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
嘎拉嬉皮
主理
8 人关注
45 篇文章
文明之眼

【夏朝黃老思想】第二十六篇 植而盈之

《山經》中記載了大量的資源,主要作者為神農氏,時間約六千多年前,除了金、銀、銅、鐵等常見金屬礦藏之外,還有「砥礪」磨刀石的紀錄,勘查山川尋找資源就是《山經》的主要目的

主觀意識

【夏朝黃老思想】第二十六篇 植而盈之

《山經》中記載了大量的資源,主要作者為神農氏,時間約六千多年前,除了金、銀、銅、鐵等常見金屬礦藏之外,還有「砥礪」磨刀石的紀錄,勘查山川尋找資源就是《山經》的主要目的

李依儒

《山海經》之小人國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其中有許多神話傳說、地理風土、物種等的記載,其中包括了小人國這樣神秘的地方。近來,雖被列為小眾神話文學,不過裡面的內容非常有趣,依然很吸睛。

Angela.L

夏朝來自埃及?《山海經》的一段記載,證明大禹就是埃及法老

在《古本竹書紀年》和《夏商周年表》等史書中 記載的最早朝代是姒(si)啟開創的夏朝,距今約2700-1600年 自夏朝開始古代中國進入數千年“家天下”的君主世襲制度 (夏商西周秦漢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 夏朝存在約471年後被商朝取代 雖然我們把夏朝定義為古中國第一個朝代,並且寫進…

相关标签

  • 黃老思想
    2167
    神話
    36129
    大禹治水
    714
    夏朝
    529
    北美
    553
  • 考古
    2346
    中國
    5542.4k
    電影
    8864.8k
    2832.1k
    台灣
    8333.8k
返回全部
Angela.L

《山海經》的世界如果被證實,將徹底改變人類歷史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 山經」五卷,「 海經」八卷「 大荒經」四卷,「 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裏面有很多古代神話、奇珍異獸等等的奇聞軼事還記載了許多可以使用…

Angela.L

三星堆藏密鑰 打開塵封歷史之鎖?

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包括青銅神樹、青銅人像、黃金面具的殘片、象牙等三星堆文化的種種未解之謎也引發了人們對真實歷史的重新審視到底三星堆文化是中原文化還是外來文化,是外星文明還是史前文明?雖然有很多說法至今未有定論

Miriam

書蟲-鵺行怪物

小心正義從天而降...

小鹿斑比

個人覺得這是古代山貓的觀察記錄!

個人覺得應該滿可愛的~記載在《山海經·中山經》的生物《梁渠》

小鹿斑比

古人的取名邏輯發現,以《朱獳》為例

朱獳是一隻狐狸長相卻有魚鰭的.....妖怪!

小鹿斑比

依舊活在現在的怪物《酸與》

山海經很精采唷~

曜靈

筆記:張騫、西王母

週末講啲引人入勝嘅話題,吹下水。好多人都知張騫去過西域,但一講「西王母」,你會諗起乜呢?瑤池?羿?嫦娥奔月?蟠桃?「西王母」同張騫又有乜關係?西域又有咩地方?

小鹿斑比

山海經裡的迷人植物

好想來幾根啊~

whitman

一言九鼎與山海經

塗山之會 禹在確立王權的過程中征伐三苗。統領多邦國君長,以奉行天命自居。經過激烈的戰鬥,三苗戰敗了。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不斷加強夏禹的王權。在確立王權後,就在崇氏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

文明之眼

【上古記】海內經 原文史地

《史記》描繪的「大禹治水」如遠處畫山,脈絡清晰陳述客觀卻不夠寫實,而原文一千多字的《海內經》,記錄了大禹治水團隊探查治理的真實情境,結合兩者與考古發現,就能更全面完整真實地還原世界大洪水事件。

文明之眼

【上古記】海外經 原文史地

《海外經》原文用不到九百字,就寫透了古中國地理,其中包括四十餘國、人文風俗、生活技能、特殊物種、原野物產…,還有台灣、青藏、東北荒原的發現紀錄。

文明之眼

【上古記】大荒經 原文史地

《大荒經》是八千年前伏羲氏探索世界的實錄,原文僅僅兩千餘字,卻紀錄了當時世界各地的人文、生態、山川、曠野、島嶼…。

文明之眼

【上古記】海內經

「洪水滔天」形容得太誇張或者正合適?大禹治水時,東、西、南、北海究竟在哪裡?「巴國」與三星堆有關嗎,「苗民」與三苗有關嗎?

文明之眼

【上古記】海內南經

大洪水究竟讓全球海平面升高了多少?良渚遺址是否被海水淹沒封存?匈奴真的是夏后氏苗裔嗎?

文明之眼

【上古記】海內西經

大禹治水的關鍵在於疏導,對於江河源頭是否有記載?貊國為何被滅,是被大水所滅,還是被大禹所滅?昆侖虛是個什麼地方,對於夏朝有何意義?

文明之眼

【上古記】海內北經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四千八百多年前的大洪水?大洪水之後地球海平面升高,淹沒了當時那些地方?《海內北經》為何有西有東卻沒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