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鐵道遊

AdrianAu
·
·
IPFS
·

火車迷的特徵,除了知道火車型號外,總會有一本時刻表。這時刻表記錄每一班車出發到達時間,鉅細靡遺。早年到台灣旅行,都會到服務台拿一本時刻表。在當時網絡並不發達的年代,時刻表幫忙不少,因為可以衡量搭那一班車到目的地。而且,家人都是那種盡量多些時間旅遊,且很愛問還要坐多久才到目的地,時刻表剛好可以讓我講出,還有幾多站,及到埗時間。

日本有一種火車票叫「青春18」,它是讓火車迷可以24小時無限地乘搭火車(但不包括新幹線),這火車票在1982年已有[註1]。中學時代已經很想這樣搭火車遊日本,可惜還未有機會。那台灣火車呢?上回介紹《南方,寂寞鐵道》提及,曾搭過不同的線路,只是分開幾年旅程。但有一位日本火車迷,在上世紀80年代,用了8 天乘搭當年全台灣鐵路路線及車站,這位是宮脇俊三先生。今次要介紹的,正是他的作品《台灣鐵路千公里 完全版》。

宮脇先生是火車迷,他不但完成日本火車之旅,還完成中國、南韓、西伯利亞鐵道,並著書介紹。這本書除了收錄了宮脇先生在1980年6月2日至8日的旅程,也記載了他之後乘搭南迴線,完成整個台灣環島鐵道遊。

閱讀這類型書籍,讀者能透過作者的眼睛及文字,記錄那個時代的台灣:當年已經建好道路網絡,大家回鄉用乘搭火車,而多乘搭長途巴士。因此當作者火車遊時,總遇到車廂不太多人。唯一例外,是乘搭阿里山的火車。

書中常出現的場景,是每當作者到下榻的酒店,總被職員問要不要小姐。而他手中的旅遊書,亦有提及茶室,不過這些茶室不是泡茶之地,而是「摸摸茶」。那個時代的台灣,仍有公娼制度。日本人在台灣眼中,日本男客人不但有錢,且總要有小姐陪伴,所以作者自然也被問是否有這需要。作者在書中寫到,他以要早點休息為由婉拒,然而酒店職員卻誤以為他立即要小姐,嚇得作者掛上請勿打擾牌子在門外。

再者,作者的火車遊在台灣人的眼中,是奇怪的事。有一個片段是他拿著時刻表買票,台鐵的職員很驚訝,這也讓宮脇先生很驚訝,才發現台灣沒有火車迷。我猜並非如此,火車職員是遇不到,大概那些火車迷已清楚各個火車狀況,不像宮脇先生到台灣後才發現線路停止運作,或者在車站買不到往阿里山火車的車票。

另一段讓我記憶深刻是作者到花蓮搭火車經歷。作者遇到一位懂日語的司機,感到很親切,所以司機提出到大魯閣的天祥旅遊時,作者並不反對,不過他希望先搭火車到花蓮港。花蓮港站只連花蓮站。作者希望先搭這段火車。但司機不理解,當中有很多誤會;作者也理解司機很擔心客人走掉的心情,但火車迷的宗旨不會因此改變,在這種不斷拉鋸的狀態下,作者總算遊覽天祥,也完成搭火車的計劃。

作者那8天之旅,並未完成環島火車遊,因為當年南迴歸線仍未完成,所以由台東至枋寮段是乘巴士。當他下車時,只得他一人。因為這巴士是到高雄,搭客自然不會因此下車轉乘火車。然後,他做了令人羨慕的事:搭單人房卧舖列車回台北。在日本,或者其他鐵路,寢台列車很普遍。現在香港也有卧鋪列車往上海北京。台鐵也積極安排卧鋪火車遊[註2] 。作為火車迷的我自然很期待。

回正題,當南迴歸線建好後,宮脇老師再次來到台灣(在此前已再到過),總算完成在台灣千公里的火車旅遊行程。

出版社很細心,附上老師當年的旅客列車時刻表,讓讀者感受作者當年火車的班次,如何安排行程,還有當年的火車路線。

至於我這位「半個」火車迷,我沒仔細數算,但印度中我曾從台北往池上,也試過由台東到高雄,也搭過阿里山小火車,只是沒有到祝山站看日出;也搭過集集線,甚至連太平山國家公園(位於台灣宜蘭)的蹦蹦車也搭過。如果認真數算,大概我搭過80%的台灣火車站。但我仍渴望像作者般,一個行程搭盡所有火車,包括不同種類的火車。

這一刻,真想去台灣參加「鐵道見學」。

~~~~~~~~~~~

[註1]青春18きっぷ(維基百科)——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9D%92%E6%98%A518%E3%81%8D%E3%81%A3%E3%81%B7

[註2] 台鐵推寢台列車附臥床景觀車廂 拚2027年上路營運(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1010032.aspx

《台灣鐵路千公里 完全版》(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7574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