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唱頌 - 黃慧音
從《心經》參透汲取靈感泉源的秘密
再把話鋒轉回《心經》所述的「五蘊皆空」,為什麼寫作/創作會感到腸枯思竭?如果你從小到大,對於跟主題相關的事物「一無所知」,或者對一個新認知的事物「一知半解」,這時候,你大腦的記憶庫,對此主題事物幾乎是一片空白,當然坐在哪裡空想,是不會獲得任何東西的,因為它對你來說就是「本來無一物」!
【夏朝黃老思想】第八篇 視之而弗見
「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望」是在描述萬物成像原理,忽是描述高速運行,望是形容充實填滿,例如在原子觀測時所發現的電子雲,就是電子高速運行的縈繞殘像,當縈繞殘像大量疊加就會貌似實體,所以物象觀測是空間或實體,關鍵在於取相的時空區間。
【夏朝黃老思想】第七篇 道可道也
本篇畢竟是李耳的筆記,原經出自何處已不可考,除非挖開始皇陵,不然後人應該永遠見不到正本;因此,我們只能看到總結的精粹部分,卻看不到完整的推論過程,所以,若想看懂〈李耳筆記〉需要更多理解力、推理力、想像力、甚至創造力。
心經釋義
空不異色,是說空間無異於實體;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物體,其他星球質量與之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太陽直徑在太陽系中不過十萬分之一,太陽體積更只有太陽系體積的千兆分之一,因此,太陽系就是太空,而原子結構又近似太陽系。
【夏朝黃老思想】第八篇 視之而弗見
人的視覺、聽覺、感覺都有範圍,皆是主觀意識對物象的解讀,當意識極靜專一入定時,就能發現萬物皆是空幻;因此可知,高速運行的縈繞殘像,是萬物的成相原理,無從得知運行始末,但能用既有的現象,來推論宇宙的起源。
【夏朝黃老思想】第七篇 道可道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句話也可以改寫為「法可法也,非恆法也。相可相也,非恆相也。」或解釋為「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夏朝黃老思想》與《金剛經》闡述的道理其實相同。
心經釋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有主觀意識的高士,在深修佛道慧度時,發現感知盡皆空幻,進而度滅一切苦難。觀自在,意味觀而自在、觀自而在、或我觀故我在,也就是「主觀意識體」,主觀意識是當下唯一,被宇宙意識所運行,以主觀意識體為角色,而解讀感知世間萬物;菩薩...
藝術欣賞|書法~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爲簡煉,義理最爲豐富的一部典籍,簡稱《心經》。原本臨寫心經後製成線裝書,後想轉變形式為裱框或卷軸,於是便以寶塔形狀為主體。
當你想要努力,全世界都為你打氣
踏入11月,我屈指一算,發現還有200多天的時間,等待就要結束了。早前,我曾經用100天的時間來練習畫畫,也曾經用100天來堅持完成合約。100天,可以讓人掌握一門技巧,也可以磨煉一個人的心智。如今,我有兩個100天。於是,在2022年結束以前,乃至我們相遇之前,我都要好好把握時間,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彼岸,只有此岸|心經
昨晚說書人邀我一起約會,我回:「好啊!要來抄心經嗎?」她每天忙完其實都將近午夜了,說的「約會」是共度一段時間的意思。抄心經則是參加菩薩寺的萬人抄經活動,我與說書人各自抄一本心經本 (108 次)。兩人在餐桌對座,用法鼓山的冥想 APP 靜坐五分鐘,再開始抄經。
閒聊五識
....到底為什麼會想問我這個問題?我看起來懂嗎?
閱讀筆記《達賴喇嘛談心經》
★以《心經》印證人生,用生活詮釋《心經》,幫助你去煩解憂,了解生命的真義。
心經-藥師寺寬邦
一點日文佛經學習筆記
日常閒聊:學與用
知行合一不容易~
不是沒有能力,只是無法持續
自我反省中...
缺氧的壓抑
莫名地貼在胸口處,連心跳聲都叫囂著,恐懼。
何必焦急...
無明本不具,奈何情難離。
如何讓自己的心靈放下?
最近,常有朋友跟我提到,內心總是焦慮,莫名的心煩,太多的資訊,總是不斷突襲自己,尤其,有不少朋友受限於景氣與現金流問題,而讓自己的負能量總是煎熬著自己,也影響了自己的身心!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友誼可以短、可以長。但是一旦有過,就無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