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写出成长轨迹 · 第四天

七日书Day4|「内向」不是坏性格

Cindy
·
·
IPFS
·
不包容自己的内向才是。

寫寫有哪件事,是你很想做到,做到才能真正感到圓滿,對起得自己的?又或是,有哪些事是你以為人生中會做到,卻至今仍未能如願的?

正文:

我一直希望自己做一个外向开朗,可以在公众面前自信讲话的人。

高中时第一次意识到我很内向。那时我因做事认真被班主任认可,于是被委派了一个重要的班干部职位,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学校一个行政部门的事务向班级里的学生传达。一个班接近六十人,课间吵吵嚷嚷,在这个时候让大家安静下来,宣布一个事务,让我恐惧不已,内心抗拒。那时,我总把这样的工作交给班长,请他代替我。

大学是个新起点,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讲更是如此。高中毕业后的暑假,我想要重启人生,改变自己,而「变得外向敢讲话」,就是重启人生中的top priority。

恐惧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我,成了一名学院辩论队的辩手。辩论队里,几乎所有队员都外向奔放、说话滔滔不绝。而内向、安静的我,努力参加饭局,出去social,但总像是一个吉祥物;我和队友一起准备比赛,彻夜讨论辩题,这的确让我有更强的逻辑思考能力。但面对比赛时尖锐的问题,其他队员可以自如地临场应变,而我用了一年时间仅仅从“恐惧回答”到“不恐惧回答”。

“不恐惧”于我而言已是突破。大学四年,有不少课堂展示时刻。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在大学期间也多次在媒体实习,因此必须努力和不同人说话,甚至举着相机给陌生人录视频。

我只给了自己一个选择,就是变得外向开朗会说话。其间心里的挣扎全都被我忽视掉,因为我认为我正朝着争取的方向走。最后,我觉得我变了一些,足以在社会中自如交流和生活的人。

但来日本后的这一年半,让一切我以为的积极变化都归为0。

叠加着语言壁垒和文化差异,我再次成为一个极其胆小的人。在课堂上,我的脑海中有思考,却完全不敢开口。若是有必须要开口的场合,我就会浑身紧张头脑空白,然后把事情搞砸。我的神经异常敏感,会猜测和察觉周围人态度的变化,有时候甚至会自己添油加醋地想象他人的想法,然后自责自己为什么做的不对。不仅是不在公众面前说话,我开始厌倦用外语与他人交流。惧怕参加多人聚餐,每次聚餐后需要一个人休息很多天。

从小「优秀生」的惯性,让我在看到自己的所有缺点时都会思考并执行“改正”的解决方案。但在多年反复之后,我不再急于去找到解决内向的办法了。

首先,我不再觉得内向是一个缺点。内向让我向内看,不断反思和提高,专注自己,因此我总是能实现我的目标。
我思虑周全且共情能力强,努力照顾到每个朋友的情绪,让每个朋友感到体贴。
和男友一起商量生活大小事时,我总是可以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深思熟虑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我情绪稳定冷静,在关键时刻能够沉着应对挑战。

同时,我也不再push自己去改变。我一直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面对公众讲话时思虑过度,担心犯错,或者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特别是接触新环境,新人类,新语言,让我再重重压力之下,重新变得不敢讲话。

外向、善于言谈,是一类人的特质,但不是唯一/最优的特质。当我逼迫自己改变,其实是不接纳和认可自己本身的特质。

若想要成长,我想,或许应该从接纳和包容自己开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