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香港居》劉以鬯 著
香港居,讀來簡單明快。作者以第一身"我"作為敍事,"我"也是書中的主角,讀來親切。小說是當時在晚報上的連載,讀罷令人藉著文字,回到當時的社會文化中。書中的情節、用語、習慣、是非觀等等都充滿了那個年代的氣息。六十年代香港住房的困難跟今天不一樣而又有相似的地方。
抗爭是香港重生之門
攝:Alex Yun/流傘譯按:本文原刊於美國左翼雜誌《異議》,目標對象是西方左翼的讀者群,旨在凸顯出香港當下危機的經濟及社會層面,如:貧富懸殊、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經濟地位漸漸被內地蓬勃發展而取替,使黯然失色等壓迫性社會現象。流傘獲授權自行發布。
罷交租?歷史上抗租案例的今昔戰略評估(上)
抗租行動不是無中生有:它建基於社區自治的傳統,紮根於多元的關係網絡以及由鄰舍和親屬關係所孕育的連結。圖:spf.pdf/流傘本文原刊登於無政府主義思想平台《Crimethinc》;流傘獲授權翻譯。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響應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造成的經濟困境,全球各地均有抗租的呼籲。
農業與全球瘟疫:如何在動蕩中找到團結?
這個夏天會是實踐雙重權力策略的成熟時機嗎?圖:spf.pdf/流傘英文原文見此。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自從持續的全球瘟疫和各國強制性禁閉(非監獄式的「封鎖」)開始以來,我一直在一個網上文檔裡列出與全球農業和冠狀病毒相關的文章和參考資料,與我的朋友、家人和一個我最近在網上參加的閱讀小組共享。
香港:一座消費至死的商場城市
消費本來不是一個問題,刺激消費也不是一個問題,但當消費成爲唯一的主流娛樂,當消費全面入侵我們的生活而我們一無所知,這就是一個問題。一、被商場殖民的香港 為甚麼我們需要關注香港的商場?動物的生死看似無關,但萬物呼和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2020 吃「雄記粉麵」— 一個年代的終結
這兩個月,我吃雄記,沒十次都八次了。對於在荃灣長大的我,雄記,或直接說路德圍,可算是一個關於吃的集體回憶。路德圍,是一個機會,卻也很殘酷。好吃的東西,可能會因為業主加租而不能維持。難吃的東西,基本上連立足的空間也沒有,只會突然間消失了。能夠從小到大,經歷風雨陪伴我成長的,就是雄記和旁邊的「康樂茶冰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