯支持。
【場外手記】在場:歷史與生命斷層的修補
完稿應該不是一場個人生命述事的結束,而是一段新社會行動的開場。
【場外手記】參加「在場」可能是推你一把跌落懸崖的好機會!
「在場」公布結果時,正是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也是歷來最嚴重的一波爆發之始。因為政府的限聚令,各種大型活動取消,訪問、面談和小組討論亦變得不可能。直到4月21日各種社交距離措施逐步鬆綁,我才能開始採訪工作,所以作品成型較晚,先要向各位致歉。「在場」這二字在我心中反覆出現。
煙硝散盡之後,黎巴嫩漫長的公民抵抗|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很多人覺得黎巴嫩的多元是個問題,我覺得恰恰相反,多元就是我們的認同。」
末代女礦工——張桂的故事(下) | 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95歲阿媽的生命史,補足了台灣礦史中散佚的女性篇章。
末代女礦工——張桂的故事(中) | 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在阿媽張桂的礦工經歷中看,女礦工既要做坑內助手,又要做坑外選煤,也可能隨時被行政人員叫去煮飯、燒水、運煤、打雜。她們是整座礦場的母親,如果沒有女性的後勤支援,礦場也無以為繼。在坑內的女礦工,與男性工人共同承受著酷熱嚴寒的艱難勞作,同時面臨著經血外露半身等女性困境。
末代女礦工——張桂的故事(上) | 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許多人總以為礦坑是女性禁地,因為不潔、不祥,不被看見、不可言說。其實台灣礦業史上曾出現「炭礦婦」的身影,隨著礦業關閉而消散在歷史煙塵中,無人記得。作者戴伯芬95歲的阿媽張桂就是這群隱形女礦工的一員,此文為「她們」的存在留下見證。
「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二季報名啟動|在時代的現場,以書寫為行動
獎金:第一名 7,000 美元、第二名 5,000 美元、第三名 2,000 美元
【半紀實訪談小說】-客家女人-02
第一個壞朋友
【半紀實訪談小說】-客家女人-01
希望少女永遠純真,而少年永遠堅強
「在場」非虛構獎學金報名-不小王子
各位評審老師好,我是不小王子,一個很熱愛文化體驗與寫作的95後年輕人。會這麼說是因為熱愛文化就需要寫作,寫作是理解世界最好的整理方式,打破是非對錯的框架。我覺得這個世界比是非對錯更重要的,是角度與思考。因為這世界不缺乏深邃的思想,抑或悲觀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